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 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 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课题2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 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 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 。2、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一一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 CuSO 4 + 5H2O === CuSO 4 5H2O 3、 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⑴ 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 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 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0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 C元素。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 C元素。⑶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 蒸气被点燃。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制成⑴观察蜡烛的颜色、乳白色固态圆柱状颜色:乳白色形态、形状状态:固态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为焰心、内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焰、外焰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先变黑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外层火焰在火焰中,1s后取出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⑴将蜡烛熄灭观察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 再汽化,而后燃烧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 原理:A、二氧化碳一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 供给呼吸。B、氧气一一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2、 结论:两多一少”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 少。即:A .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CO 2的含量高。B .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C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 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集气瓶中的水排岀,集气瓶内呼岀的气体大部分没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 取岀正放于桌上呼岀的是无色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大2.探究呼岀气体的性质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1.《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