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赵本山小品的,应该能记住那句“你好,饭还行,下来密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通信行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应该是人们生活的理想方式。当时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楼上楼下,电电话。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人提出中国将全面取消手机的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这让很多人感叹,以后打电话会更便宜。
1988年的东单电话局/北京日报资料图新一代年轻人未必能理解这种心情。毕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各种交流工具层出不穷,尤其是微信和视频。但是对于那些来自不方便交流时代的人来说,电话永远是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大点儿声,我听不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市民想打电话到外地,不得不去西单的北京电报局大楼或更大的邮局。路途远不明朗,线路非常繁忙,经常堵塞。
有些商家经常要联系国外厂商下单,每天只能靠邮电局的长途电话线。芝麻君听朋友说,1989年,他要在广州的一家厂家下订单,要在邮局排一整天的队。下班后他没拿到号码,第二天早起排队。结果他终于拿到了号码,但是对方一直很忙。第三天终于接通的时候,人家说货已经订完了。
当时的电话线都是铜线做的,通话距离长的时候很难听清楚,更别说省外了。有人给郊区亲戚打电话,急得能钻到桌子底下大叫。
所以,邮电站经常很吵。60多岁的赵先生仍然记得1984年他出差到北京时,在北京火车站邮电局给家人打电话的情景
营业厅人山人海,但是北京到山西只有一条线,要一个半小时才能打通。通话质量很差,打长途就像吵架,大喊大叫,嗓子都断了,连房间外的人都受不了噪音。营业厅内外,打电话吵架甚至打架的情况屡见不鲜。操作员耳朵上戴着大耳机,脖子上挂着俗称“牛角”的麦克风,一天下来也很辛苦。
当时在《北京日报》当美术编辑的著名漫画家李斌生也画了一幅讽刺漫画叫《龚宇新课程》,反映了北京46局电话打不通的现实。
李斌生的漫画《龚宇新课》/北京晚报展示了市民反映的问题,电信局也意识到了。还总结了一句话叫“四害”:错号、串音、掉话、噪音。
据说当时一位老太太在日本给儿子打国际电话。等了很久,她终于打通了,但是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她恨不得在这里“喂”很久,一句正经话也没说。她挂了电话,看了看账单。老太太急着要460块!这在当时绝对是天价。
“302!江路电话!”"302!江璐电话!”这是严歌苓小说《后妈》的开篇句子。
20世纪80年代,公用电话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个电话在胡同口和小区的院子里负责一个小区。叔叔接到电话后,把门牌号、打给谁、回电号码记在专用本子上,然后通知了邻居。关,就喊一声,通知对方接电话。一个电话5毛钱,不便宜,但是真的很方便。
当时的感觉是,一条巷子就像一个大家庭。
与此同时,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公用电话也出现在北京东西长安街的繁华街道上,共有22个投币公用电话亭。这种电话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即使在路上遇到急事,也能在短时间内与他人取得联系。用硬币不方便。
北京街头废弃的硬币手机/图片承蒙《北夜新视野》1988年,北京出现了更便捷的磁卡手机,人们只需一张磁卡就可以在街头打电话。
90年代初,到1994年北京已有330部磁卡电话。虽然安装地点有限,但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当时电信局发行的电话磁卡数量达到270万张。
“有事打我家里电话!”七八十年代开始出现家庭固定电话,但数量很少,大部分是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安装的。据当时的电信局副局长尹世泰说,
前期想装电话要看级别,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可以申请家里装电话。但是当时排队太少,北京很多领导只能排队,要人家批文章太普遍了。
……
拖上几个月到六个月是常有的事,也发生过一些用户三五年没装电话的情况。
芝麻王还看了看电话安装人员的记忆记录,上面写着
1985年以前,普通居民根本装不起电话。一方面电话线“先进”慢,另一方面安装成本太贵。为了尽早安装电话,许多单位对安装人员实行车对车送货,完成后送几盒烟表示“谢谢”。为此,邮电局规定严禁“吃拿卡”,违者予以辞退。
所以当时装电话不容易。
况且当时的电话安装费还挺贵的。90年代初,装个家用电话要3000多块钱,当时工资一个月才100块。据一位朋友介绍,她家1994年安装的第一部电话,造价3038元,其中初装2800元,电话238元。
按照这个标准,我不禁会想起,1986年有网友说他们家装了电话,那是什么“土豪”。
打电话第一件事就是通知所有的亲戚朋友——“有事打电话到家里找我”,有的人还会在名片上印“家电”,出去递名片的时候“好面子”!
那时候邻里关系还不错,谁装个电话,一般都是从别的人家借。尹世泰曾说:“我刚当上副局长不久,宿舍楼里只有我和党委书记装电话。太棒了,我们两家几乎成了大楼里的通讯室。”
“有事儿您呼我!”“有事打电话给我!”1986年,北京开通了第一个126台的寻呼站。20世纪90年代以来,带腰带的BP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BP机一响,人们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电话亭。很多人还记得北京寻呼台那句名言,听起来像是百里之外。
北京日报数据地图BP机,也叫传呼机,开始只能显示数字,后来也可以显示信息。一个寻呼机不太贵,一般卖几百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如今,人们迷恋上了“苹果”。当年有个摩托罗拉,是个很好的东西。肯定有人记得摩托罗拉寻呼机的口号,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信息。
吴兴红的诗和画也发表在当时的《京华日报》上,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信息时代的向往
对讲机,手机,
BP机,电话,
随时随地都可以聊。
谈生意讲故事,
时间重,效益大,
信息时代需要它。
“手持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1987年,摩托罗拉推出一块砖头大小的手机,科学上叫800兆手机,乡亲们称之为“老大哥”。这个东西不小,但是也有重量。厚厚的外壳包裹着零件,顶部有一个小屏幕,下面是普通的数字键,还有一个天线。
它的出现,让人们随时随地接听电话成为现实。当时有个广告词叫“捧着大哥,你不怕走遍天下。”
《北京日报》92年的老大哥广告,谁都用不到。一般都是大老板或者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中国投资人拍的。
90年代人们月收入100元到1000元不等,一部手机要几万元,黑市甚至高达5万元,电话费非常贵。
举着老大哥/北夜新视野照片的人是黄明太阳能董事长黄明,他曾回忆道
当时手机很少,只有香港电影里的那些大佬。我刚刚开始创业,我的账本上没有多少钱。有一天,我跟媳妇借了5000块钱,加上账本上的13000多,买了一部18800的手机。
跟大哥哥打电话/北夜新视野当时谁想跟大哥哥在路边大叫,难免引来羡慕的目光;主人一到公共场所坐下,就必须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先把这个大家伙摆到桌面上,胜过千言万语,绝对炫耀!
但是真正用过的人会知道,携带不方便,信号不好,还有辐射,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就灼伤耳朵。1993年,《北京日报》也发表了一篇讨论“老大哥大会不会杀人?”
到1997年底,北京每100户城市家庭只有6部手机。从那以后,手机价格一直在下降,越来越受欢迎。
后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好像也按了快进键,从小灵通到黑白手机,再到彩屏手机和智能手机。眨眼间,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了智能手机。
地铁/新京报网上低头看手机的人两会期间三大运营商说要取消漫游费,很多人说现在不怎么打电话了。
没错,我们的手机越来越薄,有了微信、语音、视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家人“见面”、“聊天”,曾经匆匆忙忙向家人求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同时似乎又少了些什么,邻里之间的热闹气氛少了,人们真正见面交谈的机会少了,对信息的期待也少了...
未来会有更多的高科技和新设备,但我只是希望无论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还是和以前一样。
1.《长途电话费 三大运营商取消漫游费 想当年打个长途电话得“钻桌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途电话费 三大运营商取消漫游费 想当年打个长途电话得“钻桌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1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