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武成帝,名高湛,高欢第九子,北齐孝昭帝弟。孝昭帝病死后继位。在位5年,禅位于太子高纬,病死,终年32岁,葬于永平陵。

  高湛为高欢第九子,北齐第一个皇帝高洋及第三个皇帝高演的胞弟。皇建元年伙同高演发动政变,杀死高殷,被封为右丞相,领京畿大都督。次年继高演位称帝,是为武成帝。

  一、力消君侧 杖杀子侄

  皇建三年_十一月,高演去世,遗诏广长王承统。随即,广长王高湛继承皇位,改皇建二年为大宁元年。

  高湛即位初,危机四伏,许多亲王贵族对高湛心怀不满,个个伺机叛乱。平秦王高归彦是五朝元老,善于见风使舵,号称“不倒翁”。高湛即位后,高归彦荣升为太傅兼司徒。高归彦根本不把乳臭未干的高湛放在眼里,平时上朝总是带着三名部曲,全副武装入宫,家里常常宾客如云,大臣竞相巴结讨好,一时天下不知皇帝权d大,还是太傅高归彦权大。

  高湛知道高归彦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让其发展下去,必然招致灭顶之灾。于是秘密和魏收、高元诲等人商议,免除高归彦的中央官职,叫他到冀州去当刺史。高归彦知道大势不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一个深夜率领一队精锐骑兵,偷偷杀回邺城郊外。高湛听说高归彦兵临城下后,大惊失色,连忙命令参军把高归彦部队团团围住。高归彦大声呼喊:“孝昭皇帝刚去世的时候,六军百万师都在我手里掌握,我若想叛乱,早在那时就行动了。我现在只是前来清君侧,希望皇上能把高元诲等佞幸小人清除,别无他意,高湛不由分说,下令攻击,将高归彦活捉,装入囚车,用木板叉住两颊,使他不能发声。然后押送刑场,将高归彦连同子孙15个人全部屠杀。

  高湛称帝以后,高演的儿子高百年满腹忧虑,一腔怨忿,无从发泄,一天到晚,总是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在纸上胡乱画满无数个只有皇帝才能专用的“敕”字。高百年的老师贾德胄偶尔发现书桌上写满的“敕”字,大吃一惊。他心想,这事若被人告发,不仅高百年会身首异处,自己作为高百年的老师也逃脱不了厄运。既然如此,不如主动向高湛告发,不仅可以保全性命,还可以落个忠心不二的美名。于是,他把字纸塞在袖子里,去朝廷向高湛告发。事有凑巧,当日天空出现两条长虹,横贯蓝天。高湛以为这是人间有两主的兆告,又听说高百年有不满之心,雷霆大发,下令把高百年召来。高湛叫高百年当场再写一个“敕”字,然后把贾德胄拿来的那张纸相验照,果然出自一人之手。高湛冷冷一笑,下令七八个打手一拥而上,拳杖交加,高百年沿着长廊躲闪,鲜血把整个长廊溅得腥红。

  高百年被害的当天晚上,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仿佛千军万马从天空中杀将下来,高湛认为这是老天对自己的报应,吓得跪在雨水中,叩头不已。

  二、御外安内 父子禅代

  北齐初年,实力一直强于北周。自从北周柱国大将杨忠执政后,东西方势力大为改变,北齐由从前的优势走向消极被动的防御。每年冬天黄河一结冰,高湛便令士兵将河冰击破,以免北周入侵。河清二年十二月,杨忠利用黄河结冰的机会,纠集突厥木杆可汗、地头可汗和步离可汗,将20万大军向北齐扑去。杨忠一鼓作气,接连拔掉北齐20多座城市,大军直逼晋阳城。当时正逢连日大雪,平地雪深一尺多。高湛当时正在晋阳城,一看杨忠大军压城,匆忙下马想要逃离晋阳。大臣高孝琬和段韶等人拦马下跪,请求高湛在国难关头千万别离开前线,否则会动摇军心。高湛见大家都苦苦哀求,只好提心吊胆地留了下来,且鹭卜城头,鼓舞士气。

  杨忠大军干里跋涉而来,又逢大雪连绵,旷日持久呆在野外,对北周十分不利。于是杨忠下令以步兵为前锋.20万大军向晋阳发起猛攻。段韶向高湛建议说:“步兵的力量是有限的,加上大雪蔽日,我们现在如果要迎击,他们肯定会以一当十的。我们不如以逸待劳,闭关不出,冻他们几天,等他们士气消沉一些,我们再反攻也不晚。”过了几天,北齐兵开始反攻,北周大败。

  经过这场浩劫,北齐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政府财政日见拮据。为了拯救危局,高湛于清河三年下令继续推行北魏孝文帝以来的均田制。推行均田制度后,大量流落他乡的农民又重新得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因此大量上升,北齐的国力也相对充实了一些。

  河清四年四月,高湛禅位给儿子高纬,河清四年改为天统元年。高湛成为北齐第一个太上皇,荒淫残暴,更加肆无忌惮。天统四年十二月,太上皇驾崩,终年32岁。葬于永平陵,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相”。

 


1.《武成帝高湛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武成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成帝高湛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武成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