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80周年丨大火为何烧的是长沙而不是别的城市

长沙市一片火海空。

闻喜大火后,长沙一片废墟。照片/陈先枢

▲第三次长沙会战示意图,红色箭头为日军进攻路线,黑色箭头为中国军队封锁路线。图片来自《发现另一个湖南,抗日战争》。

1938年11月13日,“闻喜大火”使长沙成为二战中损失最严重的四个城市之一。这件事已经过去80年了。2018年再回头看历史,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这次悲剧事件发生在长沙而不是其他城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长沙,在抗日战争中具有怎样的军事战略地位?种种疑惑让我们重新开启那段沉重的历史,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解读长沙乃至湖南,在巨大的民族抗战中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者/记者常丽君

长沙位于中国的“中线”,长沙有落入中国的危险

在军事地理上,一个国家的中线是保证其战略纵深和安全的屏障。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条中线基本上就是以平汉铁路-粤汉铁路为轴心的中部地区。这条轴线不仅分割东西,还贯穿南北。一旦沦陷,可以说是危及全国战略安全,长沙在这条中线之上。

天涯论坛网友“天涯孤舟”曾站在侵华日军的角度,以中线为主要突破点进行战略设想,结果令人震惊。

他设想,日本发动全面战争的一个可行的战略部署是,从中央迅速取得突破,由北向南,沿平汉路向江东平原的武汉渗透,再以越汉路以北的兵力向湖南长沙、衡阳进攻,以达到使中国东西部脱离中央的战略目标。

之后东临长江,南接金浦路,西接上海,进攻南京,在江东平原消灭中国军队主力。这一战略的核心意义在于阻断了中国军队西进的通道。后方江东平原至四川盆地有两条战略通道。一条沿长江上行,经湖北入四川,一条经江西入湖南,经贵州入四川。也就是说,湘鄂所在的江汉平原是中国军队西进的枢纽。通过占领这个地区,中国可以分为两部分。切断退路,就可以实现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略目标。因此,华中南线成为中日武装争夺的战略核心区域。当中国的抵抗力量从西向东整体采取防御态势时,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就可以成为支援抗日战争的后方。然而,在中国被中央政府分割的时候,西部地区能否与南京政府的战略思维保持高度统一,令人怀疑。

这种想法最终未能实现的原因,很可能是日本侵略军因为师战略的高战术要求而放弃了,针对华北的“有限战争”更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但由此可以看出,中线对于整个战略安全极其重要。

虽然这一战略没有实施,但长沙战役毫无悬念地开始于1939年9月。

花园口决堤后,侵华日军的战略意图暂时被打乱,面临北上或南下的战略选择。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整体考虑,他们最终选择了南下。武汉会战是这一战略的具体战役层面的实施。1938年6月武汉战役结束后,1939年3月17日爆发南昌战役,日军开始进攻婺城。日军第十一军军长指挥三个师在罗指挥的第九战区短时间内击溃右翼三十多个师,日军于3月27日占领南昌。

武汉、南昌相继失守,使长沙成为抗战“战略中线”岌岌可危的重点城市。长沙是中国战略后方和西南门户的战略要地。它不仅是国民政府重要的粮食、人力和工业资源供应基地,也是华中地区的战略重镇。武汉、南昌相继失守后,长沙会战的成败成为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

正如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说:“长沙,湖南之领,指扩张与收缩,皆大有可为。南方是脖子的脖子,东方可以捏张弓的肘,西方可以塞千川的喉。为南方而战者,非长沙也,非横扫也。”

不得不说,在战争初期,日军的进攻是相当猛烈和有效的。面对作战能力的巨大差距,国军只有一个选择:边打边撤。这也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的“战略防御阶段”。日军的优势是战斗力强,中国的优势是地域纵深广阔。只要日军被拖进后勤补给线长的战争泥潭,就有机会从防御转向反击,长沙会战正是这样的战略任务。

长沙在关键时刻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长沙常常成为战争背后的新中心

纵观长沙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即只要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争,长沙就会成为战争背后的新中心之一,大量的人力物力涌入城市,使其成为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抗日战争也不例外。北方和东方城市落入日本占领区后,国民党政府的人力物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避免战争和保存实力,长沙成为重要的枢纽。

据文史专家陈先枢老师介绍,抗战爆发前长沙城市发展规模较大。

30年代的长沙,满是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大大小小的店铺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商业中心从沿河各段向城市扩展,形成南北两大商业区。不仅经济飞速发展,人才也开始聚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长沙位于后方,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部分工商业户开始向内迁。长沙是主要的目的地和中转站之一,长沙人口从1934年的38万急剧增加到50多万。由于人口增加,北大、清华、南开迁至长沙,大批文化名人云集襄城。

就是这样一个繁华的长沙,1938年11月13日凌晨开始的大火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混乱失控导致的错误决策,使长沙成为“焦土抗战”中唯一一座几近毁灭的城市。

“一水一火”,国民党政府的“焦土抗战”政策是水火结合。黄河花园决堤,冲走了豫皖苏大片地区,而长沙的“闻喜大火”几乎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彻底摧毁。

李宗仁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早提出“焦土抗战”战略思想的人。他曾发表过《焦土抗战论》,正式提出了彻底抗日这一命题,随后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明确指出:“全国一致,决心不遗余力地流尽最后一滴血,甚至把全国变成焦土,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抗日战争”。

但是,真正让蒋介石下定决心烧长沙的,是军统的一份报告。

1938年10月13日,军委主席值班室第一任主任何耀祖和军统局副局长戴笠联名发电报给蒋介石,报告江西九江未能在沦陷前进行焦土作战,被日军取得大量物资;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政府严格执行焦土政策。但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武汉守备司令郭后悔擅自先行撤退,最后机场被日本利用。戴笠支持焦土的电报,终于使蒋介石排除了他的讨论,下定决心烧长沙古城。

当时,为了避免日军获取军用物资,政府规定焦土抗战的作战思想是,当敌人进入30里以内的郊区时,实行焦土,以为是主动防御。然而,钱新河距离长沙130多公里,错误的信息和恐慌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

在人心惶惶的时候,谣言四起,加剧了混乱。

张治中将火灾归咎于“误传谣言”。岳州没有放弃的时候,谣传岳州的情况不明,常德的交通已经被切断。当敌人在城陵矶登陆的消息被证实后,据说敌人两天内就可以到达长沙。12日晚,当战争发展到汨罗前线时,有人惊慌失措,以为“敌人的浅水战舰3小时内就能开到长沙河岸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失败主义的灵魂在起作用。战争局势的每一次变化总是带来新的普遍恐慌。

《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卫木分析指出:“国民党已经确定了焦土抗战的方针,提前做好了烧城的准备,而且烧城是随着中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也就是迟早的事。这就是火的必然性。”"但长沙大火在混乱中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

“闻喜大火”破坏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沙的文化积淀,地面文物几乎被破坏为零。长沙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两千多年来遗址相同的古城,在文化传承上一直中断,给历史研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人们流离失所,商业、政府机构和学术机构几乎被完全摧毁。但这只是大毁灭的开始。当时《中央日报》的社论说:“在长沙,物质和人力资源在过去30年里蓬勃发展。在中国的城市中,长沙是重中之重。百年创作,可惜。”

长沙之前没有因为焦土抗战政策而毁城,长沙之后也没有因为这个政策而毁城。长沙以一种悲壮的方式成为最后的受害者,长沙的大火几乎毫无意义,只有那种悲壮的痛苦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湖南是一道钢铁屏障,保卫陪都重庆

去过岳麓山的人,如果参观得足够仔细的话,就会看到在爱万亭后面的青峰峡小溪旁的山上挖了一个反///k0/]洞,旁边立着“九战区司令部临时指挥所”的石碑。当时九战区司令薛岳在这里指挥了几次长沙会战。

第九战区集中了国民军的精锐部队。他们为什么会站在长沙,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这要从日军的战略构想入手。在当时的形势下,东部沿海地区和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日军终于有机会实施中线战略,但这一次不再是削东西,而是南北贯通。这就是“玉香桂之战”的目的。“抗战最大战役”结束后,日军几乎彻底击溃国军,摧毁数十个机场,占领数百座城市,长沙沦陷。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几条主要交通线沿线展开了大规模攻势。当北方大部分沦陷时,南方的上海、南京、武汉等大都市陷入敌手,重庆成为大后方,湖南成为最后一道屏障。作为北接湖北、南接两广、西接重庆的交通枢纽,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湖南全境沦陷,重庆失去最后一道屏障,国民政府无路可逃。因此,湖南成为中日战略竞争的焦点,长沙是湖南的桥头堡。

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武汉会战失败后,湖南成为战略相持阶段中日实际接触线。长沙乃至湖南的军事地位迅速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程度。为了保卫西南,成立了湘北第九战区和鄂西第六战区,70多万精锐部队迎战占领武汉的日本华中派遣军第十一军30万部队。日军如果因为地形险峻,难以进攻而退回江西,攻下湖北宜昌后就无法再向西推进,于是就成了突围湖南,进入四川、广西的唯一路线选择。

九战区司令薛岳不肯从长沙撤军,与日军作战五年,期间长沙爆发了三次战役。九战区的坚持和六战区的围堵,使湖南成为顽强抗敌、保卫西南的铁幕屏障。

湖南抗战最终成为日本人的噩梦。从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最长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和日本在湖南已经进入了几年的战略僵局,战线参差不齐,在城市竞争中胜负难分。

抗日战争八年,中日22次大规模战役中有6次在湖南爆发。日军在湖南损失近21万人,湖南3000万人中有210万参军,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在几十万日军的进攻下,前后抵抗持续了六年,没有整体领土陷落,成为抗战中后期重要的牵制力量。

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湘西战役也发生在湖南,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开始。作为防御性的反攻,湖南再次显示了其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作者/记者常丽君

1.《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80周年丨大火为何烧的是长沙而不是别的城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80周年丨大火为何烧的是长沙而不是别的城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00094.html

上一篇

液晶原理 液晶屏(LCD)显示原理

下一篇

小伙欠银行999亿 原因是这样太吓人了

湖南户外 2018湖南秋季百公里举行 运动健康塑造“完美”体型

  • 湖南户外 2018湖南秋季百公里举行 运动健康塑造“完美”体型
  • 湖南户外 2018湖南秋季百公里举行 运动健康塑造“完美”体型
  • 湖南户外 2018湖南秋季百公里举行 运动健康塑造“完美”体型

上官剑南 衡山派、铁掌帮、丐帮,金庸笔下的湖南帮派恩仇录

  • 上官剑南 衡山派、铁掌帮、丐帮,金庸笔下的湖南帮派恩仇录
  • 上官剑南 衡山派、铁掌帮、丐帮,金庸笔下的湖南帮派恩仇录
  • 上官剑南 衡山派、铁掌帮、丐帮,金庸笔下的湖南帮派恩仇录

长沙十大黑楼盘 长沙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纳入“黑名单”

长沙市住建委执法局对324个项目进行了执法检查八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被列入“黑名单”今天,记者从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6月以来,长沙市发展改革、工商、房建等部门对房地产采取了联合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已派出执法人员1076人,8家违规开发企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6...

湖南新高考方案 定了!“3+1+2”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来了!(附最全解读)

湖南新高考方案 定了!“3+1+2”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来了!(附最全解读)

2019高考倒计时:45天 4月23日,期待已久的湖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终于落地。 2014年,上海、浙江进行了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进行第二批试点;2018年,教育部确定包括湖南在内的八省市为第三批高考综...

湖南高考改革新方案 定了!“3+1+2”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来了!(附最全解读)

湖南高考改革新方案 定了!“3+1+2”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来了!(附最全解读)

2019高考倒计时:45天 4月23日,期待已久的湖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终于落地。 2014年,上海、浙江进行了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进行第二批试点;2018年,教育部确定包括湖南在内的八省市为第三批高考综...

思远双N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 思远双N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 思远双N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 思远双N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友人说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 友人说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 友人说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 友人说 爱上长沙的N个表情 60余名国际友人,用不同语言向长沙深情告白
湖南高考改革 定了!“3+1+2”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来了!(附最全解读)

湖南高考改革 定了!“3+1+2”湖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来了!(附最全解读)

2019高考倒计时:45天 4月23日,期待已久的湖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终于落地。 2014年,上海、浙江进行了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进行第二批试点;2018年,教育部确定包括湖南在内的八省市为第三批高考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