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沪上服装教育领域中外合作机构的先锋,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的“新浪潮”毕业大秀暨2019流行趋势发布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演。经过筛选淘汰,20多位毕业生得以登台,各自秀出多套毕业设计作品。其中,孙赞玥等5人获奖。与多数服装学院常请周边裁缝店“代工”不同,从设计、制版、缝纫、配色直到成衣,一针一线都是由全院应届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上大巴黎学院常务院长沈志文说,在法国时装界,做不了好裁缝就当不成设计师。好设计师不是只在纸面上画“效果图”,首先要是一个好裁缝。
引入品牌企业工作流程
毕业秀上,苏雨馨是唯一一位有7套作品上场的学生。因为她的工作速度快,在完成了规定的6套后,仍有足够时间多做一套。她特别提到一位“老爷子”——打版外教Cris,“他真的超级厉害,没有他不会的,所有问题都能搞定。”沈志文向记者透露,全院外教课程占三分之二,设计课程的教师至多3年一换,以便紧跟潮流、多元融合,而传授打版手艺的老法师则是常年带教学生。
“中国内地第一家全面引进法国服装教育模式的高等学府。”巴黎出版的 《欧洲时报》曾对学院这样报道。当年,上海大学联合巴黎最大高等教育集团之一GES下属的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创建了上大—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15年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评价其“全面引进消化吸收法国时尚文化的成功经验”。
并非只从法国学浪漫。据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分析,中国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分两类:一类以艺术院系为代表,重视学生艺术性表达和创意,但设计欠缺实用性; 另一类则是轻工领域院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却在艺术创意方面有欠缺。而在上大巴黎学院,艺术和技术不再泾渭分明,采用法国传统的工作室教学方式,设计老师和制版老师同堂授课,执行以作品为中心的项目综合考查制,整套工作流程和品牌企业项目操作并无二致,让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兼得。
学艺不是养老而是熬夜
秀场上,唐天添通过粉色网纱和黑色皮革两种面料的组合,用时尚来表达性别平等的设计主题。“很多学生,尤其艺术类的,感觉大学过的是养老生活。”而唐天添则在学院历经大量练习和实践,过得紧凑而充实。眼下她已获录取通知赴英读研。
引进法式时装教育如何服水土?学院在“法式主餐”前加了“开胃菜”,在原有的法国课程架构之上,加了一半的基础课程,课程量由原来的每年600课时增加到每年1200课时,保证即使学生零基础入学,也能逐步吸收消化法方课程。
“原汁原味”也包含吃苦。全院学生每年要做30套左右的服装,高强度的创意和制作,经常需要熬夜加班完成作业。“因为是‘小众化’学校,每班编制不超过25人,也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本届毕业生邵兆祺由于经常很晚收工,还存了保洁阿姨的电话,以便联系阿姨来锁门。
熟能生巧,左右逢源。上大巴黎学院日前将一组应届毕业生作品的试妆照发给纽约和巴黎的特约时尚评论员寻求专业意见。先睹为快的国际评论员大为惊叹:多个2019年的流行元素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身影。
“混血”时尚教育重能力培养
以昭君为主题设计的毕业作品是整场时装秀的压轴。作者李清从4岁开始学跳中国舞,高中又迷上画画,最后选择学习服装设计。看过舞剧《昭君》后,她久久难以忘怀。最终在毕业秀呈现的6套设计,运用轻质材料和暖色调,既有古典舞行云流水的气韵,又有年轻而现代的强烈美感。李清表示,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Stefanie老师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但非常感谢她的帮助,“在学习中掌握了熟练的立体剪裁技巧,才能做出这些作品。”
中外“混血”的时尚教育,也是既经典又新潮。从美国百年缝纫机品牌胜家,到德国600年历史的老牌服装工具普利姆,学院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新产品进课堂来掌握最先进的缝制、绣花等技术。他们还引进3D个性化服装解决系统,在15秒内扫描测量人体数据,在数分钟内得到数字模拟的不同角度穿着效果,还能提供纸样。
原标题:“毕业秀”一针一线全由学生完成1.《上大巴黎 上大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学生毕业大秀:一针一线自行完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大巴黎 上大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学生毕业大秀:一针一线自行完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