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路况播报,很多人都能听到“107国道南投关至新安天桥段交通缓慢”、“菜田路至梅岭关方向交通压力”等实时播报。小南这两年经常被知心朋友问“深圳这些壁垒是什么?”“第二行是什么?”“宝安龙岗为什么叫官外?”“南投关是南投收费站?" ……
这些与“二线通关”有关的问题数量在今年1月达到峰值。1月15日晚,“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一条大新闻:国务院同意广东省“要求撤回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这意味着,在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36年的“特区管理线”(即“二线”)已经成为历史。
对于来深圳的人来说,“二线”是时代的分水岭——是“老深圳”心中难忘的回忆,曾经出入特区的“边防证”依然珍藏;也是“新深圳”听说过甚至听说过的存在。看着仅存的“乐瞳山口”,二线的历史似乎难以追溯。
对于深圳经济特区来说,“二线”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仪——经过36年的漫长旅程,见证了深圳从一个边境渔村到现代城市的巨大变化,成为特区独特的历史标志和文化符号。
煮一杯新茶和一壶好酒。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二线”的故事。
并肩打造“二线”
1980年,钟国华作为广东第七边防支队第一批新兵来到新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起初我们住在一个竹棚里,竹棚是竹子做的,上面铺着油毡纸。如果你遇上强台风,那么‘屋顶’就会被掀起,雨水就会落进房子里。”过了几十年,钟国华还是对最初的部队生活印象深刻。
两年后,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二线设防及管理方案报告》,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正式破土动工。“当时,人们习惯性地将深港边境称为‘第一线’,因此这条特区管理线也相应地被称为‘第二线’。”钟国华说。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什么这条管理线被称为“二线”——深圳经济特区的管理线不仅是特区管理线,也是边境管理线,两条线的融合被称为“二线”。
钟国华回忆说,当时特区既缺乏资金,又缺乏人力,于是负责“二线”防务工作的7个支队成为主要建设力量之一,承担了近四分之一的“二线”公路工程。“为了按时、按量完成施工任务,七个支队的每个人,无论是普通战士还是政府干部,都必须参加铺设电缆、挖土、搬石的工作。”他说,“午休的时候,各个公司的烹饪班都在工地,挖炉子,就地做饭。”3000多名支队官兵依靠最原始的肩并肩、刀斧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二线”修路任务。
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全长84.6公里,东起大鹏湾北子角,南至幸福村。是由2.8米高的铁丝网和沿途巡逻道路组成的“二线”,正式肩负起“守护”特区的使命。
一条“线”和两个“世界”
随着越二线道路的不断开通,沈深公路与“二线”交叉口形成的“门户”相继建立。
1994年,18岁的范强在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担任边防警卫。此后几年,范强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几个检查站(以下简称“特别检查站”)执勤,负责检查进出特区的人员和车辆。进出特区的行人和车辆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和“边防证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特区。
“当时申请边防证进入深圳,要经过单位政审、派出所核查、公安局办证三个程序。如果没有单位,需要经过街道居委会审核,申请手续很复杂。”范强说:“特区外有很多工厂。很多农民工和流动女孩都是怀着非常迫切的心情想进入特区的。有的甚至冒着生命财产的危险,半夜爬上山坡,切断‘二线’铁丝网,钻过去。”
"风俗内外就像两个世界." alt="117 还记得你的边防证吗? 一不小心,曾经的经历居然成了历史|深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