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初中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他是如何用英语故事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

今年8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在上海翻译出版社发行。这是国内第一个用英语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读本,从浩瀚的中国文化题材中选出最具代表性、最典型、最有趣的故事,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这本书后面有什么故事?上海翻译出版社的编辑给了我们答案。

目前,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如何更好地走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的编写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

说到丛书,应该提到这本书的主编张子川。他是国内资深英语记者、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的特殊津贴。从1980年开始参与创立《中国日报》,担任《中国日报社》常务副总裁,从那时起一直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主持《北京周末报》 《上海英文星报》创立的都是第一任主编。1996-2011年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创立《上海日报》公司,担任主编至2013年。现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东方翻译》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媒体学院客座教授等。张子荣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先驱之一,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张姿态

通俗易懂,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传统文化

章告诉白道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一书的创作可以追溯到1993年前。当时张子荣在《中国日报》担任记者和编辑,每天报道中国,向外界介绍中国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国外的普通大众大致了解中国的功夫电影、长城、兵马俑等象征和概念,对真正的中国知之甚少,但又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但是当时没有太多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书,所以他想开始这项工作。

1993年,张子荣开始用英语创作《中国成语故事》,选择了约100个故事,由北京外语出版社出版。结果,这本书反应很好,多次重版,并被翻译成德语等其他欧洲语言。但是由于工作关系,张子荣从北京调到上海,暂时忙于准备英语日报《上海日报》的出版,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暂时搁置。

但是张子荣没有忘记这件事。2008年张子荣在《上海日报》开设专栏,每周系统地介绍中国神话故事、历史著作、历史人物、建筑、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岁月的累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具备了早期雏形。

要知道,在传播传统文化时直译的话,外国读者学术性和理论性太强,不容易看到。张子荣认为,东西古今、男女老少都喜欢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初,张子荣在《中国日报》上写了硬新闻发端。随着英语写作的积累,他觉得自己更热衷于有故事、有温度的特写。因此,在后来传统文化普及写作的过程中,他继承了当年的传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包含了探讨人类起源和信仰的神话故事、汇集古人智慧和谋略的《三十六计》、凝练的文明历史著述、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浓缩汉语精华的成语故事、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画、巧妙夺天的古建筑等数百个故事。

目前该系列共出版《中国神话故事与三十六计》 《中国历史著述》 《中国成语故事》 《中国历代著名绘画作品鉴赏》 《中国历史人物》 《中国古建筑及其故事》 5本。《本草纲目》将于年底前出版。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数不胜数,张子荣是如何在这里做出选择的?他告诉我们,他选择的作品和故事都对中国一代影响最大,对中国人的思维影响最大。例如,在古代著作的选择中,深《黄帝内经》 《易经》 《山海经》 《三字经》,他选择了特别容易理解的010-3000330

融会贯通,在中西方语境中找到平衡点

随着中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如何更好地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中国文化最大的障碍是中西语言语境的差异和民众的参与度不高。在——年以前出版的中国传统古典翻译作品或西方学者写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著作中,大部分只注重文本的表达方式。无视中西方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和细节,没有考虑文化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

与过去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相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有两个主要特点。一个是不使用专门术语,面向外国大众读者普及中国文化知识。第二种是直接用英语写的,使用英语思维摆脱了翻译的束缚。

rc="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BYtonCIQkK6rl?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2" width="200" height="14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张慈贇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具有多年英文媒体工作经验的张慈贇认为,面向外国读者,语言、题材、角度都要大众化。因此他采取新闻体短小精悍的形式和简洁通俗的语言来呈现,一是欲以简纯笔力达到篇幅的一致,易于在读者心中引起回响;二是希望能够赋予历来以精深复杂之面貌示人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亲和外表,使之既涵智慧,而又不失趣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新闻学时,老师的一句话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一张报纸无论写多复杂、多伟大的题目,也要让七年级的学生看得懂。”张慈贇指出,大众传播的要领是题材要有吸引力,语言要通俗易懂。这样的英文写作风格正是在这套书里所使用的,他未来也将一直坚持下去。

同时,在直接用英文撰写这套书的过程中,张慈贇总能恰如其分在微妙的中西方语境中找到平衡点:从重要性的角度上将《清明上河图》比作《蒙娜丽莎》的中国翻版、将“覆水难收”比作英文的谚语“无需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将“掩耳盗铃”比作国外的鸵鸟政策……这些颇具新意的对比看似相距甚远,实则为不同文化下的读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让人在会心一笑之后又回味无穷。

而涉及到对《诗经》、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体形式的叙述时,张慈贇摈弃了繁琐的理论和框架,通过翻译转换与解释,以简洁地道的英文娓娓道来,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文化的新视角,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意愿。

“窗”不封顶,面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这套书面向的是哪些读者呢?张慈贇认为主要读者有三类:第一类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读者——书里的故事精短,每个故事的单词在800到1000左右,适合这些读者们进行线上的数字媒体阅读和线下阅读;第二类是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华人孩子;第三类则是从事外事交流的同行。

在这六册书中,张慈贇将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人物概括成可读性强的故事,其中囊括了探究人类起源和信仰的神话故事、集合古人智慧与谋略的“三十六计”、凝结璀璨文明的历史著述、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浓缩汉语精华的成语故事、意蕴悠长的中国画以及巧夺天工的古代建筑。该系列内容通俗易懂,语言朴实流畅,用词准确地道,文章一气呵成。为了更形象地展示人物和情节,上海译文出版社特邀设计师为每一篇文章绘制了插画,既生动活泼,又不失传统特色。

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的责任编辑陆亚平介绍,这套书最初的设计理念和最终呈现的形式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最初,她想以中国传统的经典32K线装本形式进行整体排版设计,但是由于第一本书里有很多中国画的长卷图,在细长开本里很难完整地将它们呈现出来。因此,她请了专门的设计师设计了类似正方形的24K开本。另外,因为这套书里的不少图画需要跨页显示,为了方便读者阅览,她最终选用了可直接将书摊平的裸脊装帧。

“在最早的开本设计中,这套书里采用了一些简笔画插画,后来换了24K开本后,大家又觉得设计风格不再适合,因此从网上海选插画师。最终选择的两位插画师分别是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朱晨蕾,以及独立设计师李超全。一看到他们的作品,真的是耳目一新,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学的底蕴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全部融合在一起,跟这套书要呈现的宗旨非常相似。”陆亚平谈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的封面设计也经历了多次修改:刚开始是比较沉着、有历史沉重感的烫金、烫银封面;之后张慈贇提出可以稍微活泼些,就将油画和中国水墨画结合在了一起;最后,美术编辑提出要用镂空的设计,把窗花的元素放进封面中。这样一来,第一能将里面美轮美奂的插画呈现给读者,另外,这扇看似“窗户”的设计形成了一个寓意——打开窗户向全世界介绍我们中国文化。

1921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念;2001年前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国家文化方针,并且在“十八大”之后将文化立国上升到国家战略——文化自信的层面,同时国家对出版行业给出了相对较大的支持力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这套书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和上海市出版专项资金的资助,从这个角度上看,上海译文出版社能出版这套丛书也是在响应和落实国家的宏观政策。

“作为国内知名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肩负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介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打造更多的文化产品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争夺世界话语权的责任。我个人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也是作者、读者包括我们出版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张慈赟老师有决心写下去,我们就有决心做下去,写多少我们做多少。”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亚军如是说。

(责编:肖歌)

1.《【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他是如何用英语故事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他是如何用英语故事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37369.html

上一篇

【画饼充饥儿童成语故事视频】睡觉前的故事,用图画的年糕充饥

下一篇

【风雨同舟成语故事40字】两个成语故事:解释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原因,受益终生。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外国人设计的超酷的英语教材,竟然使用地道的中国故事。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外国人设计的超酷的英语教材,竟然使用地道的中国故事。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相关介绍,虽然是新答案,但它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家长对孩子们学习英语的重视。 看原版书,听英文歌,过圣诞节,甚至送孩子们去海外参加夏令营。可以说,为了创造纯英语环境,中国家长正在不遗余力地享受。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语...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赵三毛寺,牛郎织女,你能用地道的英语讲中国传统故事吗?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赵三毛寺,牛郎织女,你能用地道的英语讲中国传统故事吗?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相关介绍,赵三毛寺,牛郎织女,和谐者,春节的由来。这个耳熟的中国传统成语,故事该怎么用英语说? 美丽的中国故事也是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像《功夫熊猫》 《花木兰》这样的中国故事,似乎是好莱坞的重演,不仅受到欧美...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历史习语故事经典翻译——英文:希望梅花饥渴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历史习语故事经典翻译——英文:希望梅花饥渴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相关介绍,quench one ' s thirst by looking at plums(希望解渴) among the outstanding figures of Chinese history...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历史习语故事的经典翻译——英语: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历史习语故事的经典翻译——英语: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英文版图文相关介绍,His spear against his shield(自相矛盾) a man of the state of Chu had a spear and a shield for sale . 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