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复习初三上册历史,现将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复习初三历史有帮助。

《共产党宣言》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2.《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的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发表以来,《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A、迪亚士和他的航海

(1)时间:1487--1488年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

(4)成就: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B、达·伽马及航海成就

(1)时间:1497--1498

(2)资助国:葡萄牙

(3)路线及成就: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C、哥伦布及航海成就

(1)时间:1492年8月

(2)资助国:西班牙

(3)路线及成就: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等。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D、麦哲伦船队及航海成就

(1)背景:

哥伦布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但是向西航行寻找达到亚洲航线的梦想依然激励着欧洲人继续探险。

(2)时间:1519--1522

(3)资助国:西班牙

(4)路线: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实现全球航行。

(5)意义: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四位航海家航海顺序: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法国大革命

1.爆发的背景:

(1)旧制度制约了经济发展,激化了法国各种社会矛盾。

(2)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2.爆发的导火线: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路易十六让步的同时,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3.爆发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4.革命的发展:

(1)制宪会议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2)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3)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曲折: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暗地里致信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法国。

(5)瓦尔密战役击退侵略者。

(6)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7)1793年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8)雅各宾派打退反法联盟军队,平息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9)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大总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大总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