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寒门博士之死》,引发社会关注。据该报道,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于2017年12月25日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无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溺亡博士杨宝德女友曾在微博上发长文,声讨其博士生导师周某是酿成此悲剧的罪魁祸首,并贴出二人聊天记录作证,杨宝德生前常被导师要求帮忙处理私人琐事。

1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回应该报道称,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校方已对周筠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作家@六六在微博转发了《寒门博士之死》一文,并评论称,“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 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被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在这条微博评论区,大概也是互联网难得一见的“和谐”,各路网民罕见地一致将矛头指向六六。

绝大部分网友都指出一个问题:这位博士已经不是在帮老师干活,而是被“性骚扰”。而事实上,看过网上曝光的博士和导师的对话截图的话,就知道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

部分对话截图

对于网友的指责,@六六竟然还“一本正经”地解释,“完全不是调侃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正心诚意修身,包括对小事的细致和主动。一路走来,哪怕是大编剧了,依旧和剧组住90块的快捷酒店,烧饭给各路工作人员吃,得空就帮着收拾现场。不是只有跟师才卑微。我觉得以干琐事为乐趣,才会招来各色人等的亲近。做任何行业,情商都是第一位的。”

说到底,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也算是弱势一方。而尊师重教、师道尊严与传道受业解惑,本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博士本该是国家培养的尖端人才,本该畅游于学术的浩瀚海洋,不断探究世界的真谛。然而,在这里,却成了一个打杂拎包的苦力。人格侮辱、尊严践踏、学术无果、出国无望,当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且正直的博士身上,他对世界的绝望可想而知。

无论如何,近来高校老师骚扰学生事件频频在网上曝光,暂且不评论调查结果如何,但希望这种状况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发生这样的惨剧,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师生关系,否定博士这个群体。

1.《寒门博士之死 寒门博士之死:伺候老师是不是应当的?他为何选择溺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寒门博士之死 寒门博士之死:伺候老师是不是应当的?他为何选择溺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