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歇业即停业,是指公司因某种原因关闭。歇业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该企业应当依法停止其经营活动;二是该企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停止经营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期。

公司在成立之后一般就会开展经营活动,然而有的公司却在成立后并不开展经营活动,那么在达到一定期限后,我们就可以认为公司是歇业了。那么具体公司歇业是什么意思呢?我国法律上对此又是如何规定的?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

一、公司歇业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歇业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企业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满六个月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视同歇业。”这是我们找到的有关“歇业”概念的仅有一条法律规定。由此,我们认为“歇业”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对于“歇业”应掌握的条件应该是:一是该企业应当依法停止其经营活动;二是该企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停止经营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期。

歇业,即停业,指公司因某种原因关闭。

二、如何准确把握对企业法人“歇业”问题的认定

鉴于企业法人停止经营活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目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在执行实践中,为严格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条件,提高执行工作的效率,平等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认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形可视为“歇业”:企业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业后六个月内未从事经营活动;企业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至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全部或主要财产的措施或执行措施时,企业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是在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时,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

三、对于企业法人“歇业”时间的掌握

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法人“歇业”时间的掌握应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或执行过程中首先采取保全或执行措施时为准。鉴于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后至执行完毕时,可能时间较长,在此期间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按比例分配的申请人,故有必要明确界定“歇业”的基准时间。这一基准时间应以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的时间为准。即在此基准时间以前符合上述“歇业”标准的即可按比例分配,在此基准时间以后符合“歇业”标准的则不能按比例分配。

公司歇业说的简单点就是公司停业,意味着公司因为一些原因而关闭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关闭与公司注销并不能划等号,公司注销的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手续才行。如果你对于公司歇业还有更多的问题,保险期间还是一下律图的专业律师。有律师帮助你分析案情、提出建议,相信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延伸阅读:

公司歇业不注销有哪些法律后果

公司歇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公司歇业后诉讼问题应如何解决

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点击意见反馈提交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咨询TA

殷豪

近期帮助人数 3

1.《歇业是什么意思 公司歇业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歇业是什么意思 公司歇业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