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于《美国空军杂志》2007年7月号,原作者为克里斯托弗·j·鲍伊。鲍伊曾在兰德公司、航空空航天工业和美国空军事部门担任过许多职务。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他曾任美军空负责战略规划的副局长,后来又担任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综合系统部战略研究总监。这是他在“空陆军”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翻译中包含的图片已被修改,并引用了“包师语控制”网友在文章“说明北约与华约武装在德对抗情况”中的大量图片和文字说明。在此说明并表示感谢。

“一位顶级空中等实力分析师回顾了从未发生过的最大空战役。”

在欧洲的一个加固的飞机掩体中,空机组人员正在为1982年6月1日的演习准备一架F-15战斗机

背景概述

在我开车穿越德国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常会遇到被巨大的、伪装的和“加固的”飞机掩体所包围的废弃跑道。他们的混凝土墙和沉重的滑动门通常被漆成深绿色,以配合周围村庄的颜色。

后人可能会想:这些“文物”是如何散落在欧洲各地的?为什么他们分散在欧洲各地?建造这些设施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些众多的掩体容纳并保护了数千名漂亮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是驻扎在欧洲的美国空部队的战略核心。

一个北约增援的德国飞机掩体群

核能构成了美国威慑的支柱,但冷战的“热点”仍在欧洲,尤其是中欧。

苏联会因为某些原因进攻西欧一直是个谜。尽管如此,唯一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在东西德边境部署了强大的进攻力量,具有巨大的数量优势,并在不断提高战斗力。

美国空军队在20世纪80年代花了大量时间计划如何在中欧打一场战争,因为空的部队将在决定东西方冲突的结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1988年到1989年,我为兰德公司进行了一项秘密研究,题为“在北约战区建立不确定性”。这项研究后来被解密,本文介绍的一些材料来自这项研究。

80年代苏联在德国的集群示意图

北约试图通过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阻止华沙条约组织的攻击。如果威慑失败,则应尽力将冲突限制在靠近边境的地区,同时将冲突维持在仅使用常规武器的水平。北约保留“打核战争”的选项,这将使华沙条约组织在决策时面临更困难的局面,加强对华沙条约组织的威慑。

北约最关心的是东西德边境地区。

保持东德和西德边境地区的前景令人望而生畏。地面部队往往更愿意后撤,以便与空交换时间,但西德不能接受任何“允许苏军入侵其领土”的战略——无论距离有多近。

冷战时期北约的防御态势图。北约的防御特点是将西德的防御区分成几个部分,交给不同的盟军进行防御。这种部署模式也被称为“层饼”。从上图可以看出北约盟国防御区的划分以及从北向南的军事部署

许多当代的计算机作战模拟都是基于一个度量标准,这个标准以“丢失或收复的盟军领土的数量”为主要目标。战略家们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战略和力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美国第7集团军预计将遭遇的进攻方向示意图

面对纯粹数量优势的脆弱性

沿边界部署的北约部队作战深度很小,特别是1966年法国从盟军军事指挥部撤出后。东西德边界到比利时、荷兰、英吉利海峡的最短距离只有350英里左右。

华月军队梯队前线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安特卫普,目的是防止美国援军从海上登陆

虽然北约的地面部队在质量和能力上被认为优于华约部队,但他们仍然容易受到苏联和东方可以投入的大量地面部队的攻击。按照苏联的军事主义,在冲突中,一波又一波的装甲梯队会穿越东欧进入战场,利用敌人防线的弱点进行突破,粉碎北约的防御。

41吨的苏联T-72主战坦克及其乘员出现在1985年的阅兵式上。北约部队当时面临着大量这种坦克的威胁

为了帮助北约盟国“纠正”这种地面部队的不平衡,美国在西欧预设了大量的装备和战争物资。商业运输机也将进入兵役飞行,以完成官兵与其军事装备的“对接”。北约指挥官计划在第一周内以三个师的兵力加强前线部队,一周后以一个师的兵力加强前线部队。

空陆军是战略意义上最敏捷的军种。在最初的关键几周,空中部队将成为提供额外火力支援的主力部队。北约盟军空的首要目标是获得控制权空,以便各种军用和民用运输机向战区派遣增援部队。

掌握了控制权空还可以让空机组改变作战中任务灵活的战斗机部队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发动地面攻击,就是“钝化”苏军装甲矛头,阻止敌人向前方移动。此外,如果北约选择将战争升级,其在空的部分部队可能会被保留用于核打击。

橙色表示富尔达地区的公路线。这个地区有许多山林,但不是很宽。我们可以看到图林根州和莱茵河之间的距离很近。如果苏联、华沙条约组织和北约之间爆发战争,那么该地区最有可能受到苏联和东方势力的攻击

相反,苏联和华约国家“空集团军群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攻击机场、雷达站和导弹基地,使北约无法获得空控制权,击落北约反空战斗机和预警机。通过阻挡北约的控制权之战空,华约地面部队可以用他们更大的装甲部队来碾压数量上劣势的北约地面部队,一路推到英吉利海峡。

80年代,北约盟国空部队在中欧部署了约115个战斗机中队,共约2000架战斗机。美国陆军将增援大约20个中队,包括700架战斗机。这些飞机大多部署在中欧和英国。相比之下,今天驻扎在欧洲的美军空只维持了不到200架战斗机和攻击机的舰队。

北约在中欧的部队分为两个“盟军战术空军”,成立于1952年,分别部署在西德的北半部。

英国皇家空陆军负责第二联合战术空军事航空空小组,该小组通常由英国空陆军指挥。第二联合战术空陆军航空兵空小组包括荷兰皇家陆军空、比利时陆军空和一些德国陆军空,加上在这一战术中部署的部队空陆军航空兵空相反,第四联合战术空陆军空小组由美国空陆军、加拿大空陆军和德国空陆军组成

英国皇家陆军第二联合战术空军用航空空队徽章空

第四联合战术空军用航空空队徽章

将空域分为两个区域对于慢速地面操作可能有意义,但对于空中的操作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两个联合战术空航空兵空小队之间就有这样的差距,但是一个高级指挥官称之为“砖墙”。

许多北约指挥官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华沙条约组织的空部队可能会沿着这个缺口闯入,给北约制造混乱。北约的战争策划者也认为,第二联合战术空军事航空空分队驻扎的地区将遭受华约部队最猛烈的攻击,因为本部所在的平坦平原地形非常适合装甲作战。而试图将第四联合战术空陆军航空兵空队的兵力引入第二联合战术空陆军航空兵空队所在的区域,则被认为更加困难,这是由两个总部之间的“隐形线”造成的。

另外还有部队不平衡的问题。美军空陆军的F-15战斗机,预定加强中欧,专门分配到第二联合战术空陆军航空兵空队。同时,在第二联合战术空军事航空空小组内,这些F-15集中在荷兰。

在1987年举行的“红星87”演习中,一架F-15C战斗机和一架F-15D战斗机正准备从西德的比特堡军事基地起飞

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在整个地区建立单一的战术空军航空联合团队,由一名指挥官指挥,但这与多兵种合作、联盟政治相悖。美国人对空部队指挥组织分离的关注导致了协调组织的建立,但真正的指挥权仍然局限在各个战术空军事和航空空团队内部。结果就是这个危险的裂缝一直存在,毫无疑问会被对手利用。

“砖墙”两边的部队在军事法规上也有差异。英国空空军认为,在战争初期,通信渠道很快就会中断,各空军事基地将不得不独立运作。飞机将不得不依靠低空空飞行来避开对手的防御空火力,减少损失。因此,第二联合战术空军事航空空小组认为,应采用更分散的部署模式,并采用仅需要最低限度协调的作战风格。

鉴于美军空部队在越南的经历,第四联合战术空军用航空空团队的概念就不一样了。越南高射炮对低空作战的战斗机空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导致美军强调在中等高度的突防,但不幸在这个高度遭遇了地对地空导弹。所以美军空陆军在综合预防空压制的基础上进行作战行动,相应的第四联合战术空陆军航空兵空团队更强调集中与协调。

寻找正确的作战方法——无论是低空飞行空还是中高空飞行对抗空压制——在西欧北约盟国飞行员中引起了无休止的争吵。

被动和主动

华沙条约组织旨在全心全意地削弱北约盟国的实力。为了遏制华沙条约组织在这方面的行动,北约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战略——采取被动和主动防御措施。被动防御措施包括降低北约空军事基地受到攻击时的脆弱性。在1967年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队通过一次良好的协同进攻,在地面上消灭了阿拉伯空军队。之后,北约军队决定“加固”他们的机场——混凝土比飞机便宜得多。

在1967年爆发的“六日战争”中,埃及米格-21战斗机在地面上被以色列军队摧毁

这一努力的步伐一直落后于预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约空部队在欧洲数十个机场修建了大量飞机掩体。北约盟国增加了滑行道和起降跑道的数量,用伪装涂料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见度”,为空地勤人员建造了掩体,并购买了快速跑道维护设备。

北约战争策划者担心苏联会用战术弹道导弹把他们的反空飞机“钉”在地上,然后苏联会出动一波攻击机对机场造成更大的破坏。其他威胁包括化学袭击和苏联特种部队。北约认为,苏联特种部队会在华约袭击前潜入,制造混乱,袭击机场关键设施。

北约对苏联远程打击模式、战役机动集群、特种部队渗透作战的估计。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在许多关于苏联军队的专著中都提到过,比如FM 100 2-1

北约盟国在空的兵力损失被认为是一个无休止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北约试图增加紧急情况下可用作机场的着陆点数量。每个成员国都在所谓的“协同作战基地”中为美国空陆军的飞机分配了空个停放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机场增加了飞机掩体等被动防御设施。

冷战期间,美军空每年都进行所谓的“快速反应堆”演习,目的是让美军中队熟悉战时要部署的地方。例如,来自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事基地的F-15C将飞往荷兰的苏斯特·伯杰空军事基地,而来自北卡罗来纳州西摩·约翰逊空军事基地的新型F-15E攻击鹰战斗轰炸机将使用德国拉赫尔/战斗机的拦截下将遭受重大损失。

在如此巨大的损失下,华沙条约组织的作战行动无法持续多日。毫无疑问,北约国家的空部队也会遭受损失,但损失不会像中国预计的那样严重。北约很可能很快就会获得控制权空。

一些敌机会成功的穿透和空攻击北约的空军事基地,苏联弹道导弹攻击也会如此,结果确实会很严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昵称为“咸Demo”的演习中,美军空试图模拟各种打击对其空军事基地的影响,但结果毕竟是“预先写好的”和“人为的”。真正的伤害永远不会真正计算出来。另外,五角大楼一直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增援空军事基地,以保证这些基地在战时不会瘫痪。

由华月装备的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于1989年执行训练任务。这种模式将在战争期间对北约机场发动猛烈攻击

虽然敌人的进攻一定会在一段时间内打乱北约在多个地点的作战行动,但即使华约竭尽全力,也不能完全削弱北约在空开展行动的能力。就此而言,北约部队的空中间指挥官将专注于进攻行动。北约的战争策划者最初将目标定在华约机场和国防空部队,这被称为“进攻空中型反击任务”。任务的目标是夺取控制权空。北约指挥官将不得不判断需要多少军队来击败这些目标,以及有多少敌人的地面部队成为目标。

作战行动涉及地面目标时,指挥官的相关决策会因为空攻击深度的距离问题而变得更加复杂:北约的空中型部队是否应该中断敌军向战区纵深逼近?还是边境地区附近与北约地面部队作战的华约部队应该受到攻击?部队的实际分配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约地面部队能否承受华约的初期冲击。

北约-华约部队设想的最危险的钳击包围模式之一是从最脆弱的德奥边境、比利时和荷兰军事防御区进行大规模突破,然后同时包围两个北约集团军群。但问题是,苏联中央集群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是否有实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渗透,是相当值得怀疑的,特别是在冷战后期,已经很难应付美国第7军和西德第2军了。即使苏军南方集群和匈牙利人民军能够成功“稳定”奥地利,这样的远距离围剿能否安全实现,仍然不得而知。

根据我们从后期战争中学到的经验,人们将不得不质疑北约空对机场的袭击和对华约装甲部队的袭击的实际效果。比如在海湾战争中,真正能引起空攻击的飞机是F-117隐形战斗机和F-111战斗轰炸机投掷精确制导武器。遗憾的是,当时在欧洲的美军空作战部队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投掷精确制导炸弹,而其他北约盟国空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更少了。

困境

近距离投送是用非制导武器可靠打击目标的唯一途径,战争毁伤率无疑会高得惊人。如果试图靠近敌人,北约部队会失去飞机;但是,如果你试图在防御区外发射,战斗机的战斗力就会下降。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困境。

西方盟国的空攻击仍将瓦解后续苏联装甲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战期间的战斗到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发现被空攻击的装甲部队战斗力会严重退化。实际坦克损失可能不会很高,但是恐惧、道路拥堵、分散寻找掩护等造成的混乱会严重影响装甲部队的作战进度,打击士气。

分步骤输入苏军示意图。第二梯队会通过第一梯队的“缺口”,或者从侧翼迂回以避免在路上与第一梯队的部队拥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军方开始升级其作战理念和实力,以改变中欧的常规力量平衡。装备有E-8“联合之星”战场监视器的机载雷达可以在华沙条约组织的纵深区域定位和扫描敌人的特征。然后,北约指挥官可以部署远程火力,如导弹系统和配备精确制导武器的战斗机,来攻击关键地点。通过在空的冲击中中断华约装甲编队,可以缓解北约地面部队的压力,从而使盟军能够守卫边境。

E-8“联合之星”战场侦察机,被称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波音-707客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它可以探测、定位和分类防御区外敌方的地面运动目标,并通过保密数据网络向美国及其盟国的空陆军和陆军指挥所传输实时信息。

最后,如果北约军队守卫前线——或者最小化华沙条约组织取得的突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接下来会怎么做?不知道。我们的部队永远经受不住苏联后续行动的考验。

从以上对空战役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教训:

首先,获得控制权空是任何战略在战区冲突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控制权空,北约就会被打败,因为到时候空中的部队是无法投入战场与华约装甲部队抗衡的。未来任何意外情况也是如此。

其次,现代空中国军事力量是美国军事力量中最具战略性和灵活性的组成部分,也是唯一能够快速从美国行进到战区的武装力量。美军空陆军原计划部署25个战斗机联队,但其空部队只能同时向战区派出3个美军师。一旦进入战区,这些飞机也可以迅速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美军空陆军空运输部队和文职后备舰队也将为陆军提供一定的战略灵活性。

在80年代后期德国和德国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注意到美国第三集团军是坐飞机到达的,法国第二集团军是预先部署在西德的。法国虽然不是北约国家,但原则上还是会参与保卫西德的行动

最后,空中的强度可以提供很大的任务灵活性。相当数量的北约战机可以从防御空任务转换为地面攻击任务、核打击任务,或者回国,视情况而定。

对所有人来说幸运的是,北约盟国再也经不起这样的考验,但如果战争爆发,北约获胜的可能性会比以往更大,甚至更大。

1.《北约 空战史诗:北约空军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约 空战史诗:北约空军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71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