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笑1,50步,100步
作战时后退50步的人嘲笑后退100步的人。比喻自己和别人有一样的缺点。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很轻,但不自觉地嘲笑别人。是你。
【原文】“填鼓,顶刀片,丢下机甲艺兵离开,白步后停止,或者50步后停止。用五十步笑百步怎么样?单击
2、寡妇打不过大众。
[说明]寡妇:少;敌人:抵抗;大家:很多。人少的人阻止不了人多的事。
[原文]“寡妇不能对抗大众。”
3、行李箱锅浆[说明]食物:食物;纸浆:汤。百姓们做饭,用水壶盛汤,欢迎他们爱的军队。描述军队受到公众热烈支持和欢迎的情况。
【原文】“为了迎接王师,吃水壶。”
4、明察秋毫
【说明】明察:看清楚。秋毫:秋鸟兽的新长发。原型人的眼神很灵敏,什么小东西都能看得清楚。以后多描写人能洞察事理。
[原文]“足以观察秋天的结束,但看不到工资,王虚的和平吗?”
5、君子远厨
君主把厨房放在较远的地方,有血气的都不直接杀,这就是道理。
[原文]“是用君子远离厨师。”
6、边树追求鱼
【说明】软木:爬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原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用油烟木救鱼。”
7、带头看着
【说明】善道: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眺。描述殷切的愿望。
【原文】“如果有人不喜欢杀人,天下的老百姓都领着看。”
8、为了超过北海,戴着泰山
[说明]绑架:绑架、回形针;超级:超越,超越。挟泰山穿越渤海。比喻绝对做不到的事。
【原文】“挟泰山超过北海,语言人说:‘我不能。真心做不到。”。
来自《孟子.梁惠王下》
9、与人一起享受
【说明】本指实行王毅仁政,与百姓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快乐。后者是指领导与群众一起玩耍,分享幸福。
【原文】“这位王思猎在这里,老百姓听到了王查玛的声音,看到了乌秋的美丽,高兴地喜形于色,说:‘我们王绪很少生病,为什么还能下地打猎呢?”。没有别的,和百姓一起快乐。”。”
10、首尔站
[说明]呃:你;反对:通过“返回”回来。初衷是你怎样才能得到什么结果。现在是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矛盾。
[原文]“出乎意料的人,反而是首尔人。”。)
11、水深火热
老百姓遭受的灾难像水一样越来越深,像火一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度痛苦。
[原文] 《孟子?梁惠王下》
(12)、为他考虑左右。
[说明]看着两边的人说不同的话。无话可形容,故意避开本题,换句话说搪塞过去。
[原文]”说:“在你的环境内不治是怎么样的?王九左右说他。”。
13)、快乐在天下,忧虑在天下
[说明]和天下的人一起分担忧愁和快乐,这样还不能让天下服从他,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莎士比亚)。
【原文】“快乐在天下,忧虑在天下,但不是国王,还没有。(幸福谚语。)
来自《孟子.告子上》
14、杯水车薪
[说明]用一杯水救一辆着火的柴火。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原文]“今天作为人,仍然有一杯水救一辆车的火。”
15、私生义气
[说明]假设:放弃;生:生命醉:醉定义:定义。为了正义而抛弃生命。指为正义牺牲生命。
【原文】“生也是我想要的,意图,我想要的。不能同时拥有两者,也有舍命取义的人。”
16、风暴热感冒
【说明】这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但在阳光下结冰十天也不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时勤奋,有时懒惰,没有恒心。
【原文】“天下有容易出生的,但一天也很暴力,十天很冷,没有人能活下去。(莎士比亚。)
/>17、专心致志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原文】“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出自《孟子.告子下》
18、敬老慈幼
【解释】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现在演变为“敬老爱幼”
【原文】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出自《孟子.离娄上》
19、不虞之誉
【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原文】"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出自《孟子.离娄下》
20、好为人师
【解释】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原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1、左右逢源
【解释】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原文】“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22、不为己甚
【解释】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原文】"仲尼不为已甚者。"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23、绝长补短
【解释】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演变到现在就是“取长补短”
【原文】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23、为富不仁
【解释】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原文】“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
【解释】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之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之改变志向,有权威也不能使之屈服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6、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解释】媒:男方的媒人;妁:女方的媒人。媒妁:婚姻介绍者(媒人)。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原文】“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27、乱臣贼子
【解释】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原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出自《孟子.尽心上》
28、独善其身
【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9、不言而喻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原文】“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0、仁民爱物
【解释】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原文】“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31、习焉不察
【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原文】“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2、登泰山而小天下
【解释】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原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下》
3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解释】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 “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既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原文】《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35、同流合污
【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原文】“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36、言近旨远
【解释】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原文】“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37、茅塞顿开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原文】“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38、返求诸己
【解释】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原文】“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39、解民倒悬
【解释】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危急。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原文】《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40、具体而微
【解释】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原文】“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41、事半功倍
【解释】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原文】“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42、心悦诚服
【解释】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原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3、与人为善
【解释】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原文】“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4、出类拔萃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原文】“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4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6、此一时,彼一时
【解释】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原文】“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出自《孟子.万章上》
47、自怨自艾
【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原文】“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出自《孟子.万章下》
48、先知先觉
【解释】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原文】“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49、却之不恭
【解释】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原文】“却之却之为不恭。”
50、知人论世
【解释】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原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1.《【宾退录名言】《孟子》里的格言、警句、成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宾退录名言】《孟子》里的格言、警句、成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3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