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王崧舟 王崧舟:专家的话,到底听还是不听?

应该听还是不听评价专家的话?相信你也有这个烦恼吧~

王崧舟

教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人物之一。他目前在杭州师范大学任教。他多年来一直倡导“诗性语言”,在全国开设了1630多个观摩班和790多个讲座。出版有《诗性语言——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等专著,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320余篇

有一年,我在青岛教书,遇到一件怪事。

当天上午,主办方安排了两位老师上课。我是第一,第二是年轻才俊。按时上完课,打算在台下找个空的地方静静地听听年轻的才子们。结果主办方急着找我,说年轻人才没来,死活要我留个场。我二话没说,回到台上讲课,解决了主办方的燃眉之急。

在现实的教研生态中,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往往成为一线教师倾听专家意见的充分理由

当然,我很好奇为什么年轻人才没来。经询问,原因令人尴尬:这位年轻的天才不久前在另一个研讨会上上过课。下课后,一个自称课程理论专家的人对他的课进行了批评和鞭挞。据说列了十大罪,最后一句话,这是假类,要假。年轻的人才崩溃了,他们似乎有一种“广场恐惧症”。从那以后,他们就关上了门,再也没有联系了。

其实在我们的专业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专家,经常会遇到“专家听不听”的困扰。

在某名师工科研讨班的一次活动中,我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大家给出愿意听专家意见的理由。结果,他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

有的说:“专家的话真有道理,让我扑倒在地。”

有的说:“专家都是大咖,这么多人崇拜,我自然听他的。”

有的说:“特邀专家,不容易,当然要听他的。”

有的说:“以前听过专家讲课,真的很不错。这次还得说吗?听他的。”

有的说:“我自己也没有什么研究。人是专家,一定要听。”

有的说:“这个专家大家都听,我能不听吗?”

有的说:“也许我错了。反正专家说的好像是一回事。听着就好。”

有人说:“人家是教研人员,我不听,以后还有发展机会吗?”

有的说:“你这次不听他的,下次有专家写文章在杂志上批你,你吃不了。”

有的说:“专家这么说,总有他的道理,虽然我一时还想不明白。”

…………

给了这么多理由,其实除了第一条,其他都不能算理由。然而,在现实的教学科研生态中,这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往往成为一线教师听取专家意见的充分理由。

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就听听专家的话;不懂就不听。毕竟你在班里,不是他们。

有一年我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研讨会,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当时我准备在研讨会上教莲花,主办方请了五位专家来指导我的课。邀请的五位都是我尊敬的人。研磨课上,尴尬的场面出现了——

有专家指出:“荷花是叶圣陶先生为编写教材而创作的文字。我们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借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和描写荷花的。”

一位专家指出:“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创新教育。虽然你的班级很漂亮,但你看不到任何新的想法和创造力。”

有专家指出:“创新不能违背语文教育规律,不能抛弃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创新,能带出美的姿态和魅力。但是,品美不能削弱语言训练,你们班要加强语言训练。”

有专家指出:“莲花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他们应该让学生独立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按照老师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来。”

另一位专家并没有抛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做了一个总结:“既然专家们有这么多意见,可见这个阶层还是不成熟的。考虑到是全国性的研讨会,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必须推翻。”

这种磨课不是一轮,而是三轮。每一轮专家都会给出不同的意见,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不同。有些观点乍一看是矛盾的。最后会把人逼疯!

但是一直陪伴我的教研人员提醒我:“你觉得有道理,就听;不懂就不听。毕竟你在班里,不是他们。”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看云,豁然开朗,豁然开朗。

后来我在课堂上指导其他老师的时候,也会向他们提起自己的经历,也会给他们讲“父子买驴”的故事——

父子俩去市场买驴,他们有。或者说:“如果有驴不骑,那你怎么太蠢了?”父亲骑在驴上,儿子和他一起走。另一个人说:“唉,他爸爸知道善良吗?教孩子走路,父亲却骑驴,何必忍着?”父亲下了驴,帮儿子骑上了驴。他走不了几步。然后有人叹了口气说:“真不是时候!安的原则是骑驴走在父亲身边。孝在哪里?”父子俩以为是一起骑驴。路人说:“这头驴有多高?”这两个有多重?驴也是生物,为什么会被如此虐待?”父子俩无言以对,却下了驴,驮着。众人道:“天下只有骑驴的人,现在却有人骑驴!这父子俩疯了!“父子俩不知所措,丢下驴。

作为老师,如果一个独立的个体听专家的话,后果很有可能和这个父子一样。他们一开始会买驴,最后会弃驴,两手空空空空。

需要警惕的专家有两种:一种是永远站在主流观念的最前沿,一种是永远坚持和倡导自己的专业立场

我特别钦佩像王荣生教授这样的专家。王教授多次现场点评我的课,每次听他的点评,我都觉得自己像个。这是因为,首先,王教授是一位真正的课程理论家,他的《语文课程论基础》是我专业提升的必备书籍和案头书。第二,王教授从来不装内行,始终秉持着对一线教师和一线课堂的同情理解。他通过听和记住你的课的所有细节来评估课堂;是理解,站在导师的立场,想搞清楚老师为什么上课那么多,为什么回答那么多;是对话,既不谄媚,也不颐指气使;就是清醒过来,说优点,说明理论原因,说缺点,说明清楚原因。

一线教师崇敬这样的专家:在理性中看到高度,在宽容中揭示温度。这样的专家不在少数。随着教师专业培训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会有越来越多理性宽容的专家出现。

然而,在目前的研究生态学中,有两种专家仍然需要我们警惕。

一班专家永远站在主流概念的最前沿。当他在语言培训方面很受欢迎时,他是一名培训专家。人文关怀盛行的时候,他是人文专家。流行的学习方式改变时,他是课改专家;在高效课堂大行其道的时候,他是个模范生;孩子本位流行的时候,他好像是一个以学生为本的专家;如今,学习社区已经流行起来,他已经成为佐藤学的知己和密友。

当然,专家要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不等于投机取巧,两全其美,边赚边赚。

专家之所以被称为“专家”,正是因为他们有“特长”和“家”。

“专”就是有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保持学术上的专注,做专门的研究,使之成为专门的学科。

有“家”就是树立自己的话,成为自己的话,宣扬自己的观点,活在自己的专业里。什么叫吃香什么叫吃香,一个是声明自己不“专”,三心二意,善变。怎么能专攻学术?二是表明他没有“家”。今天他为这个理论说话,明天他为那个学说说话。他只是一个“代言人”,在学术上完全无家可归。

另一种专家总是坚持和倡导自己的专业立场。从事儿童文学的人,永远会把儿童文学的价值放在中国教育的首位;从事课程论的人,在语文教育中,总是会把自己的课程内容放在第一位;从事教育哲学的人,在语文教育中,总会把主体性的观念放在第一位;那些从事儿童心理教育的人,在中国教育中,永远把儿童中心放在第一位。

只要涉及到自己的特长,就会冒充王者,称王称霸,独享天下。所以,专家成了傲慢的代名词,成了偏见的通行证;于是,在中国人的江湖中,出现了很多门派和诸侯争霸;所以跟随我的人会比反抗我的人好,遇到异议的人会被杀。

严格来说,这两类专家根本没有资格当专家。这两类专家虽然很少,但对教师专业培养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专家听不听取决于你是否能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是你心中的锚、舵、耐波针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渴望被专家带领。相信专家,但相信思想的力量;尊重专家就是尊重学术品格。当然,我们渴望见到像王荣生教授这样的专家,他们引导我们从思想的源头学习并相信学术尊严。

但问题的根源不在这里。很多时候,我们既不能拒绝专家,也不能选择专家。我们唯一能拒绝的就是专家的崇拜和盲从;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成为自己的专家。

马寅初告诫我们,读书学习要注意两个“不良”:一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准备,没有收集第一手资料,产生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二、“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来说,无论是古代人还是今天的权威理论,都要深入研究,认真咀嚼,独立思考,避免囫囵吞枣,随波逐流,随波逐流,大大咧咧,一口一口品尝。

所谓“自己的专家”,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没有这种“不良”记录的人。在“营养”方面,他们学得大方,学得扎实;关于“消化”,他们思考得严谨而深入。它们是学习和思考的有机统一。

前不久,我重读美国华裔,再次感叹、感慨、赞赏美国教育的灵魂。是的,独立思考、质疑一切、创新精神是美国教育跨越百年的灵魂。美国华人无疑是承载和培育这种教育精神的最佳载体。以瓦尔登湖为例,我们可以从课后作业的设置中充分感受到这种精神。

梭罗在想象中做了什么?梭罗会如何看待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你认为梭罗在当今社会有可能进行他的实验吗?梭罗暗示谁应该对墨西哥战争负责。今天去瓦尔登湖收集照片,观察这个湖发生了什么变化;给报纸编辑写封信,宣传人们应该简化生活的观点...由此可见,通过美国的汉语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一切、创新精神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要求学生这么做,那当老师呢?应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该永远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专家听不听,取决于你能否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是你心中的锚、舵、耐波针。胸中有沟壑,任何专家的话都可以是良药;如果胸中没有墨水,任何专家的话都会变成毒药。

还是那句话,专家的话,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就去听,哪怕专家让你不舒服;你觉得听不懂就不要听,哪怕专家说了很多好话。听不听取决于专家说的是否合理。

而对于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必须由你来做,而且只能由你独立完成。因为教室是你的,语言是你的,学生是你的。毕竟门外没有专家,门内只有你一个专家。在课堂上,只有你自己去做,只有你专心,只有你全力以赴,只有你沉得很深,只有你和它一起飞翔,和它一起平静,和它一起跳舞,和它一起泪流满面,和它一起,“重山之后再没有办法回到怀疑。如果你不能成为自己的专家,还有谁能成为你的专家?

版权声明:欢迎大家从微信官方账号转载此原稿。转载时请注明“河南老师”出处。本微信官方账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找不到作者和原出处,还是希望能理解。如果原作者看到,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的文章中声明。谢谢你

1.《王崧舟 王崧舟:专家的话,到底听还是不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崧舟 王崧舟:专家的话,到底听还是不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41342.html

上一篇

美利新世界 半夜被臭醒堵门抗议 长沙小区业主记"臭味日记"

下一篇

黑龙江新增3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均在望奎县

世界十大护肤品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护肤品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护肤品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护肤品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世界著名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著名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著名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著名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父亲节母亲节 父亲节热度为何不及母亲节?专家:跟“严父慈母”文化有关

父亲节母亲节 父亲节热度为何不及母亲节?专家:跟“严父慈母”文化有关

今天是父亲节。从昨天开始,祝爸爸节日快乐的消息就在微信朋友圈里蜂拥而至。但记者昨日走访了解到,与微信圈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节产品的销售火爆程度远不及母亲节,送给父亲的礼物也与母亲节大相径庭——父亲节主要由衣服、剃须刀等实用物品组成,而送给母亲表达爱意的金饰、鲜花则似乎与...

母亲节父亲节 父亲节热度为何不及母亲节?专家:跟“严父慈母”文化有关

母亲节父亲节 父亲节热度为何不及母亲节?专家:跟“严父慈母”文化有关

今天是父亲节。从昨天开始,祝爸爸节日快乐的消息就在微信朋友圈里蜂拥而至。但记者昨日走访了解到,与微信圈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节产品的销售火爆程度远不及母亲节,送给父亲的礼物也与母亲节大相径庭——父亲节主要由衣服、剃须刀等实用物品组成,而送给母亲表达爱意的金饰、鲜花则似乎与...

世界十大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化妆品品牌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世界十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十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世界五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五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五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 世界五大护肤品排名 世界十大全球知名护肤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人群

霍世仁 霍世仁:为陕北活着的人,何志铭

  • 霍世仁 霍世仁:为陕北活着的人,何志铭
  • 霍世仁 霍世仁:为陕北活着的人,何志铭
  • 霍世仁 霍世仁:为陕北活着的人,何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