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司法考试网为您整理提供了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重点考点: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关于民事纠纷我们都不陌生,关于民事纠纷包含了多少重点考点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那么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相关的知识点你记住了多少?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产生于民事行为,包括合法与不合法,由此便引申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含义: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围绕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发生的纠纷

   特征:1. 产生于平等主体之间

  2. 围绕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而发生

  3. 适用民事实体法解决

  4. 属于私权性质的纠纷

  Ÿ 小女孩们受到小男孩们的骚扰,前者以小石头还击之,后者受到伤害,眼睛伤势严重。

  Ÿ 问:这是否民事纠纷?

  Ÿ 答:这是一般的民事纠纷,对纠纷性质的正确认识与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具重要意义。

 

 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和解:建立于交涉、谈判的基础之上

  1. 含义:纠纷当事人通过协商,互相作出让步,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2. 优点:1) 最为经济的解决纠纷方式

  2) 自愿达成,有利于协议的履行

  3. 缺点:1) 一方不愿意时无从进行

  2) 可能对弱势方不利

  3) 履行缺乏保障

  Ÿ 考虑到经济性原则、便利原则,一般会将谈判作为第一步。

  Ÿ ADR——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

  1) 谈判双方掌握有最大的主动权

  2) 但双方的主动性会影响到纠纷解决进程

   调解

  1. 含义:由第三者出面,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用一定的法律规范或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2. 种类:

  1) 人民调解:当事人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合同效力,不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

  2) 行政机关的调解:行政机关,无法律拘束力,不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

  3) 基层人民政府调解:当事人必须执行,有异议则提起诉讼

  4) 仲裁机构的调解:与裁决书有同等法律效力,可申请强制执行

  5) 其他调解: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律师等,不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

   仲裁

  1. 含义:指当事人双方依书面协议的方式,自愿将纠纷交给第三者,由其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制度。

  2. 性质:半自愿,半强制的方式。仲裁协议的达成体现了自愿,仲裁机构有权对纠纷审理并作出裁决则体现了强制性。

  3. 条件:一致的、明确的书面协议。选择仲裁则意味着放弃诉讼,达成了仲裁协议则 排除了法院的管辖。

  Ÿ 与调解一样,仲裁也是引入第三者,但不同的是给予调解人对事实的决定权。仲裁具有民间性,是准司法性质机构。

   民事诉讼:国家公权力的介入

  1. 含义: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 民诉中以提起诉讼者为原告,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一旦启动,对另一方具有强制力。

  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的含义:能够指导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它规定在民在民诉法中,或者对诉讼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或者只对诉讼的某个阶段起指导作用。

  二、种类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1. 含义: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2. 内容:1)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2)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3. 该原则的适用:

  1) 诉讼法通过诉讼程序的设置使该原则具体化

1.《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重点考点: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重点考点: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4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