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步骤

  (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L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J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an4,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

  【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5.请学生全文翻译。

  6.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小结

  1.古今词语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间:古义:参与 ; 今义:中间

  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卑鄙

  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古义:尽力做的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2.词性活用

  福: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神弗福也

  鼓: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

  3.通假字

  编: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词多义

  请:1。请求 曹刿请见;2。请让我 战则请从

  从:1。跟随 战则请从;2。服从 民弗从也

  故:1。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2。所以 故克之

  5.虚词

  以:1。凭 何以战;2。把 必以分人

  之:1。代词 指这件事 肉食者谋之

  2。助词 的 小大之狱

  3。代词 他,指曹刿 公与之乘

  6.句式

  1)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2)省略句:再而衰 第二次(击鼓进军X土气)衰弱了。

  3)倒装句: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

1.《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0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