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9.12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6分,第5题4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

4.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5.李商隐《无题》中,运用谐音、比喻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

(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6.甲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马致远,乙文的作者是清朝的 。(2分)

7.(1)甲文中,“夕阳西下”点明特定的时间,与首句中的“ ”字相呼应;

(2)甲文中“断肠人”的“断”字与乙文第二段中“ ”字意思相同。(4分)

8.(1)甲文是一首散曲,借身居“天涯”的“断肠人”抒发了 ;

(2)乙文是一篇议论文,身居“潍县”的作者,在家信中通过批驳“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来 。(4分)

9.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枯藤”两句写旅途中的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B.甲文“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温馨的秋天景致。

C.乙文中“老吏苦之”与“坡洒然不倦”对比,证明读书贵在乐学。

D.乙文以“坡洒然不倦”为例,阐述深入研读给心灵带来的收获和满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飞将军

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①得广。单于②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③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④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胡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⑤。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注释】 ①生:活着。 ②单于:匈奴君王的称号。 ③睨:斜眼看。

④暂:很快地,突然地。 ⑤塞:边境上的关口。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 单于素闻广贤 素: ⑵得李广必生致之 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3分)

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

________________。

12.李广被俘后最终又得以脱险,主要得益于他所采取的三大措施: (1) 、

(2)抢到好马 、 (3) 。(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选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B.选文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动词,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选文歌颂了李广的机智勇敢,同时反衬了匈奴的软弱无能。

D.选文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单于对人才的珍惜和重视。

二、现代文阅读(共3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眼光与见识

①“三顾茅庐”,这个渴求人才的故事早已尽人皆知,它所潜藏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理也值得深味。比如,刘备为什么要三次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又何以能对天下形势作出那样环环相扣的精当分析,并提出极富远见的应对战略?

②显而易见,前者体现的是眼光,后者说明的是见识。细细想来,蜀国的崛起与发展,不就正是由这眼光和见识的完美结合而促成的么?正因为刘备有识才的眼光,才会放下身段,无比虔诚地恳请诸葛亮出山。也正由于诸葛亮有高卓的见识,才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③眼光和见识虽然难以物化,不可量化,无法显化,却是卓越之人的基本素质与必备条件。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杰出人才。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眼光与见识也许最值得一说。他推崇儒佛文化,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律学汉语、学汉礼、改汉姓、穿汉服装、与汉族通婚杂居,鼓励学习农耕……这一系列“革俗汉化”措施不仅使北魏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后世唐代宋朝的空前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全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正因为孝文帝的举措,才使中国古代文明得以保留和传承,并没有像世界上其他三大古国的文明一样从地球上或消失,或中断。唐太宗所体现的不仅是眼光,还有胸襟。他能倾听政敌魏徵谔谔之语,与属下谦和平等对话讨论……从而开创了“君纳忠谏,臣进直言”的治国懿范。

④历史表明,无论是实现个人成功,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眼光与见识都断不可少。一个人但凡有了眼光,就会富有宏阔深远的视域,入木三分的穿透力,直入底蕴的明彻性。无论察人察事皆能见微知著,抓住内质;而当一个人有了见识后,则会在为人处世中每每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成竹在胸,极具创新思维和战略考量。

⑤有人说:一个民族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不只是注意自己的脚下。毫无疑问,这样的人群对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市场大潮滚滚涌来、物质欲望裹挟人心的时候,尤其如此。正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当人一旦变得没有眼光只有视力;没有见识只有意见的时候,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的“尺度”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浅薄和短缺。

⑥绚丽的世界永远都在向人们提供各种机会,但前提是:你必须有眼光,能发现它;有见识,能体悟它;有定力,能抓住它!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有这样一种不断培育和强化眼光与见识的自觉,我们必定会从历练中提升自我,赢得出彩的人生。

14.将第②段画线句改成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阐述“三顾茅庐”蕴涵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理。

B.评述刘备有识才的眼光和诸葛亮有卓越的见识。

C.论述蜀国的崛起和发展在于眼光和见识的结合。

D.论述眼光和见识的重要意义并引发下文的议论。

16.联系全文,“眼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1)____,围绕中心论点,第③段阐述了__(2)__,第④段在第③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 (3) ,第⑤段则类推到 (4) 。(8分)

18.第③段画线内容是否可以删掉?请简述理由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意外的收获

一翎

⑴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竟然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结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枝笔!批评他还不承认错误!真不知道哪有这么难教的孩子!”

⑵我顿时也火冒三丈。这个张辰,从进我们班开始,就没有让我省心过,迟到、旷课、作业不做、上课做小动作、搞恶作剧、课间打架……几乎每天都有任课老师或学生向我告状,实在让我头痛不已。

⑶同学们陆续回家了。张辰坐在座位上,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

⑷等到只剩下我俩的时候,我把他叫到了教室外,他低着头随我一起站在暮色里。他的个子很矮,刚到我胸前第二个纽扣,小平头正对着我,背着手,站得直直的。这已经是给我面子了,听说有一次,别的老师刚要训他,他胳膊一甩,竟抬腿走了。我看着他的平头,心里盘算着怎样开始我们的“交战”。

⑸我干硬地咳了咳嗓子,为河东狮吼做充分准备。就在这时,有个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我班有个学生的自行车钥匙不见了,让我帮忙把车锁撬开。于是,我赶紧跑去为他们排忧解难。

⑹那个车锁很难撬,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等到大功告成时已是暮色四合。我长长嘘了口气,嘱咐那个学生路上小心,然后自己也想骑车回家。就在开车锁的时刻,我忽然想起张辰来,不过我想他大概早就跑没影了。虽然这样想,我还是走向教室,向那边望了望。

⑺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暗暗的暮色里,那个小小的影子还站在那儿。我的心动了动,怒气随之烟消云散了。就在我想草草打发他走的时候,我看到他在冷风里打了个寒战,那一刻,我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温情。

⑻我摸着他的头,俯下身子和气地:“张辰,谢谢你还在这儿等我,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吧。”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我妈妈没有下班。”我明白了,他是怕我家访,他的父母会打他。我笑着说:“我只是想送你回家而已。”他没有说话,坐上了我的自行车。

⑼路灯已经亮了,远远看过去,像星星列阵,很美。我慢慢地骑车,怕夜风冻着他,他的衣服穿得很少。感觉他的手,轻轻地拉着我的衣服,我说:“抓紧点,好好坐着。”他回了一声。按照他的指点,我送他到家不远的地方停下,“谢谢老师!”他一边大声说着,一边飞快地跑了。

⑽很快我有了新发现:张辰再没出现在没做作业的名单中;任课老师表扬张辰上课听讲很认真;课间做广播体操,张辰把胳膊和腿都伸展得很到位……我想,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反常的时候,恐怕时间长不了。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又看到了他的小平头正对着我,下面有一张红红的脸。从此张辰像换了个人一样,期中考试的成绩竟然前进了十多名。

⑾开家长会那天,我见到了张辰的爷爷,这才知道张辰父母离婚了,妈妈不要他,爸爸在外地工作,他只好和爷爷过。“老师,谢谢你,那天晚上你把张辰送回家,孩子告诉我说,第一次有老师专门送他回家……这孩子命苦,妈早早就不要他了,他说从没有老师像你对他这么好……”

⑿听着张辰爷爷的一番话,我背过身,忍住欲夺眶而出的泪,不为自己意外的收获,而是为自己曾经的冷漠惭愧。当我维护师道尊严的时候,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只会责备学生gū fù自己的一片“苦心”。心,是需要真诚的沟通和爱的,如果那天我只是声色俱厉地责骂他,那么,我会犯下多么不可原谅的错误啊!

⒀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他矮矮的个子,只比我高一点点,但我知道,他会健康地成长,长得比我更高……

19. 根据第⑿段的拼音写汉字。gū fù 。(2分)

20.第(8)段他“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是因为 (1) ;

“随即又黯淡下来”是因为 (2) 。(4分)

21.第(9)段划“﹏”句运用了 修辞,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22.对第(9)段划“ ”线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衣服穿得很少,身上发冷,想以此取暖。

B.他坐在车座上,怕自己摔下去;但因为是老师,不好意思拉紧。

C.他用拉衣的动作表示对“我”的友好。

D.表现了他对人间温情的渴望和依赖。

23.纵观全文,文题“意外的收获”的含义是:(6分)

(1) ;(2) 。

三、综合运用(12分)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4—26题(12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等,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请参加以“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内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完成下列

任务。

24. 下列蕴含“自强不息”精神的诗句是( )( ) (4 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5. 以下哪两个是不属于古人“自强不息”的典故( )( )。(4 分)

A.祖逖闻鸡起舞 B.孔子韦编三绝

C.范仲淹断齑画粥 D.陆绩怀橘

26. 以下四句是与自强不息有关的名言,请选择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理由。

(30 字左右)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我选 ,理由: (4 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 这也是一种精彩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1.《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上海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上海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