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该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因势利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教师们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之一。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2016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不可跳跃也不可逆转。侧重考察顺序这个特点。例如:儿童必须要先学会爬再学会走,最后再学会跑,这一顺序不可打乱,同时也不可跳过。

  (2)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任务也是不同的。强调不同阶段的特征。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高中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

  (3)不平衡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平衡性,例如人的身高;另一个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在年龄较早的阶段就发展完成了,比如大脑的发育,有的在较晚的年龄阶段才发育成熟,比如人体的器官。不平衡性要求及时而教。

  (4)互补性:一方面强调身体之间的互补,例如盲人的听力特别灵敏;另一方面强调心理弥补生理机能的缺陷,比如在生病的时候,医生会叮嘱病人保持身心愉悦,病会好的快些。

  (5)个体差异性: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和人之间都是不同的,强调因材施教。

  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选择题掌握,只要理解就可以,无需死记硬背。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努力。材料分析题中,常常考察班上学习成绩差,或能力差的学生,老师仍然对其不抛弃不放弃,帮助他成长,体现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反之,对差生嗤之以鼻,则没有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材料题中常常考察,班级中有学生老是爱打架,老是并没有一味责备他,而是耐心教育没并且教学生如何正确的和同学相处。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从整体来评价,不能只看一方面,或把学生拆分来看,这都是不正确的,应该把学生当作完人。这个知识点只需要理解即可,在考试中很少会考到这个点。

  2、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强调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考试中,教师的行为若体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那就说明老师看到了学生具有其自身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这一知识点与第二点容易混淆,但是搞清楚主体是谁就不会错了。这一知识点强调的是学生与成人之间的不同,老生不能用承认的眼光去猜度学生的行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一个学生老是欺负其他同学,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个学生太调皮,故意搞破坏,但正确的考虑是,这个学生可能是想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但是不知道怎么相处,作为老师应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交友方式。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该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因势利导。例如:班上学生对家庭作业很反感,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改变作业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使得学生逐渐爱上这门课程,爱上作业,充分体现教师尊重学生意志。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例如,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讨论。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享受一定的权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老师应当保护学生的权利不受侵害。这一知识点考察较少。

1.《成人之间 2016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知识归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成人之间 2016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知识归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9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