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
1949年,“老大专线”大巴在象山商贸街行驶,劳动大学是当时中共中央在象山驻地的名字;1955年,北大学生参加西山象鼻子沟植树造林;1976年,四季青公社电影队在香山上映了一部电影...
昨天上午,记忆中的香山老照片展在海淀区香山街道办事处多功能厅举行。从当地居民和各界人士那里收集的150多张老照片横跨清朝、民国和上个世纪,展示了象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展览中的第一张照片展示的是一棵挺拔的松树,也是一个地名——一棵松树。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家宋泽久在这里建起了私房。现在,它已经成为象山街道办事处。宋家住在这里的时候是什么场景?后来,宋带来了六张珍贵的老照片。
“我小时候被交给公家,住过很多家庭。我叔叔家在这里住了好几年了,我经常来玩。记得当时院子里有很多果树,枣大如卵。这里的房子都是石头做的,很结实。这个院子里有37栋房子,占地11亩多。”47岁的宋指着照片中的石屋和葡萄架向观众解释。
老照片中,有一张宋泽九的全家福。孙辈中的长子宋,当时已经20多岁了。他喜欢摄影,留下了很多老照片。还有一张宋夫妇、母亲和弟弟的旧照片。照片中,宋穿着的西装,妻子穿着旗袍,看上去很新,而站在他们面前的母亲还裹着脚。这些珍贵的照片传到了宋的孙女宋,并不多。现在,宋的墓地还在附近,宋正在向文物部门申请,希望能作为文物保护。
59岁的胡丽萍是香山人,他没有把自己的旧照片送去展览,而是收集了起来。他的爱好是研究象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民初象山地区的日常生活场景。
“在这张推跑步机的照片中,两个人都穿着长袍。都是横幅。象山地区曾经是正白旗的驻地。后来旗手虽然毁了,但他们还是很讲究。即使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工作,他们也穿着整洁。”胡丽萍介绍道。他从一个外国人创办的摄影网站上找到了这些老照片,可以看到清末洪门村和九十年代末北沟村的老照片。如今,随着樱桃谷的建设,北沟村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胡丽萍寄来的最珍贵的照片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老达专线”。照片中,一辆白面包黑面包的公交车正在街上行驶。这辆大巴是为当时驻守香山的中共中央服务的。那条街就是今天的交易街。不过当时的交易街还是比较窄的,路两边都是院墙和大门,而不是今天的卷首房。
老照片中还有一张全家福,也很特别:照片中的男女老少都穿着崭新的长袍,男人也戴着礼帽,看起来很庄严。“这张全家福照片是在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拍摄的。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我们的祖先非常激动。那时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父亲向亲戚借钱,买了面料鞋帽,做了新衣服,走了十几里路。我去丰台照相馆拍了这张全家福。”象山居民李永成说。
今年6月,香山街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以“爱香山,保护遗产,保留历史”为主题的老照片收集活动,旨在摸清香山地区现有的历史信息,为香山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创造条件。经过半年的收集活动,居委会收集了150多张照片,联系象山文化论坛的读者,走访了对象山历史有浓厚兴趣的相关人士,涵盖了民国时期靖西人民生活、中共中央在象山、民国时期象山景点等12个时期。
据香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征集活动仍在进行中。同时,这个展览将进入社区,让当地人民更多地了解象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帮助西山文化带的建设。
1.《香山图片 150余张老照片再现百年香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香山图片 150余张老照片再现百年香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0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