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3个月的持续争论、引发过5万华人大游行之后,纽约前华裔警员梁彼得(peter Liang)误杀非裔青年格利案,终于在当地时间4月19日宣判。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高等法院宣布,此前陪审团裁定梁彼得的过失杀人罪降级为疏忽杀人罪,判处梁彼得5年缓刑,800小时社区服务,但无需坐牢。

这样的判决结果,再次引起了诸多争议。在涉及这些争议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梁彼得案的前因后果。

【愤怒的华人】

根据@环球网 的综合报道,2014年11月20日,梁彼得与搭档在布鲁克林政府楼pink Houses的楼梯间巡逻时,配枪不慎打出子弹,击中墙壁后,反弹恰好射中进入楼梯间的非裔青年格利的胸膛,致其死亡。这一案件于2016年1月25日正式开庭审理,2月11日,大陪审团裁定梁彼得过失杀人罪成立、最高可判监15年。

这样的初审结果,引发了华人社区强烈反应和持续的争议。而争议的原因,从@中新网 的一则报道中可见端倪:“此前数月,在连续几起白人警察杀死非裔案中,白人警察多被免于刑事起诉。”因此,梁彼得过失杀人罪成立、可能入狱的2月15日,令不少美国华人感到愤怒。

微信公众号“美国华人”作者@曹青桦 在2月1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梁警官案震惊了美国社会,尤其是华人社会。这是纽约警察第一次被判杀人罪,此前纽约警员执法过程中导致黑人死亡从未承担过刑事责任。很多人认为梁警官是在美国黑人抗议警察歧视黑人、屡次对黑人施暴导致黑人死亡的大背景下被推出来做了替罪羊。梁警官被判有罪,更让华人郁闷和愤怒。”

这样的说法,也在微博评论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映证。@快速成长中的小熊熊TEDDY认为:“虽然是过失杀人,是有罪,但为什么之前白人过失杀人判无罪?我觉得要么就都判有罪,要么都无罪。”@xinmu辛木 的想法也与之类似:“关键在于美国之前对彼得的量刑比白人重,所以华人才会抗议。如果白人警察过失杀人要坐三年还是十年牢,彼得被判三年还是十年谁都没话说,可是白人可以判得很轻,凭什么华人警察过失就要判的重?” 

@烧伤超人阿宝 则提到了华人在美国遭遇的歧视:“梁彼得确实有过错,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歧视也是客观存在的。和白人警察相比,梁彼得一案警局和警察工会对梁提供的法律援助极其不力。”

【游行与争议】

不过, @财新网 在2月19日曾认为华人抗议无用,梁彼得机会不大:“此前美国警察枪击他人后无罪的案例中,持枪人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而梁案中他的安全并未受威胁,反而见死不救,这是梁很难被无罪开脱的关键。梁的两位律师是自聘的经验丰富的私人律师,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梁的律师在此案中辩护无力。”

但是,华人群体“营救梁彼得”的努力并未停止。据美国《侨报》报道,2月22日,由五万人组成的示威队伍声势浩大,有很多美籍华人和留学生参与本次活动,声援梁彼得。

@环球网 持续跟进的报道显示,3月,梁彼得案检察官汤普森(Kenneth Thompson)向法官提出了量刑建议,希望判决梁彼得缓刑5年,配带电子镣铐在家监禁6个月,做社区服务500小时。汤普森表示,鉴于该案的事实、当事人没有犯罪前科,以及梁彼得对公众安全不会带来任何威胁,因此他认为没有必要判决梁彼得入狱监禁。

而梁彼得案的最近一次小“风波”,出现在4月中旬。美国中文网称,由于有陪审团成员涉嫌隐瞒家人犯罪史,梁彼得上诉律师向法官提出动议要求重审,法官决定在13日举行特别听证会。因此,梁彼得的宣判日也有可能推迟。

4月17日,亚裔维权大联盟于周日在布鲁克林召开记者会,呼吁民众到场挺梁,表示如果梁彼得被判入狱,将于19号当天进行游行示威,并筹划在23号再次组织全国性的游行活动。

尽管各项示威游行轰轰烈烈,但在此案最新的宣判结果之前,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声音。@神奇的Frank 的看法是:“一码事归一码事,梁彼得这事最近一年在北美传滥了,还在白宫搞签名。这小子一点不冤枉,冤的是那位上着上着楼突然被打死了的哥们格利。本来是个简单的误杀,但是美国种族问题根深蒂固,凡事都能和种族问题挂钩,所以才炒的这么火热。”

微博认证身份为独立经济学家的@克里斯托夫-金 也为被害人格利鸣不平:“在华裔社团为梁警官呐喊和捐款时,别忘了,被梁警官的子弹误杀的死者格利手无寸铁,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就在漆黑的楼道口死去了,支持梁警官的人也应该想想,格利的生命不是命吗?”

媒体的综合报道也显示,格利的姑妈Hertencia petersen也曾大发雷霆,称“格利的命对他们来说不重要,毫无公正可言!黑人的命不重要,没有公正。”纽约州非洲裔州众议员巴朗(Charles Barron)此前曾说出“梁彼得不入狱、非洲裔社区就要暴乱、瘫痪纽约市”的言论,这也引发华人社区的安全忧虑,担心矛盾会一触即发。

纽约州众议员@寇顿 则在一次记者会上强调梁彼得案源于市房屋局等政府机构的不作为,并驳斥了非裔众议员巴隆威胁华裔社区的言论:“我们不怕威胁和恐吓,因为这是个法治国家。如果有人触犯法律,损害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将要求他入狱,这才是正义。”

【谁的胜利】

这种种的争论,在梁彼得案于当地时间4月19日被宣判后,并没有止息,反而是掀起了一轮新的高潮。

拍手称快的,自然多数是华人群体。因为最新的判决结果,比汤普森3月份的建议更轻。@四月网 对这样的结果喜闻乐见:“梁彼得被判5年缓刑、800小时社区服务,但不必坐牢。能有这样相对合理的结果,与前一时期华人社区的抗争有直接关系。这是美国华人团结维权的历史标志性事件,华人开始改变一团散沙,只顾赚钱,远离政治,不关心群体利益的传统形象。”

这样的观点,也和2月22日华人团体举行游行示威后,Kings County politics主编@Stephen Witt 的看法相呼应:“我不得不感到,这次集会可能唤醒了一个巨人…这场集会很可能将唤醒华人这股巨大的政治力量,鼓励华人参与政治,创造全新的格局。”

不过,对于这次对梁彼得的轻判主要源于华人团体努力的看法,@Sannynaa 有着不同的观点:“华人的请愿游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警察们的反应,因为这个判决日后会影响所有肤色的警察,所以警察们对此很不满,开始消极怠工。这个影响力比较大,如果警察都不干活,美国的治安就完了。”

此外,即使是在华人世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梁彼得的轻判叫好。@罗玉凤  也凑了一番热闹:“梁彼得被判缓刑五年无需入狱,仅需做800小时社区服务。这个结果让人感到失望,我个人认为这是‘法治’对‘人治’的妥协,是法治的倒退。因为黑人的命也是命,梁彼得至少应该坐牢三年才对……”@德艺双馨的刘老师 附和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抗争就能改变结果,那说明要么是民意可以改变司法判决,要么就是司法判决有歧视成分。无论哪种都不是好现象。” 

而在@洋葱狼 看来,这样的判决结果并不意外:“如果判华人有罪,就是歧视华人。如果判华人无罪,则是按照惯例,而且间接承认了以前判白人无罪的合法性,承认了法律的公平。确实美国歧视黑人,但和法律公平性比起来,美国还是选择歧视黑人,否则美国又多了歧视华人的罪名。还是按惯例判警察无罪风险最小。” 

所以,@寰宇方源 认为这样的判决,自然是白人、华人和黑人博弈的结果:“各方利益权衡,都有尽量兼顾,已属最好结果。”

1.《梁彼得 梁彼得案,白人、华人和黑人的博弈谁赢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梁彼得 梁彼得案,白人、华人和黑人的博弈谁赢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