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垂直地图》出版之前,该地图曾被许多单位用作科研地图。中国在开发北斗卫星系统时,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使用了这张地图。
美国在中国的方向是什么?东区?
错了,是北方。
中美之间隔着什么海洋?太平洋?
错了,北冰洋。
这是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给出的一个新答案,这个答案得到了中国军方的认可。
这两个长期存在于中国人印象中的常识性误区,很大程度上与中国长期使用的地图有关。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都是横版,所以从中国飞到美国好像真的需要穿越太平洋。其实一些参与军事科研的专家都有这样的误解。
郝摆脱这种误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画一张世界的纵向地图。近日,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了郝主编的《世界垂直地图》。
郝小光告诉初读记者,在《世界垂直地图》出版之前,这张地图实际上已经被许多单位用作国防研究的地图。中国军方在研制北斗卫星系统时,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使用了这张地图:一旦美国的导弹来袭,挂在太平洋上的卫星空肯定会比挂在北极附近的卫星更晚被看到。
与此同时出版的还有《世界垂直地图》和《中国垂直地图》。因为后者第一次在地图上完整地呈现了南海,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左下角画一个小方框来介绍南海,所以《中国垂直地图》吸引了更多的公众注意力。
但事实上,郝小光竖立世界地图的举动承载了更多微妙的情感。
世界垂直地图改变国家计划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2006年10月,在一次测绘行业学术年会上,一位演讲者上台介绍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研制的类似GPS的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郝向一读记者回忆说,当时专家表示,由于卫星发射和运行的成本,北斗二号更倾向于覆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优先考虑太平洋,卫星覆盖范围也将向东延伸到中国国界以外5000公里,因为这与“中美军事竞赛”有关。向北延伸仅覆盖中国领土的最北部。
郝小光当时就急了,他顾不上专家的面子。他站起来反驳。突然,全场鸦雀无声。
本次会议聚集了200多名该领域的专家,郝被安排在第四位发言。在等待演讲一个小时的同时,他临时修改了PPT,将演讲内容改为《北半球世界地图的军事意义》。“该计划严重忽视了北冰洋的重要性”,郝在专家报告后首先问小光,“美国在中国的北部,而不是东部”。
郝认为,北斗二号覆盖范围的决定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水平世界地图所显示的中美两国的地理位置。横向地图上,中美两国位于太平洋两岸,连接两国的最短路线应该是穿越太平洋。事实上,两国之间最短的路线是穿过北极。
所以郝的建议是北斗系统向北覆盖更大面积的信号,而不是在太平洋空挂更多的卫星。在传统的水平地图上,由于北半球被拉成一条细长的线,北极地区被切断,最短的线无法呈现在地图上。
郝编的《北半球世界地图》不像横图那样把地球切开一条线,而是以北纬15度为切线,投影在平面上的北冰洋完全保留下来。从地图上看,原本是世界边缘的北冰洋,变成了被欧美国家包围的“地中海”。
基于最短距离原则,这条航线很可能在战时作为导弹飞行航线。郝在论文中提到,北斗二号是在战时美军GPS系统在中国失效的情况下,用于我军战略武器的导航,因此北斗二号的覆盖范围向北扩展,关系到国家安全。
2013年4月,在郝首次提出北斗二号项目7年后,他收到了相关部门颁发的申请证书:“……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设计的“北行扩展问题”...为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随后,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我部根据这一意见,在全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的设计中实现了“北扩”。兹证明”。
地图背后的北极游戏
建议被采纳了,但是图片还是没有发表。另一方面,图中未显示,但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使用郝编辑的垂直地图。
郝告诉初读记者,地图本身涉及的人不多,也没有科研项目。前后制作两年(2000-2002),然后去北京“卖”。郝说,他十几年在北京跑了500多次,最紧凑的一次,一天跑两次。当领导要听郝的汇报时,他立即买了机票。汇报结束后,返回武汉的飞机刚刚降落,其他领导想听,他又飞了。
因此,许多重要的科研参与都是通过这些个性化的疯狂“促销”获得的。
“卖”的对象之一是原南极科考船号的船长袁。2004年,中国在第21次南极考察中首次将垂直图作为指示图,袁将世界垂直图带到南极。1997年,郝参加了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见到了当时在南极的袁。
竖式地图把原本不可解释的南极科研路线弄清楚了,横式世界地图上用一定的经线切割,于是横式地图上的南北两极在地图上变形了,地图上的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也拉伸变形了,原来绕南极的路线变成了8个大字。在世界垂直地图上,雪龙通过的主要港口在视觉上分布在路线上。
随后,国家海洋局基地调查处以此为内图,印了2000份。2006年,世界垂直地图也被国防科工委采用为军用地图。
由于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陆地和五分之四的国家位于北半球,这张地图特别适合显示国际航线。今年3月24日,中国海洋新闻在展示马航失联客机搜索路线示意图时,使用了郝绘制的《中国垂直地图》。
再比如,国航开通北京至纽约的北极航线时,穿越北冰洋的航线在传统世界地图上无法正确绘制,但在郝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用直线标出。各有关部门也采用了郝的地图。据估计,穿越太平洋的路线有1.9万公里;而穿越北冰洋,只有11000公里。距离8000公里。
还有一些组织提供他们的使用要求,比如国外的智囊团。20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正在撰写中国的北极战略评估。这个全球智囊团使用郝在报告中编制的地图来显示北极航道与中国之间的地理关系。为了获得使用地图的授权,他们主动联系了郝小光。
这也是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国对北极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除了军事地位,北极还拥有世界30%的天然气、19%的石油和9%的优质煤炭。此外,北极航道的发展将带来许多国际航线的变化。
国外的智库也想了解一下中国对北极圈的重视程度。事实上,2013年,中国被批准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其在北极的存在确实越来越强大。
地图出版中的“小动作”
《世界垂直地图》虽然从设计完成到现在十几年间已经广泛使用,但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出版。
2013年7月,当湖南地图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佘打电话给郝说要出版他的《世界垂直地图》时,郝还是一点都不相信。“本地出版社买得起吗?敢出门?”郝在电话里问。为了说服郝,她还在出版社前引了石坚的一个例子。2008年,湖南地图出版社编制了《中国海洋陆地知识地图集》。虽然这本书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外交部反复审核,一度被搁置,但两年后终于出版。
郝决定试试看。他与佘讨论采用“迂回”战术,首先以不涉及行政区划(如国界等)的地形图形式提交《垂直世界地图》报批。),然后争取《垂直世界地图》出版后的出版。
这时,一件大事发生了:三沙市建立后,中国政府于2013年推出了垂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首次以同样的比例尺展示南海诸岛,将中国的陆海疆域尽收眼底。为配合《中国垂直地图》的出版,2013年9月出版了《世界地形垂直地图》(原计划2014年1月出版)。郝小光感慨道:“我们在三沙市设了这个骑,不然就很难出来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主编单之蔷曾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地图一直都是水平的,容易让人产生“中国领土东西距离更长”的错觉。
单之蔷写道:“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在中国的水平地图上,南海诸岛蜷缩在右下角的小广场上,看起来像一幅画,比例只有主地图的一半。”他认为,自三沙市建立以来,很多人已经看到了《中国横向地图》的误导作用和局限性,把一个地级市单独放在地图的一角,多少有些“歧视”。
三沙市建立六个月后,政府终于公布了《中国垂直地图》。“从横到竖,南海诸岛终于走出小广场,与大陆相连。”
免费听
1.《竖版中国地图 一张竖版地图刷新人们的“世界观”,你的地理知识该更新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竖版中国地图 一张竖版地图刷新人们的“世界观”,你的地理知识该更新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6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