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各行各业先驱报
2016年6月17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图书馆,播音与主持专业大二学生提议与陈艾湄合影,陈艾湄却让学生即兴背诵。
1976年,陈艾湄在展览馆与“县亭宝宝”合影
□记者张宏伟文字/图
陈艾湄的丈夫李建民评论他的妻子:“一个不会做饭,另一个不会缝补衣服,他一整天都不碰他的家,也就是说,他有一张嘴。”
知道老公又在开玩笑,老公说的也没错,因为她从1976年开始在陕西展览馆做了40年的讲师,是《陕西新闻》《银幕与观众》《歌曲欣赏》《节目预告》《天气预报》《》等栏目的主持人。1996年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成为竞赛综艺类西北五省唯一的银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百强记者”称号;2004年6月,他被授予陕西电视台第一个最喜欢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称号...
退休时,他是一名广播教员。拥有广播电视台播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陈艾湄,至今还记得那些能背古调的专家当老师,用传统的背诵方式传播古诗词。
年长的乡村女孩被电视播音员录取了
1979年春夏之交是陈艾湄人生的转折点。26岁的她把婚期定在5月1日,4月29日去电视台报名。
在陈艾湄的记忆中,只要她一想起来,她就被她在广播电台的阿姨抱到麦克风前,她的歌随着扩音器向四面八方传播。
陈艾湄出生于山东青州,早年举家迁往陕西阎良。他的父亲曾是Xi西安任光医院的医生。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家人定居在谭佳公社包河大队,成为一名农民。他在社会教育中被指定为“错过的地主”。因为她的农民身份和地主成分,她进县广播站,进县秦剧团的希望一次次破灭。幸运的是,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富家子弟”,高中毕业后被临潼县生产资料公司招为副业,负责农资储存和播音室播音员,又因为临潼县被评为“农业大寨先进县”,进入省城进行宣传,之后被调到陕西展览馆担任讲解员。
陈艾湄仍然保留着一份1979年4月18日的《Xi日报》。以上陕西电视台的广告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36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工作前拉架货车,工作后住筒子楼,生活方式多种多样。”陈艾湄从不回避做一名农民。初入台湾时,她知道自己的缺点是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年龄偏大,没有文凭。她很清楚“道德有多高,有多大”,人生是一本无休无止的书。只有凭借勤奋和力量,我们才能在屏幕上看到差异。1984年,陕西电视台新闻节目由每周三次改为每天一次,播音员作为口头广播任务出现。陈艾湄成为陕西电视台第一位陕西新闻口头播报员。1985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编译与采访函授专业,获大专文凭。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叫她“梅尔”
1990年,它再次成为陈艾湄的转折点。作为新闻部的播音员,她还被任命为戏剧专栏《秦之声》的主持人。从此,她走出封闭的画室,进入三秦之地的千家万户。
20世纪90年代,陈艾湄在渭南农村受到大嫂的热烈欢迎。
1990年秋,纵队来到兴平县北五村。面对满是院子和屋顶下的人们,陈艾湄兴奋地说:“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句话‘我看见梁秋燕,三天没吃饭’。今天,梁秋燕和著名的秦腔演员李瑞芳来了。你愿意欢迎她唱一首梁秋燕吗?”李瑞芳接过话筒,对台下的村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梁秋燕有了接班人,那就是我们的主持人陈艾湄。每个人都请她扮演梁秋燕。我能唱二老婆吗?”观众中的明星齐声喊道:“好!”
陈艾湄说她“疯了”,人越多,越有活力。从那以后,不管你去哪个乡镇,哪个村,“秦之声”的锣鼓还没有开始敲,十里八村的村民就涌了进来。为了听一首秦腔古韵,为了看看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陈艾湄,她一出现就会被数百名村民包围。秦之声的剧团出去录制的时候,摄制组重点保护两个对象,一个是价值1000多万的电视转播车,一个是小巧玲珑的主持人陈艾湄。他多年来一直担任秦之声专栏的主持人,并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几乎所有的省、县和村庄。
两会上,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击鼓呐喊
早在2003年,陈艾湄成为CPPCC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后,就提交了《关于保护和抢救我省有影响的民间活态文化遗产的建议》,呼吁有效保护华阴皮影戏、富平阿公戏、商洛古画等地方剧种。当时“活文化”被官方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艾湄是第一个提出将秦腔引入校园的人。2005年,她在陕西省两会上提出“把秦腔引入校园”的提案,最终被采纳并备案。此后,她连续六年提出保护秦腔,加强秦腔文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作为“秦腔代言人”和“秦文化呐喊者”,陈艾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提议,更是她对秦腔无限热爱和多年梦想的结果。
给陈艾湄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两会上,她提出的《关于保护中国百年历史文化名城Xi·安·易俗社的建议》引起了文化艺术界人士的一致关注,有44位人士在建议上签名。午休时,她特意找到了会议组召集人陈先生。陈被这个提议深深打动:现在年轻一代越来越忘记秦腔,保护这种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刻不容缓。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在下午的小组讨论中,陈作了专题发言:“雄浑悲壮的秦腔,是壮阔黄土地的象征,是秦人的灵魂。"
陈艾湄似乎对易俗社有感觉。在2012年陕西省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陕西文化名人高培智故居保护性开发的建议》,呼吁“高培智故居不仅是关中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易俗精神的历史见证。”
几年后,对高培智故居的保护并没有多大改善,陈艾湄谈到了这里的荒凉景象。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新闻出版界的一员,陈艾湄以记者特有的视角和方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005年,陈艾湄建议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增加“农民工”代表,赋予他们政治权利,使这些代表能够直接反映数千万“农民工”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2010年,陈艾湄与11个CPPCC成员一起提议对运土车辆进行补救。提案中有7起疯狂运土车辆引发的重大事故:2008年7起,2009年6起,2010年1月3起。同时总结列举了其他省份管理运土车辆的先进方法,以供参考。
三个女人拍了一部电影《我们的易俗社》
2011年底,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权巧敏病重,陈艾湄去看望她。突然,她有了保留老人形象的想法。“他们就像是秦腔艺术的活化石,很多秦腔老艺人都八九十岁了,留下了他们的影像资料,也算是给秦腔的抢救保护留下了一些资料。”
第二年正好是易俗社建国一百周年,陈艾湄想为风俗改变一百周年献礼。她身边围着一个“被遗忘的朋友”,叫姚雅诗,是在央视浮动的导演,向《探索与发现》栏目宣称要拍一集《中国秦腔》,被批准了,他们策划了。在拍摄过程中,曾在媒体工作的许也加入了这个团队。后来,“中国秦腔”改名为“风俗的过去”,后来确定为“我们的易俗社”。
对于已过60岁的陈艾湄来说,此举完全是一种民间行为,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或资金来源。陈艾湄的真诚打动了一位企业家,答应给她5万元,但第一期只收到2万元。
2012年7月,陈艾湄和姚雅珍乘火车抵达武汉,寻找易俗社首次出省演出的故事,该演出在武汉三镇非常有名。就这样,三个女人沿着一百年前易俗社的足迹,重走“易关之路”,北至北京,南至武汉,西至兰州,东至上海,行程数万公里。采访了142名当年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以及证人和证人的后代。根据他们的评论,他们梳理了易俗社过去100年的历史,最后用了3700分钟的材料。
2013年9月15日,长达120分钟的纪录片《我们的易俗社》在央视歌剧频道播出,被观众誉为“陕西民间的纪念和致敬”
陈艾湄对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并不满意。当他们在易俗社寻找数千英里的脚印时,陈艾湄也收集了关于易俗社的文字和实物,其中许多都填充了易俗社空的历史数据。她的下一个愿望是将来建立易俗社博物馆,她将捐赠这些历史材料。
1.《陕西电视台主持人 大龄村姑考上了电视台播音员,后成为陕西最美女主持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陕西电视台主持人 大龄村姑考上了电视台播音员,后成为陕西最美女主持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47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