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并学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

  2、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1)师生每人画出一个三角形。

  小组内展示画的三角形,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指生上台板演。)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1)学生动手摆三角形。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可结合课本理解)

  (2)学生回答。

  (3)你认为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复习过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段。

  (2)小组合作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自学提示: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作三角形的高用什么学具?

  怎样作三角形的高?

  (3)小组代表展示问题并演示三角形高的作法。

  (4)思考:三角形有几条高?应怎样画它们?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图)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应用,仔细观察为什么把物体的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1、2、3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瓦店集中心小学

  李素青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范文】

1.《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