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

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蜀相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蜀相知识点以及蜀相常考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古文注解[/page]

注解: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出师:出兵。蜀相常考题[/page]

蜀相常考题及答案

问题探究

1、诗歌中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有何作用?对翠柏的描写,又有何作用?

答:最传神的是 寻 字。诗人借 寻 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它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 柏森森 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颔联的诗眼应是 自 空 ,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 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 自 空 两字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夜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 感悟怀人 之意。春色固然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 自 空 二字的巧妙运用。

3、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至此诗人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句中的 英雄 指什么人?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答: 英雄 ,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5、归纳诗歌主旨。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蜀相》表达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

首联--深切地表达出缅怀、追思诸葛亮的情意, 丞相 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 何处寻 的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 柏森森 三字意味深长,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按我国传统文化心理,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深刻地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精神品格,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申述诗人所以景仰诸葛亮的缘由。尾联--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痛惜之情。

6、本诗运用哪些写作技巧?

答:

①借景抒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抒发作者对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和深沉痛惜之情。

②表达方式多样,有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杜诗 沉郁顿挫 的风格。

③对仗工整,用字传神,极富表现力。

反馈练习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蜀相 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 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 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 映阶 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 频烦 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 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 指东汉和蜀汉。 开 指开创基业, 济 是渡过难关。

D. 出师 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 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 寻 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 见匡时雄略, 老臣心 、 身先死 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①长期以来对本刊的②支持,进一步地③提高本刊的④质量,更好有满足大家的⑤阅读要求,现本刊拟⑥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已⑦附在本期中,本刊⑧希望广大读者认真地⑨填写读者意见,并⑩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必须删去的是:①⑥⑧

不能删去的是:②⑤

本文给各位考生分享的蜀相知识点以及蜀相常考题考生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背诵与了解,如果考生还想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备考资料,就请继续关注本站高考语文栏目吧!

1.《蜀相古诗拼音版 【蜀相拼音版】蜀相知识点回顾及常考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蜀相古诗拼音版 【蜀相拼音版】蜀相知识点回顾及常考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