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安史之乱爆发后 安禄山兴兵作乱 洛阳、长安相继被叛军攻陷

安史之乱爆发后 安禄山兴兵作乱 洛阳、长安相继被叛军攻陷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是唐肃宗继位后的第二年,也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一年多前,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负责镇守大唐北境的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兴兵作乱、南下犯阙。一时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洛阳、长安相继被叛军攻陷。玄宗仓皇幸蜀,开元盛世戛然而止,大唐江山风雨飘摇、生灵涂炭。

关键时刻,太子李亨继位于灵武,控扼西北、遥制东南,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相继率军来投,这才“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民有望焉”。(《旧唐书·郭子仪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廷与安史叛军的实力对比也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

一方面,安禄山自攻陷洛阳、长安后,就忙着在洛阳登基称帝,建立燕朝。同时将在两京掠夺的财物悉数运往老巢范阳,贪图享乐、未作远图。面对弃都西奔、仓皇幸蜀的唐玄宗,以及继位灵武、整兵备马的太子李亨,安禄山既没有进驻长安、全力追击,也没有扩大地盘、争取民心,反而骄恣暴虐、残暴生灵,惹得天怒人怨、万姓离心。

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奋战,唐军与叛军在各战略方向上形成僵持:在北线,唐军大将李光弼牢牢掌握重镇太原,粉碎了叛军经太原进犯河西、包抄关中的企图;在南线,唐朝河南节度副使张巡以数千之众镇守江淮门户睢阳长达十个月,消灭了叛军大量有生力量,为唐王朝调兵遣将、平定叛乱争取了宝贵时间,还保证了江淮门户安全,将江南粮饷财赋源源不断运往关中,为平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中线,自安西、河西、朔方诸镇抽调的精兵业已完成集结,淮南的财赋也聚集于灵武,唐军与占领长安的当面之敌形成对峙。在至德二年到来之际,进行战略反攻的时机已日渐成熟。

抉择:东向vs北指

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摆在了唐肃宗李亨面前:如何确定反攻方向?是北取范阳,还是南攻长安?唐肃宗踌躇不决。一旁,肃宗最重要的谋臣李泌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他知道唐肃宗好谋无断、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

早在上一年底,唐肃宗就以此问题征询过李泌的意见。“陛下无欲速。”李泌毫不客气地点出了唐肃宗的毛病,并给出了解决叛军的“一揽子”方案:“使子仪(郭子仪)毋取华,……其精卒劲骑,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抚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新唐书·李泌传》)

李泌敏锐看到了叛军的劣势所在:兵力分散,战线过长,易于各个击破。因此不急于收复长安、洛阳,而把首要目标定为削弱叛军机动力量,让他们在长达数千里的漫长战线上疲于奔命、首尾难顾,然后先以朔方、太原唐军精锐攻取叛军老巢范阳,据其根本;再乘势以主力自关中收复长安、洛阳,获取全胜。

从军事战略上讲,此计划虽然不能尽快收复两京,毕其功于一役,但有利于消灭叛军有生力量,压缩叛军生存空间,起到釜底抽薪之效。此计划当时得到了肃宗的首肯,然而进入至德二年,即本文开头的757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年一月,叛军首领安禄山死了。史载,大燕皇帝安禄山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鞭挞侍从,甚至元老重臣也不能幸免。安禄山之子、太子安庆绪担心父皇会舍己而另立幼子安庆恩,就勾结安禄山身边大臣严庄、侍者李猪儿,将安禄山杀死,篡位称帝。叛军本就以安禄山、史思明为核心,安氏即亡,乍登皇位、缺乏威信的安庆绪自然难以服众,叛军凝聚力被大大削弱。

安禄山

唐肃宗兴奋地认为,这是克复两京、平定叛军的最佳时机。因此,李泌千里迂回、北据范阳、两路并进的方案被搁置;集中主力从正面进攻,克期收复长安、洛阳的计划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面对变卦的唐肃宗,李泌坚持前见,力主稳扎稳打,以歼灭叛军有生力量,夺取叛军老巢为上策。但唐肃宗已经等不及要收复两京了。“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在他看来,平定叛乱、重整山河已经被高度简化为收复长安、洛阳,似乎只要将唐王朝的旗帜再次插上东西两京的城头,平叛大业就算完成了。

千载之后,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度苛责唐肃宗的急功近利。夙夜以收复两京为意的唐肃宗也有他的无奈。彼时的唐朝,已是内忧外患、号令难行。安史之乱前,边将难治、尾大不掉的现象就已显露;叛乱期间,唐王朝对各地军队的调度,也不能如臂使指、指挥自如。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于叛军敌后,求援于唐太原尹王承业,王承业却见死不救,坐视颜杲卿苦战六日不支,城破被杀;唐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困守睢阳十个月,弹尽粮绝,向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同样见死不救,直接导致睢阳的最终陷落和张巡等将领被杀。叛乱如不能克期平定,必然对其他节度使和地方官员带来严重的示范效应,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

更为严重的是,唐玄宗在西奔入蜀途中,有感于李唐宗室的孱弱,任命诸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吴王李祗、虢王李巨,皆授以专征之命;永王李璘则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在这种情况下,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的历史很可能重演。特别是这个永王李璘,眼见中原板荡、唐廷衰微,便欲效仿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割据江左、“另立中央”,虽然图谋未成、最终兵败,但其示范效应不可小觑。

面对一片焦灼的内外形势,唐肃宗也确实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性实施李泌的迂回战略,他必须集中主力,尽快收复象征天下根本的东西两京,以宣示李唐王朝和自身皇位的合法性,维护政权和国家的统一。

唐平安史之乱要图

定计:艰难的平叛之路

主意已定,唐肃宗即令广平王李俶、大将郭子仪为天下兵马正副元帅,率唐军主力经凤翔向长安进攻,但在叛军安守忠、李归仁部打击下受挫。唐廷无奈,请求回纥派兵支援,在得到唐王朝“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资治通鉴·唐纪》)的承诺后,回纥叶护太子率四千精骑前来助战。李俶、郭子仪遂统朔方及回纥、西域军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再次反攻长安。在回纥骑兵的有力支援下,唐军终于一鼓作气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带领残兵迅速败逃河北,唐朝取得了平叛战争的阶段性胜利。

这年十月,安庆绪退至河北邺城。不久,蔡希徳、田承嗣等叛将也纷纷来归,河北叛军声势复振。然而对唐朝有利的是,安庆绪与安史叛军另一股重要力量史思明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史思明在部将乌承恩、耿仁智的劝说下,以所部十三郡、士卒八万降唐。唐肃宗大喜,当即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由是河北大部为唐军所有。

但唐肃宗刻薄猜忌、朝令夕改的毛病又一次发作了。在大将李光弼的劝说下,他坚信史思明兵强马壮、必将再叛,决定阴谋除掉史思明。结果事情败露,史思明一怒之下,杀掉了当初劝自己降唐的乌承恩、耿仁智,再举叛旗。加之唐肃宗担心平叛将领功高震主、难以驾驭,命不通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对李光弼多方掣肘,导致史思明击败了六十万唐军,顺势杀掉了安庆绪并兼有其众,又一次攻占洛阳。

史思明以其子史朝义为前锋,进抵潼关,关中危急,幸运之神却再次站在了唐王朝一边。恰在这时,史朝义被陕州唐军卫伯玉部击败。他担心被性格残暴、猜忌好杀的父亲史思明所杀,遂先下手为强,杀掉了史思明自立为帝。安史叛军再次严重内讧、四分五裂,无力再组织对关中的进攻。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相继离世,代宗李俶即位。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代宗长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统领各路大军再次会攻洛阳。在回纥骑兵的配合下,唐军再次占领洛阳及周边地区。史朝义逃奔河北,唐军乘胜追击,最终,史朝义部将薛嵩、张忠志向唐军投降。苦于战争久拖不决的唐代宗准予安史降将自领其地、加官晋爵,加速了安史叛军的瓦解。最终,史朝义被部将李怀仙所杀,历经八年反复拉锯、荼毒河北河南关中大地、横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不知此时,唐肃宗李亨在天有灵,会不会后悔拒绝李泌直取范阳、两路并进的平叛方略。唐王朝耗尽心血,终于收复了东西两京、剪除了安史首恶、取得了叛军诸将名义上的归顺,但也付出了人口锐减、国力耗损、夷狄内犯、威望骤降的沉重代价。从长安到洛阳,大唐曾经最繁华的膏腴之地已是赤地千里、万户萧疏。此外,唐王朝为了迅速结束战争,不得不迁就安史降将,让他们自率其兵、自领其政、自统其民,为国家的分裂动荡埋下了隐患。薛嵩被任命为卫相节度使;张忠志赐名李宝臣,为成德军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等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他们各自招降纳叛、拥兵数万,俨然已是国中之国。从此朝廷政令不通河北,骄兵悍将不可复制,直到唐亡。

唐朝后期藩镇形势图

这还不算完。进入唐末五代,黄巢起义军余部、河北诸藩、沙陀、契丹等民族上演了一轮又一轮更加惨烈的战争话剧。久不沾王化、不通声教、不隶中央的河北成为一个又一个短命王朝的战利品。其中,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报答契丹拥立之功,竟然甘当“儿皇帝”,把以河北为主体,西起晋北,东到大海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此后直到元朝灭亡,朱元璋北伐,安史之乱结束六百多年后,河北才再次成为中原王朝不容置疑的领土。

一失足成千古恨,方知此言不谬矣。

1.《安史之乱爆发后 安禄山兴兵作乱 洛阳、长安相继被叛军攻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史之乱爆发后 安禄山兴兵作乱 洛阳、长安相继被叛军攻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83741.html

上一篇

托福拼分 托福可以拼分了?等等,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下一篇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 详解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

朝鲜王朝视清朝为胡虏:沿用崇祯皇帝年号265年是谣言?

朝鲜王朝视清朝为胡虏:沿用崇祯皇帝年号265年是谣言?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在位年间纪年所立的名号。我国建立“年号”,并作为制度传下来,始于公元前140年的西汉武帝刘彻。他在这一年即位称“建元”元年。以后立年号一直沿袭到民国。不过,公元前841年周历王失位,周、召二公共理国事时曾号“共和”,...

汉平帝刘衎简介:西汉王朝最后的贞洁女汉平帝王皇后

汉平帝刘衎简介:西汉王朝最后的贞洁女汉平帝王皇后

汉平帝刘衔生平简介:汉平帝,刘衎,西汉第十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其祖父汉元帝刘奭,其父中山孝王刘兴,母卫姬。绥和元年,其父去世,继承父亲爵位,次年年仅三岁刘衔继中山王位。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因好淫乱”,年仅25岁的汉哀帝去世,汉哀帝在位期间因为专宠“董贤”,后宫仅一皇...

东周王朝_礼乐崩坏的时代_郑庄公如何让周王朝失去了最后的尊严?

东周王朝_礼乐崩坏的时代_郑庄公如何让周王朝失去了最后的尊严?公元前770年,犬戎大军的铁蹄踏碎了周王朝的西部防线,蛮兵们冲杀进了壮丽高贵的帝王之都,周王朝龙兴之地---稿京,给了显赫三百年之久的“天下共主”周王朝致命一击,之后这个王朝虽然继续存在了长达500年之久,但却已经是苟延残喘之身...

详述大明王朝九边重镇之首宣府镇

详述大明王朝九边重镇之首宣府镇

详述大明王朝九边重镇之首宣府镇建立时间:明永乐七年,1409年。性质:军政民边境防御镇城:宣化,城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夯土外加包砖。军事最高统帅:正二品挂镇朔将军印,宣府镇总兵官。镇城下属武官:副总兵1游击3都司3备御3平级文官:巡抚宣府赞理军务都御史(宣化)上级官员:总督宣府大同山西...

大明王朝白杆兵:山地作战特种兵之祖

大明王朝白杆兵:山地作战特种兵之祖

山地作战特种兵之祖:大明王朝白杆兵“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部队。明末四川石柱土司,忠贞候,四川总兵官秦良玉为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武器:白杆枪。采用结实白木做成长杆(不染色),上配带刃倒钩,下配坚硬铁环。(钩可砍可拉,环可锤击)。长矛钩环相接,便可...

为什么说西周时中国奴隶制王朝的巅峰时代?

为什么说西周时中国奴隶制王朝的巅峰时代?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山河存世千万载,无数的名字被人铭记,无数的故事被人称道,又有无数的曾经永远停留在了曾经。西周,一个人人敬畏周天子的朝代,一个在浑沌中上下求索的时代。在儿时的动画片《哪吒传奇》中,其中有东海龙王的身影,有夸父逐日的坚守……这也是一个...

国祚 为什么说宋朝是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朝,而不是汉朝

  • 国祚 为什么说宋朝是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朝,而不是汉朝
  • 国祚 为什么说宋朝是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朝,而不是汉朝
  • 国祚 为什么说宋朝是历史上国祚最长的王朝,而不是汉朝

长安十二时 看完这些背景知识,我才真正读懂《长安十二时辰》

  • 长安十二时 看完这些背景知识,我才真正读懂《长安十二时辰》
  • 长安十二时 看完这些背景知识,我才真正读懂《长安十二时辰》
  • 长安十二时 看完这些背景知识,我才真正读懂《长安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