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即可收听音乐

片头曲《认真地老去》- 张希

前几天,云妹在凌晨一点发了一条熬夜写稿的朋友圈,因为实在太困,忘了屏蔽爸妈。

第二天,妈妈果然来电话了:“叫你不要熬夜加班,怎么不听,女孩子在外面那么辛苦干什么,回家考个公务员多好,轻轻松松的。”

出来工作一年多了,家里人还是不时地转发一些公考信息。在他们眼里,公务员是和教师齐名的万年备胎行业,女孩子年龄大了,就得回来考个公务员,或者当个老师,安稳度日。

轻松、安稳、体面。提起公务员,不少人会先想到这几个词。可与此同时,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有一波要不要离开体制的讨论。

所以,公务员们到底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云妹跟几位曾经是公务员的朋友聊了聊,想知道他们为什么离开,有没有后悔。

今天和你分享其中的3个故事。

“喝茶、看报、逛淘宝?不存在的!”Lily刚从政府宣传部辞职,谈起刚刚结束的这份“人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她说回忆里最多的就是加班——

每天,她一个人要编辑8条微信推送,还要负责微博更新、舆情监控、活动组织,工作强度很大,加班到晚上九点十点以后是家常便饭。

老公也是公务员,和Lily就在同一栋楼工作,俩人却经常一整天都见不到面。

Lily老公负责的是棚改拆迁等工作,忙起来更夸张,24小时连轴转,与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一样,他们的办公室里安了床,随时准备通宵,还经常需要下基层,连“清表”这样的体力活儿都得亲力亲为。

有一年7月,Lily跟拍老公部门“清表”的过程,大热天,他们钻进了村民的果园,旁边是堆成山的垃圾,弥漫着恶臭,进去后,要一棵棵数果树,按量对村民进行补偿。但有些人为了争取更多补偿,故意把树栽得密密麻麻的,进去一趟,衣服都被划破,身上全是划痕。

那天回来,Lily身上被蚊子咬了42个包,那一刻,她突然很心疼老公,他每天都要干这种工作。

“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认为公务员是世界上最轻松的职业。”Lily说。

除了承受偏见,还得承受委屈。

Lily告诉我,在宣传部工作时,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谩骂攻击:

创文明城市,他们去大街上做志愿者,就有人说,是不是作秀,有电视台来采访吧?官方微信推出了民生栏目,可评论区却一水地骂贪污。还有些人直接人身攻击:“你是不是脑子进屎了,替政府说话,不要在这里满嘴喷粪!”

一开始,Lily还会觉得委屈:“我一生气,就把这些人拉黑了。你说我只是一个小姑娘,这些人凭什么把怨气都撒在我身上。”

可久而久之,她也麻木了,但总觉得这份工作看不到任何未来,繁忙却重复,没有挑战性。

今年初,Lily休了婚假去旅游,在大理时,她发现人原来可以活得如此自由,开个民宿,做点小生意,不止有一种生活方式。

于是她打定了辞职的主意。休假期间,领导来电话,问她啥时候回来,她傲娇地说:“你别给我打电话了,我不回来了!”

放弃体面的铁饭碗,家里人自然不同意,公婆更是觉得,以后怕是要让儿子一人养家了。

Lily哭笑不得:“谁养谁还说不定呢!当公务员的时候,我一个月两三千,老公一月三四千。大家老说公务员又涨工资了,其实每次一两百地涨,我老公干了6年,才涨了六七百,而我们这三线小城的房价这两年都涨到一万多了”。

辞职后,她暂时靠写稿、摄影的技能接点零活儿,挣得已不比以前少,还同时准备着跟朋友合伙,成立自己的传媒工作室。

这一天夜里12点,老公还没回来,Lily就给他打了个电话:“你还要不要回来,要你有啥用,你这老公有还不如没有呢!”老公只好哄着她:“我心许卿,但早已身许国家”。

Lily说,还留在这行的,要么是有理想,要么是要面子,她两个都不是,人各有志吧,但老公属于前者,是那种看个《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都要热泪盈眶的人。

“唉,有些事儿还是要有人去做,所以我总跟我老公说:‘钱由我来挣,你去为万世开太平吧!’”

80后的李成出身国家级贫困县,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研究生,也是第一个国家公务员,还是一线城市公务员。

他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所带领的科室曾经排名全国同领域第一,工作能力突出,人际关系也相当融洽。

在外人看来,李成事业有成,家有娇妻,儿女双全,妥妥的人生赢家。

然而当他卸下这些光环,回到50平米的小房子,交完房贷和孩子的兴趣班学费,看着羞涩的钱包时,便会感到现实之沉重。

当年那些同一起点的老同学,有的进了投行,有的投身互联网,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妻子曾经是大学时的校花,追求者无数,却选择了他这个穷小子,相伴十几年,为他生儿育女,不离不弃,然而他却无法给她更好的生活。

更让他焦虑的,还是孩子:

“每天看到朋友圈里,家长群里,某某小朋友又去巴黎博物馆,某某小朋友又去北海道滑雪,某某小朋友举办了自己的音乐会,某某小朋友的英语演讲获得了大奖,而我的孩子,旅游只能去新马泰,长到8岁,待在南方,连雪都没见过,钢琴全靠电子琴,英语都是我们自己教。”

通过读书走出寒门的李成,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不能为他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总会担心孩子的天资会因为我的平庸而被浪费。这些焦虑总是让我整夜失眠,但一家六口挤在50平的小房子里,我连辗转反侧的空间都没有。”

他喜欢音乐,心情烦闷的时候,只能靠吹笛子排解。有一天,一位结识多年的老友前来拜访,听完他的笛声后说:“我听出了你的不甘,你来我这儿吧!”

这位老友自己经营公司,事业有成,因为充分认可李成的人品和才干,便邀请他进入公司管理层。

李成心动了,决定辞职。

去单位办理调档时,同事调侃他:出去以后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他说:“是啊,现在该为家庭做贡献了。”

在机关单位这么多年,家国情怀还是很浓厚的,李成只能安慰自己,投身商界也是以另一种方式为国家做贡献。

如今,李成薪水高了不少,但繁忙的工作让他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有得必有失啊!每一条道路都是难走的,这世上哪有不难的事情呢!”

做公务员的10年,赵丽的仕途非常顺利,从普通科员一路做到了副县长。

然而,在35岁那年,她却选择离开了体制。

做父母官,执政一方, 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但赵丽告诉我,她刚做副县长时,工资是2013元,之后涨到了2145元,在县城一个人租房,房租、物业费都是自己付。

她对此有点无奈:“说出来你肯定不信吧,没几个人会相信,但的确就是这样,好在我家里底子不错,能补贴点。”

但促使她离开体制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经济待遇。

从省里外派的6年,赵丽孤身一人,什么幺蛾子都碰上了:半夜有人到她的住处试着偷偷开锁,有人提着砍刀到县政府办公室一间间砸门……这些事情,她只能事后讲给老公听,虽然他远在省城,也帮不上什么忙。

那些年,她每周五回省城的家,周日又回到单位。儿子就跟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一样,每次离家,都会眼泪汪汪地看着她说:“妈妈,你周五一定要回来啊。”

儿子现在9岁了,依然很爱撒娇。赵丽说:“大概是在他该撒娇的年纪,我不在身边,他没有撒够,现在都要补回来。”

常年在外,夫妻相处的时间也特别少,每次只有返程去高铁站路上的那40分钟 ,俩人可以单独地聊聊天。老公曾无奈地对她说:不要因为一个副县长,丢了一个老婆。

身为分管教科文卫的副县长,赵丽常常要亲自处理很多棘手的琐事,比如医疗事故、学生安全事故等,见多了这些事情,负能量难免郁结于心。除去加班,赵丽已经没有多少自由时间,也没什么业余生活,她常感到整个人很颓,心情不好时,也很难给家人好脸色。

“我不仅是一个公务员,一个副县长,我还是一个妻子、母亲、女儿”。

赵丽最终选择了离职。但从起心动念到真正决定,她犹豫摇摆了大概一年多。

25岁到35岁,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花费在这个岗位上。28岁就做了副处干部,其实再熬个十几年,做个副厅应该也不成问题。

但她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熬呢?我又不迷恋权力,也从不把公务员岗位当成安稳的保障,我是喜欢做事的感觉,可能做事儿的地方也不止这里。”

辞职后经朋友的介绍,她进了一家金融企业做中层管理,干得还算得心应手,工资是以前的10倍。

与赵丽的沟通,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她说话爽朗,逻辑清晰,很会照顾他人的情绪,聊几句就能感受到她不一般的处事能力。

赵丽说,当副县长时,许多事她都是亲力亲为,连PPT也是自己做。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能力,对不同的环境适应得很快。

在她看来,真正干实事的有能力的人,无论在体制内外,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她挺满意现在的生活:

“可支配的时间变多了,该健身健身,该美容美容,该看书看书。在家时,很享受儿子跟我撒娇的感觉,有公婆做的可口的饭菜,吃完饭,还能跟老公出去散散步,顺道去看看离我家直线距离只有300米的爸妈……

我并不后悔离开,公务员的经历是一种体验,现在在其他岗位照样干得很好,这给了我极大的自信,证明我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挺开心的。”

✎✎✎

在写作之前,云妹在群聊里发起了公务员话题的讨论,许多公务员倾诉了自己的委屈,吐槽了加班、亚健康、低薪资等问题。

群里几个95后的大学生说:“看完之后,发现自己之前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有所偏颇,以后择业要更谨慎。”

也有人说:“现在哪个行业没有加班、亚健康这些问题,只是公务员向来被认为轻松。”

的确,我们的社会长期以来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公务员”很特殊,有各种特权和灰色收入。但实际上,时代在变化,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很多职业,已经没有那么“光鲜”了。

绝大多数公务员,并不是戴着脸谱的“官老爷”,可能就是你的朋友、表哥、姨妈、同学的爸爸,他们也要辛苦加班,也要面对误解、迷茫、焦虑……他们的奉献,应该被看到,更应该被认可。

就像Lily说的,“有些事,还是要有人去做”。

每一个在辛苦做事情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1.《28岁才考上公务员悲哀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考公务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8岁才考上公务员悲哀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考公务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