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出来了,看完了一圈题目,发现上个月我们使劲推的正剧《觉醒年代》几乎没收了所有作文题!

所以《觉醒年代》趁着高考作文的“东风”,又进行了一次热搜。上次看推文《这部豆瓣9.3的国产剧实至名归,也是适合孩子的绝佳教育片》的朋友们知道确实值得拥有!

首先回顾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总结一下主旋律、理想、新一代青年这一主题。

看看这个主题。和《觉醒年代》很配!特别是全国新高考I卷,毛泽东的《论体育之研究》,在剧中几乎呈现出完美的样子。

评论区有不少考生以该剧的历史人物为写作素材,参考了剧中激昂的爱国语调。

有这么生动的旋律素材,这些考生的作文怎么能不高分呢?

今年横空出世的大爆款《觉醒年代》为什么成为几乎所有作文题的“素材库”?

“冲突问题”高考作文当然有偶然性,但仔细想想,也有必然性。

除了它的“奉献电影”属性符合100周年的时代节点和出题倾向外,更重要的是,这部电视剧的核心——《时代洪流中年轻人的责任和使命》与现在的时代命题非常一致。

arge/pgc-image/783157ae4043441da571442e787c01fe?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10" width="554" height="311"/>


这倒并非常爸“事后诸葛亮”。事实上,前一阵常爸给大家安利这部剧,初衷只是想推荐一部能让大家对中国近代历史有更多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勾起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的兴趣的“教材”,因为看过的朋友都发现,这部剧里的人物塑造,连同那段历史,一下在我们心中都“活”了起来。


而这恰恰与高考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不谋而合:如果你持续关注过高考的作文题,你会发现每年的作文选题都离不开青年理想、个人抱负、社会责任感这几个宏大风格的命题。


对于经历尚浅、阅历单薄、生于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如何去思考自身所处的时代位置?又如何能下笔写好一个“大命题”?只能从历史中追溯、在历史中思考。


而《觉醒年代》,以其对人物生动立体的刻画、对那段历史的高度还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范本。


从单一的符号到有血有肉的“活人”


我之前在推荐《觉醒年代》的时候说过,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以至于我们很难从一张黑白照片、几句生平记叙里,了解这些人物从鲜活的少年到冰冷的墓碑,走过了怎样波澜壮阔、英勇无畏的一生。


比如,当我们打开百度百科,会发现关于李大钊的简介就这么几句话:


初高中时期,大家常背的那几句“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title,对我们来说无比抽象,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些拗口难记的作品名称,甚至让我们厌烦。


但是,当李大钊以一个感性、鲜活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看到他和夫人赵纫兰的伉俪情深,看到他对贫困学生慷慨解囊的时候,他的整个人饱满而真实,仿佛穿过时间的长河向我们走来。他不仅是革命先驱,也是令我们动容的丈夫,让我们敬仰的师长,他伟大又平凡,一如我们身边的每个父亲和丈夫;


当他站在火车头上振臂高呼,面向工人群众激情演讲、力争8小时工作制的时候,透过他脸上的坚毅,我们好像突然理解了这群人所坚持的信仰。


那个我们早就在历史书上看腻了的“人名”,那个我们拿来当作文素材都不知道何从下笔的 “伟人”,因为这部剧,变得鲜活而丰满。


一声声妻子口中的“憨坨”,一下子让李大钊这位先驱人物,变得柔情而感性。


激烈的五月斗争,北大校园里,师生正齐力想办法营救被捕学生,挺着大肚子的赵纫兰,在家做好了烧饼,冒着雨看望“憨坨”。


李大钊一句焦急而嗔怪的“姐呀”,赵纫兰几句家常的唠叨,在充斥着革命斗争的热血五月,突然多了些许柔情。


李大钊说:


“我对得起天下,却唯独对不起你。”


赵纫兰不识字,李大钊向她承诺,等校园里能安静地摆上一张课桌、听到朗朗读书声的那天,他就教妻子写字,等着妻子写一封情书送给自己。


大雨里,两人默契地各自背过脸去,流下热泪。因为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这个承诺,李大钊很可能永远无法做到。


那个甘当“急先锋”、为了革命义无反顾、随时做好牺牲准备的李大钊,原来心底里也藏着对妻子一辈子的遗憾和愧疚。


而李大钊最终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他被反动军阀逮捕,在狱中度过的22天里,受尽酷刑,甚至被拔掉了双手的指甲。而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屈服,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在狱中写道: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而在遭受绞刑时,李大钊也备受折磨。为了增加他的痛苦,敌人绞了李大钊三次,每次都将他绞昏后又放下来,然后再继续绞,就这样整整折磨了他28分钟……这几乎让人无法想象,在生命的最后他到底经历了怎样深入骨髓的痛苦,而让他能坚守下来的,又是怎样的信仰和执着?


当你走进这个人,代入进这个时代,那些“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字眼则不再冰冷,你会共情,并且由衷地敬佩他们,并为之感到心疼。


正如看着淌过血水的陈延年和陈乔年,这群奉行互助论、践行过共产实验的热血少年,最终却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下。


而回想起剧中他们与父亲陈独秀告别,陈独秀喃喃地说:


“南瓜子我炒的,糊了”。陈延年尝了一颗,调侃道:“是糊了,是您炒的风格”。


平淡的父子对话之后,便是英勇无畏的就义。


我们在古诗词里常听到“笑谈生死”,但却在这里见到,原来真的有人可以笑谈生死,可以视死如归。


当历史人物以立体可感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当他们有着和常人一样热烈缠绵的情感,当他们在豪言壮语之外,时常闪过朴实而真挚的人性,我们才更能体会到柔情与慈悲下,牺牲的伟大。


你见过延年、乔年两兄弟和父亲赌气,一言不合就“怼”爹,见过他们工地上扛麻袋、摆摊勤工俭学,见过延年非常“轴”、固执地相信“无政府主义”……这样活生生的、风华正茂的青年,选择了在最好的年纪为信仰献出生命,叫人如何不泪目?


知识,尤其是历史,不该是抽象的,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历史人物也不该是一个片面而单一的宣传符号,他们更应该是生动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从正剧模范《觉醒年代》里,我们看到了伟人们人性里的种种软肋、甚至缺憾,我们便体会到了他们彰显出的、超出平凡人的伟大与可爱之处。


这部剧不仅让知识“活”了起来,调动了观众多维的感官,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从内心深处与这群人共情,才更能理解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所坚持的信仰。


让孩子们拥有“炽热的理想主义”


在我们和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老师合著的《每个孩子都能学好作文》一书里,李老师有句话让我深以为是,叫做:


“我手写我心”。


文章打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打动自己。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往往都非常“宏大”,总是关乎人生理想、家国命运。


同时这些题也非常“抽象”,如何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动人的细节、对生活的洞见,并在细节里彰显出深刻的思想,这绝不是积累几个好词好句、死记硬背几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作为举例,就能做到的。


只有发自内心地情感投入,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看完《觉醒年代》不仅仅是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了这些鲜活的人物之后,了解了他们闪光的思想之后,对他们的的理想信念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有感而发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


所以只有广泛地涉猎、多维地感知、用心思考自身与社会,才能真正写出有质感、有深度的文章。


这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孩子思考“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内心成长的过程。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像《觉醒年代》这样的好剧,带给孩子全方位的滋养,让他们在对历史的了解中,丰富知识储备和历史积淀,而这些积淀和滋养,带给他们的绝不只是作文素材的积累,而是对人格的培育,引领他们通向更广阔的未来。


同时,对于孩子的历史学习,仅靠电视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有对孩子的历史启蒙,让孩子透过历史事件,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在辩证的学习中,去认识历史、感知历史。


正因如此,常爸团队花重金最新推出了《给孩子的第一门历史系统课》,把一个个故事前后贯穿,引导孩子在聆听、阅读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剧透一下,这门课已经开始预售了,想要给孩子历史启蒙的家长,请关注常青藤爸爸公众号了解详情)。


都说“高考题的出题者,不仅是出题者,更是这个时代”。思考历史的能力、思考时代的能力、思考“我与时代”的能力,是超脱于写作技巧和素材积累之外的,更内核的东西。这是新时代少年需要的能力,也是需要学校、家长通力合作,通过教育来赋予孩子们的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想要写出有质感的“文”,先要活成一个有思想有质感的“人”。做人与做学问,都需要从小积累,今天首推我们的历史系统课,二推《觉醒时代》,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学好历史、学会思辨,懂得思考、无论是想赢在高考作文,还是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这些都是最根本的奥义!

1.《【合作记叙文作文高中作文】《觉醒年代》“崩溃问题”高考作文,偶然也是必然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合作记叙文作文高中作文】《觉醒年代》“崩溃问题”高考作文,偶然也是必然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50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