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先学拼音再学汉字是不对的
孩子的学习需要形象、乐趣和整体感知。目前语文教育中先学拼音再学单词的做法颠倒了语言学习的顺序,是反认知规律的设计。他们一上学,就把年纪很小的学生拉去学习枯燥、抽象的字母和新单词。孩子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得不到学习的快乐;花了很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的东西。
当年你拼音学得好还是不好,对现在的阅读和打字有很大影响吗?拼音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学习工具,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可以随时轻松学会,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孩子不需要父母教说话,也不需要学习拼音识字。
学自行车多长时间,学拼音多长时间就够了。先熟悉一下,练几遍,再用在生活中。
我不擅长拼音,
会影响以后的汉语学习和语言表达吗?
完全不影响。只需要一个事实就可以说明,拼音和语言学习几乎没有关系。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对于一些生僻字,古人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进行注释。这个方法我就不解释了。很少使用,也没有进入儿童教育——也就是说,没有拼音,不会影响汉语千年传承,人才辈出。
近代,清末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汉语拼音第一次出现。这个音标是一个像日语一样缺胳膊少腿的符号,在民间并不流行。我们现在使用的“拼音”,是新中国成立后才产生的,确实为汉字的普及和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再方便,也是工具,就像扫帚得心应手一样,不需要供奉。
比如小学因为转学没学过拼音,从小就说方言。虽然我在大学里学过汉语,当过十几年的语文老师,但我并不精通拼音的使用。但这种不足并不影响我的阅读和写作,也不影响我的语文教学,更不影响我对电脑和手机的应用。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方言会阻碍拼音的学习,但根本不会影响语言的学习。毕竟,除了播音主持,人们不需要说得字正腔圆。
我曾经在《一个好妈妈胜过一个好老师》里说过: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越来越工业化的机械思维。教与考的符号化、技术化、规范化,消磨了语文独特而千变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学习母语本来应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现在却被异化,变成了一件无聊扭曲的事情。汉语课作为一种几乎折磨人的活动,越来越不正常,尤其是拼音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
如何应对现在的语文考试?
这应该是家长首要关心的问题。
第一,语文学习成绩只和一件事有关,丰富的课外阅读。
没有课外阅读,语文永远学不好。即使你在低年级认真努力地学习,你也可以取得好的语文考试成绩。在高年级,尤其是高考,有丰富的阅读可以为语文考试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句话不能理解为说只要有阅读就一定有好的语文成绩,因为影响成绩的因素会很多。所以,如果你在乎孩子的语文成绩,你不需要在乎他的拼音学得多好,写得多好。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课外阅读。有了丰富的课外阅读,即使小学或初中语文成绩不理想,优势也一定会在高中及以后体现出来。
第二,学习拼音虽然与最终的汉语水平无关,但会影响孩子目前的汉语成绩,进而影响自信心。毕竟孩子就在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里。
我的建议是:想办法娱乐教育。比如父母应该是小学生,让孩子每天把在学校学的拼音告诉父母。他们也可以拿一本一模一样的练习本,和孩子一起写作业,互相批改。我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类似拼音字母的物体。我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像“M”,那个像“Y”等等。
对小学生说“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是在害他。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保持学习的热情。孩子天生爱学习,每个孩子都是这样。如果他不爱学习,那一定是被大人破坏了。
很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拼音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育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对很多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变成了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边学汉字边学拼音的教育模式。
你认为我们应该先学汉字还是拼音?欢迎留言讨论。
⊙此文来源:尹建莉家长学校ID:银见富如血堂
⊙投稿邮箱:zhenggao@doc88.com(欢迎投稿)
扩展阅读
25岁女白领不露脸,公开近期照片引来围观:“性太多,是慢慢压榨你干的。”
孩子爱顶嘴,其实是好事?
这套空间绘本起订六折,也是包邮!?快戳!
“妈妈,我的脑子动不了”:赢了4年,可能就输了一辈子。值得吗?
1.《灌输的拼音 拼音要不要提前学?教育专家的说法可能会令你大吃一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灌输的拼音 拼音要不要提前学?教育专家的说法可能会令你大吃一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8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