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专栏]
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班级
原创作家|沧海(天津五中)
今天能和大家分享我带领班级的经验、一些感悟,我非常感激。(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课堂名言)如果其中的一句话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我将更加荣幸。
第一,培养自己,培养人。
作为班主任,我们用什么方式管理班级,我们班会怎么样,首先由我们的人决定。
战国时期,楚庄王对简说:“该如何治理国家?”问。“Janho回答说。”我知道自己修养的道理,但不理解治国的道理。(莎士比亚。)“楚庄王说:“我可以成为供奉宗庙社稷的人,我想学习如何维持它。”詹姆斯这样回答。”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国家反而混乱的事,身心烦乱,能治理好国家的事。(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健康》)所以从根本上说,对自己来说,不敢用话来回答你。“酋长王说得好。”单击
治理国家是这样,引进班级也是这样。自己的修养决定了做事的方式和结果。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什么修养?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生学生的气。特别是对待学生像孩子一样,把工作作为事业的班主任们更要修炼这一点。(莎士比亚)。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整天和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在面对个别学生难以忍受的言行时,有时会发火。任何班主任都知道生气是没有用的,甚至事与愿违,两人都会受伤,但是到时候就忍不住想生学生的气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糟糕的情况呢?从我的工作体验来看,如果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我们就能改变总是想生学生气的情况。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素质教育强调“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尊重所有学生。“所有的学生”包括不听话的学生、给我们脸上抹黑的学生,甚至冒犯了我们、伤害了我们的学生。而且“尊重”首先是允许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让这个学生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样。
学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他像成年人一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正视和接受这种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学生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要理解学生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努力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我们树立这种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就可以减少思想上对学生生气的想法。
2.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遵守爱国法、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教育、师资、终身学习”。如果我们能用这六条准则来警惕自己,那么对学生发火的想法也会减少。(约翰f肯尼迪,教育)心里想到“学生爱”,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需要、爱好、创造、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心里想着“师表”,就能包容学生因无知和冲动而犯下的过失。
有人说,看别人不顺眼是缺乏自我修养。“的确,高尚的师德需要我们坚持修炼。当我们修炼到能够包容所有事情的不快,专注于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名利的时候,我们不会对学生生气。当我们能用同情来看待学生的过去,用宽恕来看待学生的现在,用希望的心来看待学生的未来时,就不会对学生生气。(原谅莎士比亚)。
3.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有一句话:“人往往会对自己特别在乎的人或对自己没有把握赢的人生气。”老师总是想生学生的气,这也符合这个规律。一方面是“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是“城竹在胸”。最后只能生气。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技能,即使面对再棘手的问题,也能自信从容地解决,自然不想生学生的气。
在课堂上认真备课,研究学习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音乐学,学习。
在教育中探索治班方略,总结育人技巧,能够借教学情景解治班难题,化突发事件为育人契机。这样班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品德方面能够引起老师生气的现象都会减少。4.调整控制情绪
也许无论怎样修炼,作为普通人的老师总还是有脾气上来的时候。想发脾气是本能,控制住脾气则是能力。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老师来说尤为必要。
因为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或者一些家庭琐事,早上上班的时候感觉自己心情不好,那么走进教室之前,在办公室就应该告诫自己,待会儿无论课堂上出现多糟糕的状况,都要控制住不发脾气。刚刚上完两节课,口干舌燥,还未坐定,就有学生跑来告状说,“谁和谁打架了”,“有多少学生没交作业了”等等。这时我们不要马上表态或者马上处理这些事情。先喝口水,歇息一下。如果马上要上课了,来不及解决了,那就等到放学再解决,毕竟这都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利用这段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诫自己在接下来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发脾气,只需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即可。
当然不是每件事情都会给我们一个缓冲调整情绪的机会。有时候遇到的突发事件,让人猝不及防。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告诫自己先深呼吸,然后停顿五秒,再说话。如果是在课堂上因为个别学生引发的突发事件想发脾气,就应该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讲课上来,转目光移到大部分求知若渴、可爱懂事的学生身上来。
不发脾气、心平气和才能时刻记得自己的责任、使命。教师的的责任、使命是什么呢?埃及学者艾哈迈德·爱敏在《他要成为一名教师吗》一文中有一段形象的表述。
他说:“教师是什么?教师清澈了青少年的思想,唤醒了他们的情感,活跃了他们的头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他用真理武装他们,让他们去面对谬误;他用美德武装他们,让他们去消灭恶德;他用科学武装他们,让他去击败愚昧。他点亮熄灭的灯,照亮黑暗的路。他让荒芜的土地开花,让不孕的树木结果。教师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建树者,是生命的复兴者,是觉醒的呼唤者,是时间的引导者,是他们浇铸了容纳一个民族儿女的模子。”
二、带班策略
育人先育己。教书育人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从2004年至今,我在学习理论、反思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炼自己的班级建设操作系统。从2004年的“以情育人,让‘家’充满真情”,到2006年的“感化育人,创建和谐班集体”再到2008年的“优化班级组织,实施集体育人”我的班级管理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
现在我实施的“民主管班,集体育人”就是在08年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完善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民主管理班级的手段优化班级组织,使班级组织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从而依靠集体来教育个体,建设班级。如何理解呢?我们先通过两个教育故事来感受一下。
第一个教育故事《叫早》,我曾在 “全国首届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和谐育人技能大赛”中讲过。
从上届初二年级留级下来分到我们班的一名男生在开学第一天就迟到了。他的迟到让我们这个区级优秀班集体在开学第一天的全校四项评比中就被扣了分,还被广播通报批评。班里的其他学生对于这位“不速之客”的表现都很气愤,我也很郁闷,而他却面无愧色。
我没有马上对他做出处理,而是让他平静地上完了这开学头一天的课,因为我当时还不了解他的情况。晚上放学后,我将他留下来和他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当得知他留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上学期迟到次数太多时,我又有点同情他了,我决定来点“反常”举措。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劝慰他怎样尽快放弃内心的成见,走出留级的阴影,让留级变成“助跑”,使自己再次越过“白线”时比原来更高更远。他似乎被我的“反常举措”感动了,连连点头。
可是,第二天他又迟到了。我们班又一次被扣分、通报批评。我当时真想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一顿。但是,我没有。因为我察觉到他第二次迟到后显得有点无地自容,而不再是面无愧色。我知道昨天放学后我和他的“亲密”接触还是有效的。可是这样一件小事,我得和他“亲密”接触多少次他才能彻底改变呀?!我实在不敢再等到班级第三次被扣分、通报批评了。
课间操的时候年级组长找到了我,建议我“马上请来家长,严肃处理”。我想了想,还是没有请家长。因为在昨天的“亲密”接触中我已经了解到上学期他的老班主任为此也没少请过家长,而家长因为工作的缘故对于他迟到的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家长帮不上忙,我该依靠谁来帮助他呢?集体!对呀,他已经是我们班集体中的一员了,我们班集体有义务帮助他。只是他每天晚上睡觉都是在自己家里,又不是在教室里,集体怎么帮助他呢?我想到了外出培训时,每天早上宾馆的服务台都会用电话为我们叫早这个细节。我决定制定一个“叫早计划”。
中午放学后我又将他留下来和他进行了第二次亲密接触。我说:“昨天你跟我说你家长没办法每天早上叫你起床,闹钟对你也没有作用,我想让班里同学每天早上给你打电话叫你起床,你觉得可行吗?”当我把酝酿了一上午的计划告诉他后,他用惊讶、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说:“是要永远叫下去吗?”我笑了笑说:“不会吧,估计叫一段时间你就形成习惯,能够自己早起了。”大概他觉得我刚才的话不像是在开玩笑,也不像是在讽刺他,就前途未卜地点了点头。
征得他的同意后,上午自习时我就兴奋地和全班学生讲了我的“叫早计划”,表示想挑选五名“叫早志愿者”,一周五天,每人负责一天给他打电话叫早。全班学生听到我这个新鲜想法后也很兴奋,纷纷表示愿意当“叫早志愿者”。因为我想到这可能是一项较为持久的工作,所以经过综合考虑挑选了五名和他正常起床时间一致、责任心强、没有过迟到记录的同学担任了“叫早志愿者”。
为了激励“叫早志愿者”们能万无一失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我又经过和全班学生商量后决定:“叫早志愿者”如果叫早成功,将会在每周的“班级常规管理考核”中为其加上20分。
“群众的力量”还真是伟大的。“叫早计划”实施之后,他连续三天都没有迟到。在“叫早计划”实施的第三天他写了这样一篇随笔——
我留级下来来到这个新的班集体已经快一周了,这个班的同学和老师都很好,他们一点也没歧视我。开学头两天我连续迟到两次,让班里抛了分,感觉真对不起他们。张老师不但没因为我给班级抹黑批评我,还让同学给我打电话叫早。前天和昨天,同学一给我打来电话,我就起床了,早起的感觉也不错。今天不到5:30我就睡不着了。我坐在电话旁一边写随笔,一边等同学来电话。我想告诉张老师,其实不用同学再给我叫早我也能起来了,可是我又不想让那两个同学失去一次加分的机会。
“叫早计划”只实施了三天就取消了。此后的他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在集体的关心和帮助下他慢慢放弃了心中的成见,走出了留级的阴影,上初三的时候他还担任了班级的值周班长。一个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能不能上完初中都是个未知数的学生最后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叫早”彻底叫醒了“昏睡”的他。
如果不是发动集体、依靠集体的力量,靠我自己是不可能让他那么快就转变的。而如果他不能及时转变,还保持原样,对班集体必定也会造成污染。
第二个教育故事《用心良苦的班会》,起因和两个学生有关。
听说菊和斌关系不正常,是在初一即将结束的时候。两个同样缺少父爱的孩子,出现不正常交往,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也许是因为他们对于班主任严加防范,我当时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不正常的交往。我只能不动声色,暗中留意。
初二开学不久,我带着学生去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一天晚饭之后,我在训练场地周围遛达,看到菊和斌两个人在几棵树下逗闹,而此时班里其他学生都在宿舍里。我真实地感觉到了情况的不妙,不过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很严肃地问他们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不和其他同学一样回宿舍整理内务或者休息一下。他们两个故作镇定地和我解释了几句,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宿舍了。
晚训练间隙,我把斌叫到楼门口的台阶上和他谈了谈。我还是没有提他和菊的不正常交往,只是从前不久他父亲病故、母亲一个人辛苦养家说起,希望他能男儿当自强,排除杂念干扰,奋发图强,成人成才,孝顺母亲。我和斌谈话的地点很显眼,班里其他同学,包括菊,都能看见,我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很快社会实践结束了,我要带着学生乘坐大巴车返回学校。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是和自己的同性伙伴坐在一起,而斌上来后却是一个人占了两个人的座位。过了一会儿,菊上来径直过去坐在了斌的旁边。我有点生气,但是还是克制住了。难道他们到现在还觉得我对他们的不正常交往丝毫察觉也没有吗?还是知道了,想试探一下我到底管不管,怎么管。我看着菊说:“你妈妈不是说你晕车吗?你过来坐在最前面这个座位上。”菊也许知道我说的晕车的事儿是谎话,不过她还是背着包过来坐了。
一路无话,到家后我给菊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反映了我所耳闻目睹的有关菊和斌的情况。菊的母亲听到我反映的情况后很平静,说她也有类似的发现,而且已经和菊谈过了。菊的母亲希望我不要大张声势正面解决,想通过慢慢引导,让孩子自己醒悟。但社会实践回来之后,我有好几次路过教室都看到斌和菊不正常地逗闹。期中考试之后,斌的成绩倒是变化不大,而菊的成绩退步很大。我借分析期中考试退步原因的机会把菊叫到办公室,含蓄分析了她和斌不正常交往的危害。但是菊似乎没听懂,或者真的是冲动地昏了头。
开一次主题班会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恢复理智,让他们误入迷途的心灵回归正常的航道。不管能不能,都要开,因为至少得让全班学生从道理上知道男女生怎么交往合适,至少让其他同学能避免斌和菊的事情发生。于是一次名为“男生和女生——初中生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辅导”的主题班会在我和两位主持人以及其余十几个骨干同学的认真准备下召开了。大家都知道这次主题班会针对谁而开,斌和菊更知道。但是,我在总结的时候说这次主题班会和每个同学的一生幸福都有关系。
这次主题班会对于菊和斌的非正常交往起到了一定的“降温”“疏远”作用,最关键是让全班学生明确了几个问题:(1)怎样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2)中学生谈恋爱有哪些不利因素?(3)怎样才能避免恋爱现象的发生?这对维护班级良好风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后一两年班级没有人再出现过这方面的问题。
三、民主管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
以上两个教育故事都显示了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但是不是任何一个班集体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怎样“教育”“团结”“加强”“组织”班集体,才能使其发挥强大的教育作用?我的体会是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最有效。
何谓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民主管理追求的是一种管理艺术,让被管理者意识不到正在接受管理。
管理的精髓在于人心。班级管理唯有采取民主的手段才能拢人心、稳人心、暖人心。人心齐,泰山移。班级工作才能搞好。
民主管班,坚持以人为本。所以首先要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1.对学生的了解,不是从正式开学第一天开始的,是在班主任见到学生之前就开始了。
手里有学生档案的,可以通过档案了解学生情况,熟悉学生面容,记住几个学生名字。没有档案的,利用正式开学前的新生入学培训,观察、琢磨。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发型、穿着,言谈、举止。别大惊小怪,少发号施令,多交流眼神。对,从一开始就要训练学生会和老师用眼神交流。心领神会是师生交往的最美境界。
安排座位这件事,我看得很重,也是班级管理中做得最早的一件事。只要学生第一次进入教室,哪怕不是正式开学上课,我也会先在楼道排定座位后,再让学生进入。而第一次排定的座位,以后除个别学生因为特殊原因可能会调换,基本不再变动。因为,我深知,班主任最初的一个不起眼的“随意”,都会为以后学生的“随便”埋下隐患。秩序不是靠频繁说教产生的,而是在点滴行动中建立的。
为此,新生在礼堂培训的第一个上午,我在草稿纸上反复规划着座位的布局、推演着调换座位后的场面,并且抽空儿到教室实地考察、研究了一番。也许有人觉得我在小题大做。那么,“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这句话该配上用场了。
以前我安排座位奉行“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总是两列并在一起,并且男女搭配。但是,这种坐法近几年暴露出的纪律问题越来越多。于是,这届初一我安排单人独座,男女分开。男生二十五人,四列;女生十八人,三列。调换座位的规律是每周男生、女生内部换列,四周男生、女生整体左右调换。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同学坐过每一列,又保证了教室里永远是男生、女生两大板块。
实践证明,这种变革是正确的。女生大部分安稳乖巧,偶有个别“假小子”,在这种氛围下也自爱自律。男生约有三分之一“活跃分子”陆续暴露出来,经过两个多月的班规约束、教育引导,大浪淘沙,最终剩下三四位“重点关注对象”。
2.对学生的了解,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动态更新的。因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思想言行总是在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个“勤”字,做到“腿勤”“眼勤”“嘴勤”。
每天早上来到学校,进办公室之前我必先进班看看;打下课铃了,上完课的老师从教室往办公室走,我总是急匆匆地从办公室往教室赶,或者从别的班上完课夹着书往自己班走。进到班里,我会看看黑板擦了吗,桌椅整齐吗,地面干净吗,学生干什么呢;看看趴在桌上的学生是病了还是累了,说笑斗闹的学生是开心呢还是浮躁呢。亲切的问候一句,表示关心;善意的开个玩笑,算是提醒;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学生们,喧闹的教室逐渐安静下来了,准备“大显身手”的同学猛然收手了。
即便是在备课或判作业我也会从办公室走出来,透过教室门上的玻璃看看学生上课的情况。有一次,我从教室后门发现好几位学生听讲不专注,走到前门一看,原来是闲置的多媒体屏幕上弹出了一条游戏广告。因为处于静音状态,背对屏幕沉醉于讲课的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等上课的老师讲完一个段落后,我敲门示意了一下电脑屏幕。课堂又归于专注了。
午餐时间,我总会到教室看看学生们吃饭的情况。以前学生可以自己带饭,学校给熥饭。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女生对着饭盒发呆,询问后得知是饭盒打不开了,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帮忙也打不开。征求完学生的意见后,我用圆规在塑料饭盒盖上扎了一个小眼儿,饭盒轻松打开了。当时的学生刚上初一还没学物理,我借机讲了一点儿“气压”的知识。学生不仅吃上了午饭,还增长了知识,激动地把这件事写进了随笔。
3.随笔,是我了解学生的绿色通道。
七年级一开学我就让学生写随笔,并且向学生解释说:“‘随笔’就是随意写几笔,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要有意思、有意义。”有的学生写了几次就开始敷衍了,也有不少学生每次都认真对待。课上、班级、甚至上下学路上、家里发生的一些特别的事总会有学生在随笔里写一写。我坚持每天看每名学生的随笔,及时点评、回复重要随笔。通过随笔我了解了学生的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增长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名词、最新资讯)。随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笔,还拉近了师生的心距。
四、集体育人
通过民主管理手段,我从三个维度 实施集体育人策略。
1.强化人人参与意识,形成集体育人观念
受惯了约束、听惯了吩咐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头脑中往往还保留着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事这样的观念。因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时,总会强化班级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的意识。
(1)利用舆论阵地,宣扬参与意识。
“班级兴衰,人人有责。” “班级好比是一个气球,大家手里都有一个小气筒,每个人都用一点力,往气球里充一点气,它就会飞起来,如果有一个人把小气筒换成大头针,扎它一下,那它可能就飞不起来。”在班级学生会、家长会中我总会说这样的一些话。新接手一个班级,我们一般都会制定班规。但是,有的班级,大部分学生经常违反班规,不执行班规。班规形同虚设。
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班规的制定并非通过民主方式,而是班主任专制规定。学生对于班规不认同,不信服。
第二方面,班规的内容不合学情,不够人性化;学生难以达到班规的要求。也可能是班规的内容过于笼统,对学生的指导不够明确;学生面对班规不知所措。
第三方面,班规的执行存在问题。班规制定之后只是打印一张纸贴在墙上,班主任没有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没有把班规装在脑里,放在心上。也可能是班规的执行缺少保障机制;恪守班规的没有奖励,违反班规的也不受惩罚。
回顾自己在带班过程中制定、实施班规的做法、效果,我总结出了三点。
第一点,班规的制定,要讲民主,顺民意
我首先和学生讲清楚班规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规是同学健康成长、班级良好发展的保障。在制定过程中,根据学生状况有时候是我给出一个初稿,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修改、完善;有时候是每个小组设计几条班规,向全班展示,征求大家意见。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的结果是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认可制定出的班规。
第二点,班规的内容,要合学情,明做法
班规的内容要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大部分学生大部分时候能够轻松做到大部分内容。这就是把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内容我一般是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每天从早到晚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劳动、活动几个方面需要规范的事情来制定。班规中的每一条内容都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意见。这样学生就知道做什么。还有一点就是班规的内容当中少用否定、禁令性的词语,多用正面引导性语言。这样班规就多了一份亲和力,而且学生也知道怎么做了。
第三点,班规的执行,要得支持,有奖惩
班规的执行要不折不扣,一步一个脚印。我每次带班,在开学初或者开学前和学生一起制定好班规之后,还要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利用班会时间学习、理解。之后,还让学生把班规带回家,请家长学习、理解,给提意见或者建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配合、支持执行班规。有的家长非常负责,还把班规贴在家里,作为家规。以前和学生制定的班规,一般最后一条是违反班规之后的惩罚。为了配合班规的执行,班级后来又制定了“日常行为表现记录表”。对于那些不但恪守班规,还做一些帮助同学、关心集体这种好事的学生,会给记“红点”;违反班规的同学会被记“黑点”,写反思。这个记录表一个月总结一次。在评选优秀学生、文明学生、最美学生的时候,“红点”多的同学优先考虑,而“黑点”多的同学就没有资格或者会被量化减分。当然这种影响只是一个学期。如果某位经常违反班规的学生第二学期改过自新又会获得评选资格。在召开主题班会时,我还针对这些内容设计竞赛题。
班规既是班级恒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保障,又是主导的舆论宣言。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利用班规,不仅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还有助于使班级形成民主管理的风气,使学生形成集体育人的观念。
(2)抓住两个时机,评价参与意识。
当班级中某个学生,有意或无意为班级管理、班级建设作出贡献,哪怕是提出一条小小的建议时,我都会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加肯定。当因为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而使班级管理或班级建设中某方面取得成效时,或因为参与的学生太少而使班级管理或班级建设受挫时,我都会及时引导全班学生总结经验,反思教训。
曾经班级采用值周小组管理模式时,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成员不够齐心协力,值周班长也无能为力,后来我组织他们小组重新推选了值周班长。新上任的值周班长对于大家的推选很感动,当选的头天,就专门给本组同学的职责做了重新分工,而且还设计了量化管理表,这使他们组在值周管班时协调一致,井然有序。我在班里肯定了他为班级建设服务的良苦用心和不懈努力,激发了其他值周小组的管班热情和斗志。
现在我的班上有一位女生,可算是品学兼优了。但是她在班里什么职务也没担任,因为在开学初选定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时,她压根儿就没申报。我动员过她,但不知是她怕她误学习,还是觉得能力不够,最终也没报。不报也没关系,因为本来我和家长、学生讲的就是“班级职务自愿申报,竞聘上岗”。况且,人各有志,也许她就是个对班级事务冷漠的学生。但是,通过“班班唱”这件事,通过她的随笔,我知道她很爱我们的班。不像那些在“台前”忙碌的同学,也不像那些在“幕后”奉献的同学,她在心里“偷偷”爱着我们的班。她不光用心,还在用脑爱着这个班,甚至我们这个学校。她三次在随笔中写到“班班唱”这件事。第一次是因为同学们“众口难调”而发愁。第二次是被爸爸说“在班里啥也不是”不应该耽误学习瞎操心。她在随笔中写道:“我也是这个班的一分子啊,这也是我的班啊。虽然我在这个班里啥也不是,但我也想出一份力。”第三次是她建议将《一颗滚石》中“二十五年哪”这一句改成“七十五年”,因为五中建校正好七十五年。我被她的“觉悟和情怀”感动了。我也写了一篇随笔《谁在偷偷爱着我们的班》,并发在了班级群里。
个别男生在课上以学习的名义接下茬儿干扰教学,让我很困惑。我在班里发动同学献计献策。好多学生随笔中都写了自己的想法或建议。一位女生写了四篇,提了七种策略,还有多种组合惩戒方式。不管可行不可行,这份良苦用心、这种参与热情很让我感动。
民主管班,让学生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并意识到班集体的存在,以及自我在集体的地位和责任。因而,在班里“啥也不是”的学生,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3)借助活动契机,激发参与意识。
对于一部分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我总是通过引导或安排其参与班级活动,来激发其参与意识。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我总会通过自己劝说或让同学带动,让几个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参加其中的活动。一般到了初二,召开主题班会我会尽量让学生负责,每次我都有意安排几个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这样一段时间,班级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的意识增强了,集体育人的观念也深入到了班级多数学生头脑中。
课间,我到教室巡视,看到几个学生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自制的桌牌,上面打印着“正方一辩”“反方一辩”……我问一位男生:“要开辩论会吗?”那位男生说:“没用了,这学期辩论社团课没有了。”我们班的男生爱吵吵,我是领教过了,但是七年级孩子开辩论赛,我还是很诧异的。我问:“你们会辩论吗?知道辩论赛怎么开吗?”那个男生激动地说:“会啊,张老师,上学期我还是辩论社的社长呢。”我说:“那好啊,学校辩论社团课没了,咱们班自己可以开辩论赛呀。”我话音刚落,就围过来好几位男生、女生,举着手喊,“我要参加”,“我要参加”。
那天正好是周五,利用下午第一节班会课的时间,“社长”给全班同学讲了讲辩论的程序、规则;然后我从网上找了几个辩论题,让想参加辩论的同学选择其中一个辩题的正方或反方报给“社长”;“社长”统筹安排,确定了三个辩题、六组辩手。最后,全班观看了大学生辩论赛的视频,感受了专业辩论赛的魅力。
辩手们经过周末准备资料,平时课余练习,在又一个周五班会课上为全班奉献上了精彩的辩论。辩论赛持续了好几周,后来都是学生们自己找辩题辩论,比如“男女生有(没有)纯洁的友谊”“网络弊大于利(利大于弊)”……一位同学在随笔中写道:“学校的辩论社团课没了,班里开展辩论赛,我这嘴上的劲儿可又有地方使了。”
有几位上课爱接下茬儿的男生,遇到这种场合倒退缩了。我几次三番劝说诱导,有两位终于参加了一场辩论赛。虽然他们在辩论会是哪个的表现不像课上接下茬儿那么自信、自如,但是之后的表现显示出他们似乎意识到自己嘴上的功夫应该用在哪里了。因为他们对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有了兴趣。
我从家里带来几本课外书,建议爱斗闹的几个男生课间可以看看书。然后就有学生问我可以不可以“捐书”。于是班级“图书漂流”活动开始了。从家里拿书、往表上登记、课间借还书,都是学生自愿完成。最不爱看书的一位男生申请了一个课间图书管理员,大概他想以此弥补一下自己看书少的遗憾,或者他觉得守着那一墙角的书即便不看也是幸福的。“图书漂流”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班级事务的意识,课间秩序也有了明显好转,一个爱斗闹的男生在“随笔”中说,“一周利用课间看了三本书,以前一个假期都没看这么多”。
2.采用民主管理方式,搭建集体治班平台
(1)值周管班
班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的意识增强了,集体育人的观念也深入到了班级多数学生头脑中。但这不等于学生真的就会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建设了。所以在2006年我经过研究和思考尝试采用了“人人当家,小组管班”的民主管理方式,这为集体育人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
开学初我经过认真分析,按照男女生比例、以前在班级中的任职情况和学习成绩几个方面基本都均衡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然后利用第一次班会课的时间,公布了分组情况,让学生按小组坐好。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班级值周管理小组的职务种类、对应的人数和卫生小组的任务分工、对应的人数。最后,各个小组的学生在临时指定负责的同学的组织下,介绍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申报了自己想担任的职务,认领了自己想负责的卫生任务。四个班级值周管理小组就这样成立了,每个小组负责一周班级事务管理和班级卫生扫除,轮流值周,循环管班。后来为了保证跨周事务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也为了配合学校的管理,我们又从值周班委中选拔出几位同学成立了常务班委会。
各个值周组一般经过两轮管班实践,基本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了。但是在这两轮实践管班中,每个值周组在许多方面我都要经过“做给你看”“教给你做”“看着你做”“你自己做”这样四步指导培训。在他们完成值周工作之后,我还组织他们进行工作总结,明确下一次值周管班时注意问题。我们永远不能指望选出几个学生就可以替我们代办一切,即便真有这样的学生,那也是别人培养出来的。工作不能总期待好运气。
(2)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建设班集体的轻骑兵,也是实施集体育人的灵活平台。根据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不同情况,我先后在班级召开过《做行为美、形象佳的中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实现美好幸福人生》《做自己时间的主人》《男生和女生——中学生异性同学正常交往》《放飞梦想,播种希望》等主题班会。
我还利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在班级召开了《长征在我心》《成长的烦恼》《挫折也美丽》《感动常在,善良不朽》《走出情绪的深渊》等主题班会。《挫折也美丽》2008年获红桥区中小学班会擂台赛一等奖。《长征在我心》实录2009年收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魅力班会课》一书。
这些主题班会有的是上级要求召开的,有的是我自己主动召开的。说实话,好多时候随便做个PPT封面,拍两张照片,也没人计较,但是每一次我都认真准备方案、调动学生、制作课件等等,遗憾的是条件所限,也是意识不强,除了文字、课件,很少留下照片、录像。不过那些美好的场面、感人的瞬间,留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里,成了他们珍藏的珍贵记忆。
《走出情绪的深渊》是本学期我在仓促之间准备召开的一次“命题”班会,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随笔。
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月25日晚上六点,学校召开了“心理健康主题家长会”。2月26日下午一点半,班级召开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很专业、很复杂的工作。我这个非专业的班主任能在一节班会课上做出什么文章,况且只有一上午的准备时间。早上八点,我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学习”,网上一位老师的班会设计给了我启发,从“情绪”这个可见的心理活动入手来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于是班会的教育目标确定为,寻找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
等我理清思路、打出方案时,已经过去两节课了。我想借鉴网上那位老师的设计,通过一个小品引出课题。但是临时找学生,而且就三个课间的时间,学生能准备好吗?不过剧情简单,人物也少,找学生试试吧。下了第二节课,我拿着不到300字的“剧本”找到班长,说明事由。班长兴奋地说:“张老师,您就交给我吧。”听说要演小品,班长身边马上围过来几位男生。我一看有戏,就放心地回办公室了。
快上第三节课的时候,班长带着三四位男生来办公室找我,问能不能加点儿戏。我问为什么想加戏。班长说好几个人都想演,这“剧本”里面只有两个“学生”,一个“旁白”,不够分的;我们想把“老师”“家长”也加上。我一看学生热情这么高,就答应了,叮嘱说:“不要偏离小品主题,不要丑化老师家长。”
下了第三节课,几个学生来办公室排练,被教务主任看到了。主任一听说下午第一节课开主题班会,就说要过来听听。我说准备仓促,不足一听。主任说没关系,这样更真实。下午第一节课,班会如期召开,主任也来了。的确很真实,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我打开PPT时才知道要上一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几位同学开始表演小品《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加戏之后,不仅增加了更多的笑点,让班会一开始就有了一个好的气氛,而且让主题也更丰厚了,一次考试成绩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也影响了老师、家长的情绪。
小品之后,让学生说说,小品中的人物表现是什么情绪,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回想一件引起自己消极情绪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情绪表现、内心想法以及后果影响。起初学生都不好意思分享。当一位同学大胆说完自己的一次消极情绪经历后,陆陆续续,有男生也有女生,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了。这个环节就像是一次成长烦恼的倾诉。孩子们的真诚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主任。
最热烈的是分享“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这个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经验。有的说躲在屋子里痛快哭一场,有的说到操场上使劲拍篮球;有的说唱歌听音乐,有的说散步看风景;有的说做好吃的,有的说画一幅画……
最后,我总结说,比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想法将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调整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露出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把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主任在朋友圈评价说这节班会课“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寓教于乐,晓之以理,发人深思”。
3.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营造集体育人氛围
“人人当家,小组管班”的民主管理方式,为集体育人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但是只有在班级人际关系和谐的情况下,民主管理方式才能彰显出集体育人的成效。
(1)班主任首先要与班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实现班级人际关系和谐,班主任首先要与班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许多老师和学生相处都非常融洽,他们各有各的绝招。我有三个法宝,绝对可以通用。
①“公平”、“公正”是纯真的孩子们最在乎的教师形象。
我们班主任的“公平”、“公正”不是挂在嘴上,而是系在心里,最终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映射在学生的眼眸里。
有一次,几位男生午休时抽空到操场玩,结果比班里规定的回班时间晚了,其他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就嚷嚷着“记黑点”。当发现纪律委员也在回班晚的人当中,有的学生就开始起哄了。我挥手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纪律委员。他读懂了我的目光,走回座位,拿出“记录本”和笔,向全班同学说:“我先给自己记上,然后再给他们记。”班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纪律委员的脸红扑扑的,不知是尴尬还是激动。我看着他满意地点点头。
一个和任课老师多次发生冲突的学生又一次违反课堂纪律了。纪律委员找他签字“记黑点”他拒绝配合。放学我巡查班级了解情况后劝说他,他算是给我面子,但签完字后把本扔到了纪律委员的桌子上。我又开导了他几句,他边收拾书包边激动地说:“你们老师都针对我。”说话的时候眼睛湿润了,眼圈也红了。我顿了顿说:“你误解老师了,都是想帮助你。今天班长违反班规也得了一个黑点呀。你虽然得过不少黑点,但是老师也给过你许多得红点儿的机会。
老师虽然因为问题批评、教育你,但是从来没有歧视、放弃你呀。”晚上他加我微信,说他告诉家长发生的事后,家长教育他了。他理解了老师为他好。但是我看到他头像是一片黑,建议他换个头像,他似乎勉强换了一个灰色的表情包,过了几天他的头像变成了一个普通少年常用的动漫人物头像了。
我们班主任的“公平”、“公正”不是有这个认识就自然做到了,有时候需要高尚的师德、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保障才能实现。
如果把四十三个棒棒糖分给四十三个学生,很容易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但是要从四十三个学生中挑选五六名“优秀学生”,就算有指导文件也要合情合理操作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这种重大的事情再难操作,一学期也不过一两次,贯穿于每天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更容易被班主任忽视“公平”、“公正”的重要性。比如说,上课提问总是习惯于叫某几个同学,而劳动总是习惯于叫某几个同学;面对同样的问题,和有的同学讲话和颜悦色,而和有的同学讲话就怒气冲天……这些被班主任忽视的小事,许多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期累积就形成了对班主任的看法,决定了和班主任的关系。
俗话说上帝是最公平的。如果学生觉得班主任做事公平、公正,在他心中你就是上帝了。谁不愿和上帝搞好关系?
②成全孩子,你就是他们的天使。
每个人都有展示长处、实现梦想的愿望。教育就是成人之美,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长处,及时发觉学生的愿望,为他们创造机会展示长处、实现愿望,就会被学生当做他们的天使。
我们班有位男生非常喜欢画画,他在课余时间画的画,经常被同学们传阅。有一次课间,我进班看到好几位学生围在一起在看他带来的一沓画。当时学校正好在楼道装了两块展板,年级组还没来得及布置内容。我突发奇想,为他办一次“画展”。征得年级组长同意后,我以欣赏为名要来了他的一沓画,然后挑选了十幅复印后贴在了展板上。打下课铃了,我躲在一个角落里,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先是四班的两位女生注意到了展板上的画,走过去看,然后是三班的三位男生,然后我们自己班二班的学生也发现了展板上的画,围过去一大片。画的作者被班里的两位同学簇拥着过来了。他似乎有点激动有点害羞。因为这是全年级的第一次展览,对于作者和其他同学影响都很大。他在随笔中说是“天大的惊喜”“还有同学和我要签名”。
午休时间,有的学生伏在桌上闭目养神,有的学生争分夺秒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一丝不苟专心画画……
有位男生站起来问:“张老师,现在能唱歌吗?”我一看,是班会课上想唱歌但因为时间不够了没唱成的一位同学。我环顾教室,以目光征询了一下同学们的意见。有几位表示欢迎的,没有人表示反对。我说唱吧,班会课上想唱没唱的,准备一下现在都可以唱。
然后学生走上讲台,从电脑里找出歌曲伴奏,开始唱。第一位同学唱的是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又一位同学上来唱了林俊杰的《曹操》。第三位同学唱的是一首新歌《错位时空》。学生想唱歌,我提供机会让他们唱这只是低层次的成全。唱歌和教育有关系吗?
午休快结束的时候,我走上讲台上说:“刚才几位同学唱得都很好听。其他没在教室当众唱过歌的同学也应该好好练一首歌来展示一下。一来可以提升自信心,二来也算自己的才艺。”
我看了看刚才唱歌的几位同学继续说:“看着你们动情歌唱的样子,我也想起了我的小时候。虽然那时没听过多少流行歌曲,但是内心的感受是一样的。
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等到以后你们就会明白虽然‘爱’就一个字,但是分量很沉重。
唱《曹操》的同学其实不知道真正的寂寞是唱不出来的。
《错位时空》我第一次听,歌词里‘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有同学知道是哪句吗?”
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生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说:“共享一轮明月,共吹一缕晚风,意境相似。但是没有突出‘错位’呀。”马上又有一位女生似乎领悟了,但没想完整,支支吾吾说:“今月……今人……”我说:“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是错位时空呀。”学生们似乎恍然大悟,唱歌也能学语文。
③最有力量的,是一颗柔软的心。
“柔软心”不是“好人主义”,是有见地的包容。“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做泥而开放。民主家庭氛围、后喻文化影响,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像以前学生那样敬畏老师了。有些学生和老师讲话童言无忌、用词不当,令人猝不及防。如何应对学生的玩笑,最能显示班主任的师德、智慧,也最影响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
“班班唱”活动中,我们班被选为代表年级上台展示的班。文艺委员负责敬业,临上台前还组织全班同学在候场大厅里练习两遍。同学们也凝心聚力,积极配合。站在旁边的我情不自禁地夸奖道:“唱的真不错!”这时一位平时总被我“提醒”的男生坏笑着说:“哎,我们谁的也不听,张老师的也不听,就听文艺委员的。”同学们哈哈哈笑了。这玩笑开的也算假公济私、借题发挥了。我笑着说:“听文艺委员的就对了,他是一心为了班级。不听我的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听从你们自己的内心,你们都有一颗热爱班集体的心。你们才是这个班的主人。”果然,上台展示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很投入专注,效果也很好。
课讲得多了,嗓子就受不了。我花了85块钱从某宝买了一个“小蜜蜂”扩音器。我第一次脖子上挂着“小蜜蜂”进班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看到后有点儿兴奋。一位女生轻声说:“呀,张老师换‘皮肤’了?”这个玩笑开得恰如其分,我微笑着点点头。虽然我不玩游戏,但也略懂一二。一位男生高声说:“导游!张导来了。”然后几个“坏小子”附和着哈哈笑。我看了那位男生一眼,然后对全班同学说:“没错,我就是导游,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下面张导要带领你们在语文的大花园里好好游玩一番。”啪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正好,上课铃也打响了。
公平、成全、宽容这几条做法似乎都是班主任通过克己、示弱来和学生搞好关系。如果只会这三板斧,一些清高、自负的学生难免会“瞧不起”班主任。那我还有两个让学生信服我、能和学生搞好关系的绝招。
④借教学情景解带班难题。
有一年,我接手了一个特别“内向”的班级。课堂提问,没人敢举手回答问题;上班会课,没人敢主动发言讲话。一次语文课上,我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写一个句子。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问题必定会冷场。谁知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位女生举起了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小孩顽皮的的眼睛在眨呀眨”。当那位女生羞怯地念出自己写的句子后,我一边鼓掌一边激动地说:“这个句子仿写的太好了,不仅漂亮地完成了一道习题,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在学生们惊异地注视下,我不急不躁地说:“‘眼睛’代表关注,她首先能想到‘眼睛’这个词,说明她潜意识中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我的解释让全班学生的目光由惊异变为了敬佩。
他们没想到我对班里同学的性格早就有了了解。然后,第二位学生举起了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大青石板上钉了无数银钉”。我根据这名学生的性格说:“石板钉银钉,好!斩钉截铁,能看出你性格中有执著坚强的一面。” 第三位学生举起了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数不清的银鱼在深蓝的海面上跳跃”。这是一位性格外向的学生。我激动地说:“好,我通过你的句子看出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希望以你的活泼带动我们班集体的活泼,让我们班集体的海面上也总有数不清的可爱银鱼在跳跃。”……。学生们都想让我“猜猜”自己的性格,争先恐后地举着手。木讷的孩子活跃了,沉闷的课堂活泼了,内向的班级改变了。学生和我的关系也更好了。
⑤化突发事件为育人契机。
还有一年,班里有位同学因为不良习惯经常被大家针对,他也总抓住机会和大家“作对”。有一次,在两个班互判作文之后,我在自己班点评说,“还是咱们班同学的理解领悟能力强,做事也有主见,敢决断。那个班判的时候,好些同学都单独向我请教。”听到我的话,班里的学生们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谁知这时那位经常被大家针对的同学说,“那是因为咱们班的作文写得不好,难判。”我没有着急,随即说,“也有道理呀!这是一种可贵的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呀。这思维要参加辩论赛一定让对手哑口无言。” 听完我的话,那位同学的表情由起初的迷茫变得自豪,其他学生的脸上也现出了会心的笑容。通过这个突发事件,那位同学与我的关系逐渐和谐了。
(2)指导、帮助班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班级中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学生我总是借助一些具体的事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摆正交往心态;还告诉他们一些“换位思考”、“赞扬别人”、“主动交往” “帮助别人”的人际交往方法;在开展班级活动时,也有意多为他们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①日常工作中我最为关注的是个别总受排挤的学生。
有的学生因为品行不良总受排挤。我首先接纳他的这种“与众不同”,最大限度地容许他“与众不同”;对他不歧视,不排斥。我对他的尊重使他的不良言行有所收敛,也对我产生了一定的信赖。之后,我引导让他换位思考,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寻找契机,利用激励的手段促使他逐步改掉那些不良品行。
有的学生因为出类拔萃总受排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班级还没形成良好班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我首先开导这个出类拔萃而又总受排挤的同学,心胸开阔,不要因为别人的排挤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同时引导他想明白为什么总受排挤,从道理上来讲也许他没做错什么,但是要想改善自己在班里的处境,务必要学会谦虚,懂得把一些机会让给别的同学,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帮助别的同学。然后我会召开主题班会或者利用别的教育机会,以改善班风为切入点,教育其他同学要心胸宽广,善待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同时还要虚怀若谷,主动和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要积极进取,和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一争高下。就算通过学习、竞争还是不能超越他,但是肯定会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
②巧妙化解学生冲突,促进学生和谐相处。
学生发生冲突,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弄清真相,班主任总会让学生写出事情经过。冲突双方站在各自的角度,书写各自的见闻和感受,“经过”很难一致。我通过“互看经过”“修改经过”“整合经过”三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教育自己。
2021年3月17日下午第三节课后,我抱着刚判完的作业本、书本去另外一个班准备上最后一节课。在楼道里我看见自己班的两位男生发生了语言冲突,停下来制止、劝说他们回班准备上课。把东西放到另外一个班后,我又到自己班提醒学生明天交“家长信回执”。谁知我一进班就看到,刚才在楼道发生语言冲突的两位男生,竟然升级为了肢体冲突。其中一位男生的脸上有一道红印还有几道黑印,看上去很“惨烈”。后来知道是他们在冲突中弄断了一支黑水笔,墨水抹到脸上了。这个冲突必须得解决了,可是再有几分钟我就要给另外一个班上课了;下课后就放学了,家长还在校门外等着接孩子回家。
本班最后一节课是自习,不怕耽误功课。我把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依照惯例,一人给了一支笔、一张纸,让他们写经过。我告诉他们写完后去另外一个班找我。就在我准备去上课的时候,又一次看到了其中一位男生脸上的几道墨水,心想:待会儿放学家长看到了肯定会心疼的。于是拿了一块香皂、几张抽纸,带他到卫生间洗了一下。
过了半节课,他们出现在了我上课班的门外。我停下讲课,出去看了他们写的“经过”,然后让他们互看“经过”,修改“经过”。他们都认可了对方的叙写和修改后,我又让他们回办公室协作、整合一个“精准的经过”出来。我继续上课。
下课后,他们拿着整合好的“经过”在楼道等着我。我看完后觉得事实清楚、认识深刻,就说“可以了”。他们高兴地互相握了握手,也可能是向我显示他们已经和好了。我又说:“已经放学了,你们回家吧。我想把你们整合的事情经过发给家长看看,让家长再疏导一下你们。”他们犹豫了一下,同意了。
(3)促使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科任教师不像班主任一样和学生有充分接触、全面了解的机会,因而会出现关系紧张的情况。在工作中我抓住机会在学生面前为任课教师“美言”,讲述他们的优秀之处,述说他们的难言之隐,为其树立威信;我借鉴“罗森塔尔效应”经常在任课教师面前适时描述他们不喜欢的那些学生的可爱之处、鲜为人知的优点,改变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不良印象;我还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机会;当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会在第一时间有效化解。
有一年我担任特别糟糕的一个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班级的科任教师也全部是新换的。刚开始班级学生对于各科教师都很逆反,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写作业,总出现纪律问题。当然科任教师们对于这个出乎意料的班级也没有太多好感,师生关系深为紧张。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并且邀请了几位科任教师参加。在班会中我策划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猜猜他是哪位老师。我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手法,为班级每位科任教师写了一段话,让学生猜测这是班上的哪位老师。这种新颖的形式果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感人的音乐、煽情的话语中猜出了所写的每一位老师。有的学生当时就感动地流着眼泪跑过去和科任教师拥抱。
有一次让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我就要求学生必须写现在教课的老师,而且加个限定词“最喜欢”。为了防止学生胡编乱造,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写完还要给对应的老师看。这次作文班级学生写各科教师的都有,而且每篇都是情真意切。判完作文之后,我按照所写老师将作文分类,分别给对应的教师看了。科任教师看完之后都很感动,他们和学生的心距也拉近了。
(4)转化班级中消极型和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
任何一个班级中,除了正式成立的班委会、各种小组之外,都会有一些非正式群体。一些学习落后、表现欠佳的学生或者因为满足友谊,或者因为寻求保护走到一起,就形成了消极型或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其成员往往表现得悲观、自卑,逆反、对抗。要转化他们首先就要弄清楚他们的问题是能力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还是道德问题,还要理清他的问题成因是家庭影响还是学校环境还是其他原因还是兼而有之。如果症对得不科学,不正确,必然下不好药,下药也不见得有效。但是有一条一定不会错。那就是尊重和关怀他们,因为没有什么手段比尊重和关怀能更有效地改变成见、化解敌意、扭转逆反、消除对抗。我一般是这样做的:
①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看待失败挫折、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增加期望。②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以点带面。③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情动人,为他们提供、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曾经开过两次这样的主题班会,一次是全班同学想感动一个非正式群体召开的,一次是由一个非正式群体策划主持的。
(5)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长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班主任和家长搞好关系,那么在教育学生、管理班级的时候必定会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反之可能会充满困难和阻力。
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尊重家长、体谅家长。
有的学生不好管理,难以教育,家长的确有责任。但是没有一个家长是希望孩子成为那样的,没有一个家长是故意把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他们或者没时间教育孩子,或者不善于教育孩子。那样的孩子往往从小到大已经让家长心力交瘁了。
学生犯了小错,我在学校教育完了,一般就不告知家长了,免得家长因为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整天提心吊胆。有的错误,只是需要周知家长去教育,我就电话沟通一下,免得家长只是因为听班主任几句话,就停下手中工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赶到学校来。有的错误,的确需要家长到校解决,见面之后,我先请家长坐下来,然后就自己目前了解的情况客观如实地向家长介绍一下,听听家长的说法。
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了解家长、帮助家长。
有的家长比较溺爱孩子,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对于孩子的缺点总是维护和辩解。和这样的家长沟通,我一般不对学生作出分析评判,只是客观如实地把学生的表现,以及他的这种表现给自己、他人、班级造成的影响、带来的伤害表述出来就行,然后真诚而坚定地告知家长按照有关规章制度需要怎样解决。
有的家长脾气比较暴躁,一听孩子犯了错误就觉得丢自己的脸了,也不加分析就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向。和这样的家长沟通,在讲述学生的错误前,我一定会做好铺垫,把问题分解开缓慢地说。一般不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要么请来面谈,要么去家访,也有时候用手机写一封有情有义、有理有据的书信。书面表达可以精心措辞,比口头表达更准确,更有感染力,而且便于家长反复阅读、理解。
班主任不光要了解家长,也要让家长了解自己,了解班级。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就会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家长,让家长了解我的性格特点、工作原则等;我也把班级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家长,让家长了解班级学生特点、管理制度、教育形式等。
每次家长会我都会利用自己已有的教育知识,再从书刊、网络上学习一些教育知识,精心准备后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培训,转变家长的一些错误教育观念,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法的改变,和我越来越有共识,关系也越来越好。
通过民主管理的手段,形成集体育人的氛围,构建和谐班级。这只是我带班育人工作的一点儿总结。不是唯一的策略,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每一名班主任都能探索出自己的带班育人策略。
大道至简,得“道”“法”自来。最后有几句话我想送给大家。
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教育好他们。
教育要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教育是慢的艺术,但不能怠慢任何一件小事。
班级管理,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浸润,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效果肯定不佳。
(本文为沧海老师原创,首发沧海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站着教书”,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1.《【和谐的校园高中作文】沧海:发挥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班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和谐的校园高中作文】沧海:发挥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班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6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