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灭亡后,诸侯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两邦势力的矛盾逐渐加深,出现了连年战乱局面,历史上称这一混战时期为春秋战国。

这一段时期虽然社会环境动荡不堪,各国之间纷争不断,礼乐崩溃曾经一系列的规则仿佛都在顷刻间崩塌。

正所谓不破不立,随着旧制度、思想、文化的崩毁,大批的能人异士站了出了,就此造就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大繁荣时期史称其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并非只是表现在思想文化上,百家的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当时的纵横家学派、墨家学派等等。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如此混乱不堪,才为一些有大才的人提供了政治舞台,但就像演义中所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了这么久统一才是大势所趋。

于是在战国晚期就出现了秦为了统一六国各方征讨的局面,虽然苏秦合纵连横六国阻挡了秦的攻势,但当联盟中成员国之间出现裂缝后,便很难再次重新修补,赵国最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但是古之君王是有气节的,古人的气节不允许他们不做抵抗便草草的投降,就这样在赵国灭亡之前出现了著名的邯郸保卫战。我们要讲的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人——毛遂。

就算对毛遂自荐的故事没有过多的了解,但也应该对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不陌生吧,毛遂自荐是用来形容鼓励人们自告奋勇,勇于去举荐自己担任某项职务或工作,这个成语起源于毛遂自荐这个故事。


毛遂为何自荐?当时发生了什么

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公元前259年,六国联盟瓦解后,秦略施小计便轻而易举的攻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兵临城下赵国形势不容乐观,于是赵王便派赵胜去楚国求援,以解燃眉之急。

战国时名流贵族间为了广招门客,扩大势力纷纷礼贤下士,养着大批的能人异士,平阳君赵胜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就是靠着养着数量庞大的“士”在家中,才享此美名的。

赵王将重任派给赵胜后,赵胜选取了二十名有智勇双全的门客,约定好大家一起前往楚国谈判,总之要用尽办法让楚王出兵救赵。但当时千挑万选最终却只选出了十九个人,在这些门客中所剩下的人中,选来选去都觉得他们的才能都不足以出任这次任务。

正当赵胜考虑另做打算的时候,众门客中有一人站了出来,他主动向赵胜举荐自己道:“既然还少一个人便让我一同前去吧。”毛遂因为在平阳君门下呆了三年,一直未显露出什么令人惊艳的才能,因此一直籍籍无名。

平阳君见毛遂站出来自然是不认识的,便认为毛遂是个才华一般的人,不足以胜任这次任务想要拒绝他。

毛遂并没有因为赵胜的否定就气馁,他极力向赵胜举荐自己是有大才的,再三肯定自己绝对可以担任这次的任务,最终赵胜同意了让他一同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了赵胜,而赵胜带来的二十个谋士连楚王的面都见不到,赵胜与楚王两人商谈,从大清早到了正午还是没有结果。在外面等着的谋士们心中着急却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毛遂从人群中冲进了大殿,远远的就对楚王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

楚王见赵胜手下的人这么不讲规矩很是生气,没有好气的埋怨赵胜手下不讲规矩,赵胜被毛遂这一出搞得也是有点懵赶忙让毛遂退下,毛遂却捂着自己的佩剑威胁楚王。楚王见毛遂有几分胆色,倒是不叫他退下了,反而留下毛遂细细听他的一番分析。

毛遂见事情有转机赶忙将自己对出兵的一番见地仔仔细细的给楚王分析了一波,楚王听后心悦诚服,当即答应了出兵援赵。楚国出兵帮助赵国解了围,赵胜自此也开始对毛遂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有大才的人。


毛遂自荐的结局根本没有那么好

本来故事到这结束再好不过了,可惜的是毛遂虽然在纵横一道上颇有建树,但对于行兵布阵却是一窍不通。

这一次秦国也学聪明了,学会了与人联盟,秦联和燕一起对赵发起了猛攻。再次面临危机,赵王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毛遂,觉得毛遂既然能解救赵国一次,那就一定还能救赵国第二次。于是不管毛遂如何推脱,赵王还以为毛遂是自谦,硬是让毛遂去战场上行兵打仗去了。

毛遂自己心里苦啊,他哪知道人能力大了说实话人家都不信,说自己不会兵法就是真的不会啊。看着城墙下溃败的残军,毛遂羞愧难当,一时间不知道回去怎么跟赵王交代,最终在城楼上拔剑自刎谢罪。

毛遂自荐本该是一段佳话,可惜赵王病急乱投医,最终害了毛遂,也葬送了自己的国家。虽然能够学毛遂自荐是件好事,但也要切记千万不要逞能,将事情弄巧成拙。

1.《毛遂自荐是好是坏?大家只知道开局,却很少有人知道结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毛遂自荐是好是坏?大家只知道开局,却很少有人知道结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3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