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工网友相信了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的招聘广告,被骗了一年的血汗钱;两名年轻女孩模仿短视频博主用家用罐头制作爆米花,意外引发爆炸和火灾,造成一死一伤...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引发的混乱和悲剧频繁发生,令人担忧。如何解决短视频监管问题,避免行业陷入“野蛮成长”的困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利用业余时间满足自我表达需求的一种好方式。各种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占据了互联网平台的“窗口”。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为467.1亿元,同比增长744.7%,短视频用户数量达到6.48亿。
报告还显示,短视频对新网民的拉动作用最明显。在新网民的网络视听应用使用率中,短视频的使用率高达53.2%,高于综合视频、网络直播和在线音乐。短视频平台“颤音”总裁张南预测,到2020年,国内短视频行业的日用户总数将达到10亿。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苏军斌认为,短视频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在于它们的传播方式已经极大地适应了当代人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其次,短视频制作门槛低,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观众也是制作人,大大释放了生产力。最后,短视频强大的社会性使得制作人和观众之间能够实时互动,进一步增加了用户粘性。
值得注意的是,依靠巨大的流量红利,短视频平台迅速成为商家争夺的新战场。有些短视频不仅是为了休闲时间,还被更多的商业色彩所污染。一些平台积极为短视频内容开放商品链接。凭借网络名人主播超强的“带货”能力,网民们在看短视频的同时不自觉地“种上了草”,“边刷视频边下单”成为了现实。
流量既带来利润,也带来问题。在短视频行业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如何对内容进行有效监管,如何加强版权保护,如何维护用户权益,成为行业长期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年年初,短视频行业迎来了历史上“最严格的新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其中,前者规定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履行版权保护责任,不得删减或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未经授权;后者包括100条审核标准,包括标题是否合规,是否涉及色情,是否适合未成年人等等。
记者随机打开几款短视频手机应用,发现各大平台或多或少都存在“标题党”现象,并以“未删节版”等挑衅性语言为噱头,诱导用户点击;有上传者在几个短视频平台上“携带”或改编已有影视剧的案例,但平台是否拥有影视剧方授予的版权值得怀疑。在一些平台上,各种营销短视频账号层出不穷,推销各种商品。记者点开了视频下方附的购买链接,却在评论里看到了很多差评。“买家秀”和“卖家秀”差距很大,“看心买心痛”成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声。此外,各种短视频平台上还有各种广告,如游戏、朋友、贷款、招聘、中介等。,真实性难以验证。
各种短视频都比较浑,需要用户的辨别和自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峰认为,在即时性强的短视频平台上,内容传播具有瞬间爆发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更大。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网办于今年6月在全国各大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根除短视频行业的各种乱象,培育清晰的网络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共同治理。“最严格的新规”重在实际执行,短视频的监管不能“一阵风”。《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明确指出,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核后播出的制度。平台上播放的所有短视频都要经过内容审核后播放。
所以短视频平台要起到“把关人”的作用,承担最基本的平台责任,履行相应的法律法规,避免不法分子“钻”空。此外,平台必须做好相关业务的资质审查,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采取行动,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督促其依法履行相关责任;同时,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介入,坚决打击。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袁宁宁认为,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禁止互联网上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通过法治建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直播和视频平台。陕西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郭栋公开表示,规范短视频管理的治理方法非常重要。单纯依靠政府管理部门会导致“管理不善、管理不善、管理不到位”的局面,需要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自媒体平台机构颁布的职业道德和信息传播道德的结合和共同治理。
1.《谈短视频监管 不能是“一阵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谈短视频监管 不能是“一阵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2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