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在《圆桌派》中曾说:“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她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亲朋好友来决定。”
图:《圆桌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聊起三观,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正如蒋方舟所言,阅读,是培养价值判断的过程。正所谓千人千态,广泛的阅读能够让你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并产生自己的判断,从而塑造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阿信今天想用“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的方法,和大家聊聊如何阅读一本书。
书为什么读了就忘?如何高效的读书?什么是沉浸式阅读法?这些疑惑,或许樊登都能为你解答。
摆正读书心态:沉浸式学习
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
——樊登
樊登说,那些让人们苦思冥想的问题——关于爱情、升职加薪、创业,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而且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已经被人解决,写成了书。
所以,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开始读书。
大量阅读,答案自现。
但如何才能有效进行阅读,其实大多数人是迷茫的。
在知识焦虑的时代,很多人把学习变成了观光式的学习。而这种观光式的学习方法往往导致“学得快,忘得快”的结果。
若想通过阅读使我们从“单向度的人”变为“多向度的人”,那就必须掌握沉浸式的学习方法。
何谓沉浸式的学习方法?拿旅游来举个例子:
先说观光式旅游是什么呢?就是你跟着一个旅行团去上海玩:
第一天,东方明珠
第二天,城隍庙
第三天,野生动物园
第四天,回家。
与之相对,沉浸式旅游的是你在上海的一个朋友家里待上一段时间:
每天早上起来去看看上海大妈们怎么跳舞。
他们早餐吃什么,然后你变着花样把早餐都吃遍。
上海人是怎么跟别人在路边吵架。
为什么最近上海的垃圾分类搞得这么火热。
不难发现,观光式旅游在整个旅程结束了以后,甚至都不知道上海风貌到底是什么。而沉浸式旅游让你沉浸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当你了解了上海当地人的生活后,相信你对上海的感觉会和观光客有天壤之别。
我们的学习过程其实也分为沉浸式和观光式,很多人都在观光式的学习,它的特点是“打卡”;如果一个人阅读仅仅只是为了把书看完,这种打卡式的阅读给他带来的就不是高效的知识输出,而是时间的浪费。
樊登说“沉浸式讲书法”则杜绝了这样的时间浪费。
樊登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他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
而讲书,就是樊登沉浸式学习的秘诀。他每绘制完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并且在录制的时候讲一遍之后,这本书80%的内容就都被他记住和吸收了。
正如《认知天性》一书里所提到的“摩擦”,大脑只有经过了多次的运算和激活,有了足够多的的摩擦,收到了足够多的的挑战,才能让自己记住所处理内容。
把书读薄:解构一本书
生活中,我们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那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一本书呢?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再复杂的书都有一个结构,只要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在难懂的书都能够轻易读薄、读懂。
对于如何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樊登总结了一套简单又极为有效的方法——带着问题去读书:
首先,我们在阅读时,要搞清楚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任何一本书都会有一条主线,不同的书的主旨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而找主旨的关键就是在书中找到定义这个问题的句子。
其次,熟悉书的写作背景。一本书的背景知识能够帮助读者开阔眼界,帮我们了解一个理论的前沿研究状态是什么,从而间接地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
再然后,就是一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有哪些解决方案。一本书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论据去证实自己的观点,这些论据可能是实验、调查结果或大量案例,这些都是书中很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一般都会进行价值升华,指出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从解决的问题到论据再到价值升华的部分, 这本书的完整框架就出来了,解构一本书,就是这本书的脉络,读书才会变得更有效率和意义。
把书讲出来:内容再创作
相较于读完一本书这种观光式的阅读模式,樊登认为“讲书”是更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真正让你读懂一本书。
如何讲好一本书?
樊登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两大原则,一是以书为据,别跑偏;要遵循原书的结构,核心内容一定是依据书的脉络来的;
二是讲书是再创作而不是单纯的摘要;讲书的目的不是照读原文而是便于听众的理解,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语句设计,以便听众更简单的获取书中的内容。
对很多人来说,读完一本书很困难,更何况是看完之后把一本书讲出来。
而樊登的工作却要求他不仅得把书讲出来,还需要讲得清晰明了,为了保持稳定的质量输出,樊登有一套自己的思维导图构建方法。
樊登讲书时桌上都会放着一张思维导图
樊登通常会用A4纸和水性笔来绘制思维导图,绘制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二是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解构。然后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分支与文字来进行知识复盘。
樊登独家读书思维导图《认知天性》手稿
樊登独家思维导图:《认知天性》
绘制思维导图是“知识输出”的过程,每看完一本书就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梳理,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你对这本书的内容清晰明了,且绘制书写的过程能够加深你对这本书的印象,帮你真正读懂一本书。
樊登说,要不是几位朋友撺掇,他是不会写这本书的。
自己读一本书,和读完之后讲给别人听,是不一样的。也许,讲书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能让我们对一本书的理解更深刻一些,收获更大一些。
于是基于这些考量,他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内部分享,在这个基础上撰写了这本《读懂一本书》。这本书涉及樊登在选书、读书、解读、讲书的一点个人经验和体会。
学会读书和讲书,不仅仅是读懂一本书的开始,更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把知识变成能力,让阅读成为你反脆弱的强大武器。
1.《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樊登:我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樊登:我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