老沈谈戏曲——从谭正岩的《徽剧》谈起
前几天,网上传出一则关于谭正岩“回鹘戏”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月5日,北京京剧院发布通知,原定于2月17日演出的《皇家碑亭》主演谭正岩因身体原因无法演出,改为张剑锋。在梨园,有一个演员因为突然生病不能上台而停止演出,被称为“席辉”,其他演员代表他演出,被称为“拯救田野”。谭正岩这次表演的失败是“重返赛场”,而张剑锋的表演是“拯救赛场”。
演员“返场”通常很突然,经常在晚上演出,白天生病不能上台,不得不取消演出。然而,这个在谭正岩的“徽剧”似乎有点特别。谭定的是2月17日的演出,而宣布换人的是1月5日,间隔将近一个半月。公告称,他因“身体原因”无法演出。如果他现在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一个半月能治好吗?真是莫名其妙。
北京京剧院的演员更换是在有单位标识的报纸发布的官方公告中宣布的,上面盖着红色的单位印章,很像一张宣布人事任免的报纸。引人注目的是,北京京剧院如此严肃地对待这件事,让我们想起了天津青年京剧团发生的一件事。
最近,网上发布了几段视频,其中一段是孟广禄演唱的,文中解释说“因为没有事先通知,观众呼吁和谐”。视频中,饰演包拯的孟广禄独自站在空冷清的舞台上,台下的观众在尖叫呐喊。最后,穿着一件白色的绣袍,唱了一首经典的咏叹调《之歌》。另一段好像是同一个《扎判官》的现场表演,其中孟广禄的女弟子马丽演唱了《松……》。唱完引导盘,马丽出现在舞台上,会场里一片喧哗,议论声不断,一直持续到戏演完,演员在叫喊声中淡定地演完了戏。奇怪的是,当演员们在精彩的地方唱歌时,观众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种正负色彩交替的现象,说明观众的青睐并不是针对舞台上的演员,而是对剧中的安排强烈不满。然后链接到视频上的文字“因为没有事先通知,观众打电话来了”,暗示观众可能是来听孟广禄的剧的,结果不经通知就改了。观众拒绝了,最后孟广禄又唱了一段,然后在观众放弃之前放过了一段《锁定五龙》。
这次事故显然是剧团不尊重观众意愿,没有提前公示造成的。北京京剧院做的很好,提前宣布主角更换,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可能有些人不太明白剧还在演。换演员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其实这就是梨园的规矩。人们常说京剧是角落的艺术,观众不是在听歌剧,而是在听角落。剧团贴出广告后,观众决定是否买单。
而新剧在宣传的时候,报纸关注的是剧的内容有多深刻,编剧有多大,唱功有多创新,布景有多华丽,演员却轻描淡写,甚至被忽略。在广告方面,有一长串的策划、编剧、导演、音乐设计、歌唱设计、舞蹈设计、美术设计等。,男主角最后。众所周知,观众最关心的是谁唱歌,而不是前面的人。归根结底是对演员和观众的不尊重。
过去,这位著名的演员经常有选择地演唱歌剧,以一个突出的主角来销售声誉。剧单上主角的名字是斗大,是“躺着”,一般演员是“站着”。甚至把男主角的名字做成彩色霓虹灯,挂在剧场门口吸引观众。
解放后提倡演员平等,普通演员受到尊重。在剧目单上,男主角和普通演员的名字没有特别的顺序排列,而是按照出场的顺序排列。马在担任京派校长期间,曾规定在戏曲学校实习时,必须在学生广告中公布演员姓名。马先生说,这样做,年轻演员可以更早被观众熟悉和认可。正因为如此,京剧学校的一大批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被北京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对演员的宣传不仅仅是对演员的尊重,更是对观众的尊重。常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过去,一个演员失去了观众,就失去了工作。现在大部分演员都是铁饭碗,但是京剧失去了观众就没有前途了。所以振兴京剧,领导、编剧、导演、演员都要有观众在眼里,不要忘记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观众真正喜欢的剧排出去,否则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振兴京剧只能是一句话空。
聚集
报告
1.《老沈一说 老沈聊戏:从谭正岩“回戏”说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沈一说 老沈聊戏:从谭正岩“回戏”说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5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