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禹县,古称南安,位于江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处,是江西省的“南门”,总人口31万。大禹治县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人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印记极深。同时,该县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因钨矿资源丰富而被誉为“世界钨都”。县域发展基础雄厚,基础深厚。但近年来,经过100多年高强度开采的钨资源面临枯竭,以钨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矿独大”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大禹的发展陷入“钨枯竭、城市衰落”的局面,县域经济亟待转型和振兴。
近年来,大余县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决策部署和“创新引领、绿色崛起、务实创业、繁荣江西、富民强县”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民生转型,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根。探索了经济转型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青山绿水成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被评为“中国宜居农村示范县”、“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打造转型发展的“大禹模式”,重塑美丽宜居的“大禹形象”。
调查表明,大禹县治理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其做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发展三色,促进产业升级和一体化发展;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共享发展成果,造福民生;三是坚持“四个重点、两个转变”的原则,经济社会工作遍布全球,实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两大转变。逐步走出单一产业结构向多产业、多支撑绿色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成功探索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有益经验,大力开创旅游扶贫、共建共享的新路子,县域治理成效显著。
着力发展三色,促进产业转型,增强实力
绿色崛起促进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以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发展低碳循环绿色产业。大禹县鼓励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节能降耗,走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道路。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引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努力摆脱对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引领的新路。李荣钨业、法明矿业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得到培育和壮大,每年可“吃掉、挤出”10万吨矿业废渣,相当于每年从废渣中捞取近5亿元的财富。以品牌优势为起点,培育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绿色、有机、无污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签,也是最具优势的品牌。大禹县突出花卉苗木、脐橙、油茶、商品蔬菜、竹业、鸭业、豪猪等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的经营主体,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合作衔接、家庭农场参与、社会服务跟进”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了一批“绿色、有机、无污染”的生态农业品牌,培育壮大了南安板鸭等40多家绿色食品企业,万亩蔬菜走廊的优质产品远销欧洲、俄罗斯等地。
红色固化基础,打造灵魂,打造文化名县。传承历史文化,培养现代魅力。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大禹有四大历史文化名片:牡丹亭文化、宋明理学文化、梅关古邮道文化、玉陵红梅文化。《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以南安府后花园为背景创作的。其艺术造诣和价值流传千年,是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学的瑰宝。大禹也是中国理学的发源地。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在此设郡学,创立太极图说,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诚之真谛。建于秦朝的大禹梅关古驿道,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岭被称为“梅花诗国”,因为这里创作了张九龄、苏轼等名人的300多部佳作。近年来,大禹县积极致力于这四张历史文化名片的传承、保护、挖掘和推广。目前,中国牡丹亭文化园已对外开放迎宾,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大禹首届国际牡丹亭爱情文化节”。在著名的理学村的新城镇吴州村,周公莲花厅的对面门楣上挂满了理学思想和理学文化。守住红色阵地,弘扬革命精神。大禹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不仅是尊重革命历史、弘扬红色传统的需要,也是净化政治生态、建设文化强县的需要。为此,大禹县首先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二是利用文字、录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媒体,对现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入库保存珍贵史料。第三,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通过举办南方三年游击战胜利和新四军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建设梅岭三章纪念馆,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有色金属矿业改造和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突破“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将第一产业由钨及有色金属调整为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钨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综合回收等五大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积极协调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引进培育了天赐新材料、科力新、华夏新能源汽车、云里新材料等10余家新能源材料产业企业。达到生产标准后,年产值达到24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加快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推进钨等传统产业向高端转型,加快产业链延伸,培育约60个项目落户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加工产业园,形成集采矿、冶炼、加工、应用、贸易、科研、展示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规划工业园区以扩大投资吸引力。该县规划的工业园区总面积超过2万亩。按照主导产业,建设了“一园四区”,即大禹县工业园、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加工工业园、新世纪电子器件工业园、新城返创业园、绿色工业园,促进了产业集约化、集聚化、集群化。招商引资能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投资项目11个,签约项目107个,签约资金约246.2亿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财政科技支出、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均大幅增加,创历史新高。海创钨业研发的“铵盐体系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装备集成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个坚持”不放松,共享发展成果造福民生
坚持深入扶贫,共建共享增加福利。第一,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确保贫困人口能够富起来,可持续发展。以农村振兴战略为指导,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肉鸭养殖、板鸭加工等11个扶贫主导产业。其中蔬菜面积8.8万亩,花苗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发展豪猪10万多只,蜜蜂5000多只。特别是建成了“万亩蔬菜走廊”,带动全县每一个贫困村建立了百亩以上的蔬菜基地。预计年产值将超过35亿元。建立116个扶贫产业基地,实施“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灵活多样的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巧抓乡村旅游,发展一系列综合产业富民。推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坚持景区规划考虑贫困户,建设管理吸纳贫困户,政策制定倾斜贫困户,使旅游扶贫成为全县最直接、最稳定、最全面、最可持续、最生态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大禹县委副书记邓增顺对调研小组说,大禹旅游扶贫主要做到“三个支持”:一是依托旅游发展。帮助贫困户参与经营,转让土地,发展养殖,分享红利,获得稳定收入。比如崖山风景区的建设带动了大龙村及周边村庄832户贫困户入股,平均年收入1.5万多元。全县共建成旅游扶贫产业基地109个,带动贫困家庭就业7990户,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5%以上。第二,依托旅游公司。引导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就地转移,就近就业,优先解决贫困户需求。例如,张远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89人,其中大龙山村本地员工260人,占员工总数的90%。第三,依托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推广旅游项目,销售土特产。建成大禹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交易大厅、O2O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县有电子商务企业1880多家。南安板鸭等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了30%以上,销售额增长了三倍以上。
坚持民生底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造福民生。大禹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取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第一,做好。住房:结合城市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贫困人口住房问题。医疗: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自费为全县所有贫困户建立医疗保险补助、大病医疗补助、商业保险、民政补助四条保障线,确保贫困户个人医疗费用控制在10%以内。教育:建立全省第一个扶贫教育慈善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帮助教育发展。就业:支持和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就业,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发展保安、保洁人员、森林巡逻等公益性岗位,确保100%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第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关系民生的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1936.74公里,充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2014年以来,全县需要修建道路913.1公里,基本硬化789个自然村的道路,总里程452公里,惠及3.28万户。率先启动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工程——城乡饮用水安全和农村环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8%,城乡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第三,做好公共服务。定期免费开展家政、养蜂、电商等技能培训,提高当地人致富能力。大力弘扬文化惠民,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建成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5家农家书屋,实现全县、乡镇、村全覆盖。水南新城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为村内2340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丰富了村民的闲暇时间。
坚持建设农村文明、乡村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农村“三个治理”。围绕“有效治理”的目标,构建和完善“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以德治为基础,通过新民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为美丽乡村注入美好灵魂。新城水南村外宣传墙上的“新二十四孝”壁画将孝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创新宣传,如“1。经常带爱人的孩子回家;5.每周给父母打电话;15.定期带父母体检,用简单明了的话宣传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法治为纲,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让权力在阳光下奔跑,让法治保障安定和谐。以自治为基础,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基本形式和维护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方针,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如大禹县在各村(居)建立了道德会、法律服务团、乡议会等自治组织,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荣获“2013-2016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培育农村文明,塑造农村“三美”。围绕“农村文明”目标,着力建设环境美、道德美、时尚美三美新农村。例如,大禹县在农村文明建设中,开展了集中整治棺椁、集中建设公墓和坟墓迁移殡葬改革、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空中庭”和畜禽养殖污染五大行动,向陋习宣战,培育文明农村风尚。调研小组在典型的乡村文明新城村看到,在周的祠堂里设立了乡村文明和农业根文化展厅,一些作坊散落在干净的房屋中,周围的农民都在聚精会神地工作。大禹县委书记曹爱珍告诉研究小组,在处理之前,吴州村有成堆的垃圾和相连的坟墓。现在通过网格化处理,建成了电子厂、电商公司的扶贫车间和特色产业的展厅。
“四到位”促进“两个转变”,采取更多措施,新设条文
“四到位”。思想到位:大禹县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点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努力建设生态旅游名县,以产脱贫致富,在绿色经济转型发展上取得突破。注意地方:全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江西省委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规划先行,政府推动,全员努力造盈。在推进工业园区规划、生态景区建设、扶贫旅游开发等具体工作方面,成立专门的责任小组开展工作,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推进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落实到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措施到位:通过构建绿色发展、城乡统筹、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党建+农村文明”五大长效机制,推动县域发展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新旧城区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投资到位:一是资金投入。在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工作中,政府加大了精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各金融机构制定了小额贷款政策,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顺利启动旅游项目。第二,技术投入。到2018年,R&D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资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将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中心数量将继续增加。第三,人才投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与清华大学、犹他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高校“联姻”,引进40多名先进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培育壮大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
“两个改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禹县矿产、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丰富的种植资源优势已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优势。累计探明钨储量38万吨以上,已探明钨、锡、钼、金、银、铜、铋等90多种矿产。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江西省及周边省市唯一的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和大禹县第一个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工业园,促进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生态资源优势。大禹县森林覆盖率76.6%,空气质量空常年保持一级标准,水质一级、二级常年保持,张江出口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大禹县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探索工业扶贫,大力推广“生态+乡村旅游”的扶贫模式,重点打造了一批村级生态旅游扶贫点,在生产和富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资源优势。大禹风景优美,不仅是生态健康的好地方,也是运动休闲的好地方。雅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西省第一个农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仅2017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78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6亿元。大禹通过对土地、地下和古代优秀而丰富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成功地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并从点到面空不断拓展和发展。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政府的引导、吸引投资、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产业发展将是规模化、经常化和可持续的,进而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柱。特色农业、旅游业、有色金属、新材料等的转型发展。,都使经济发展的缺点成为增加收入和致富的好手段。
据调研小组介绍,在大余县县治探索实践中,坚持转型发展主线,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县治成效显著。其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对其他县的发展和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研究组成员:陶建群、刘让兴、刘依依、王珂)
主编/梅主编/
1.《江西“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大余经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江西“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大余经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14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