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当兵的那一天 当兵日志:陆军机关参谋蹲在“生命禁区”

吐温|冯昊

不去高原,永远没有资格说高原

在你到达那里之前,你永远不能谈论那首歌

从我走进那曲蹲着当兵的那天起,

才知道什么是人生禁区中的禁区

-铭文

前不久军队组织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当兵,我主动申请去西藏那曲。三年前,我在南方战区部队装备部工作的时候,我的老领导杨副部长在那曲军部当了三年政委。闲暇时,他常给我讲那曲部队的典型事迹,那曲藏族人的风俗习惯,那曲雪域的美景。他反复强调,那曲是“人生禁区”中的“禁区”,是“世界屋脊”中的“屋脊”,是全军最高军师。他讲得很动情,我听得很用心。从那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以后要看看那首歌有多惊艳。

24年初,我在那曲学了“三个未知数”

“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饿了”“不知道是不是吃饱了”

11月24日下午,我从拉萨乘坐一辆从军分区运送货物的卡车到达那曲。刚下车,我就被冰冷的风吹得喘不过气来。接待我的军师官兵立即给我裹上厚厚的大衣,测试我的身体指标。结果血压148/102,血氧72,心率105都超标。本来我很强壮很健康,在球场上被打死了。

医生让我躺着别动,呼吸氧气,没有他的允许不准我下床。服用各种药物并吸氧后,半小时后各项指标暂时恢复正常,但仍有头晕、头痛、胸闷、四肢无力。晚饭后,我希望去生产营第三连当兵,但军医拒绝了。他让我休息观察一晚,保证我的安全。虽然很困,但还是睡不着。辗转反侧几次后,我起身拿着氧气面罩写《虞美人那曲不眠》,一直睡到天亮。后来公司文件小董告诉我,高原反应时人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了也很浅,很容易醒过来,处于迷茫状态,这是那曲的“三大未知数”之一。

作者和士兵接受了抗缺氧训练

第二天,我在军师食堂吃了早饭。我不觉得饿,也没有胃口。我只喝了一碗粥。军师参谋长孙好心提醒我多吃点。在高原和寒冷地区,我必须能够吃饭和睡觉,以打击高反腐。我反复说过,我真的不觉得饿。参谋长孙笑着解释说,不觉得饿是反射性高的症状之一,因为那曲的气压太低,冬天只有大陆的一半,人也不觉得饿。这叫“不知道饿不饿”。之后很快吃了两个馒头,还没觉得饱,就又拿起一个馒头。参谋长孙也提醒,不能吃太多。气压太低的时候,你也感觉不到饱。有些人是新来的,吃多了吐。这叫“不知道饱不饱”。

25号的每棵树都是传奇

种树立三等功,多年来没人获此殊荣

25号吃过早饭,坐大巴去了军师生产营。刚进营地大门,就被眼前两棵高大茂密的树深深吸引。进了那曲就没见过树了。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停下车,下了车,向树走去。我用手一摸,才知道是两棵雕塑树,有些失落和不解。

随行的年闸科长似乎明白了我的想法,给我介绍了那曲,那里气候不好,常年“风吹石跑无树无果”。军师党委曾经下达过“奖励”令:户外植树一次,立三等功,但多年来没有人获得过这个荣誉。如果树不能种在室外,官兵们就自己种这两株钢筋混凝土树,用钢筋当骨头,用水泥化身,用塑料树叶。

来接我的第三连连长次仁·邦巴有些失望,赶紧安慰道:“我们现在去个好地方吧!”跟着连长到三联。营房是两排建筑,中间有一个太阳棚。小屋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生机勃勃,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感觉豁然开朗,激动不已。

连长告诉我,这里每棵树都有故事。首先说一下“老兵树”。那一年,老兵王勇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他只有一个想法——为公司种一棵树。退伍前的秋天,他挖了一个很大的树坑,浇了很多水。刮风的时候,他在树苗上放一个护树盒,下雪的时候,他在树苗上裹上厚厚的被子,怕出什么意外。回到家,我也每隔三五次给公司打电话询问树苗的情况。第二年春天,树苗不出意外地枯萎了,但同志们发现树苗根部的土地上有一条裂缝。土块翻过来,树苗底部出现了一个大芽。“树是活的!树是活的!”全连官兵围住,当场把王勇叫来。电话那头,王勇激动地哭了。公司建阳光棚的时候,大家把这棵树苗搬进棚里,取名为“老资格树”。

“老兵树”的背后是一棵“爱情树”。2011年3月,交往3年的女友张艾文来上士看望王青。公司种树的时候,夫妻俩在公司门前种了一棵树,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3厘米,代表着边防连驻地和爱人家乡之间的距离有4300多公里。站在树前,夫妻俩约定明年树苗发芽的时候结婚。女友离队后,汪晴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两棵树,干了就浇水,凉了就用被子包起来。次年春天,成活率极低的树苗双双吐芽,女友激动地对汪晴说:“我们结婚吧!”后来,两棵树都搬进了太阳棚,越来越近,被公司的官兵亲切地称为“爱情树”。

作者与官兵交流思想

太阳棚最里面的那棵又高又大的树被称为“生根树”。这是太阳棚建成后种植的第一棵树。全公司在海选中征集了树的名字,一致通过称之为“扎根树”。经过官兵们的不断努力,曾经的小树苗变成了最高的树苗。记录了那曲官兵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着那曲官兵扎根高原的精神和无私奉献!

26号水中的前世

官兵探亲回队有个传统:只挑水,不带特产

26日凌晨,打开水龙头冲洗,浑浊的自来水流入脸盆,用了5分钟才被悬浮液澄清。盆地底部是一层薄薄的黄沙。据报道,那曲以怒江上游的那曲河命名,藏语意为“黑河”。虽然它以水闻名,但当地人民的生活却缺水。“条件好多了。至少拧开水龙头就可以出水了。”站在我旁边洗衣服的王金会军士长,心满意足地回忆着关于水的过去。

那些年,生活用水靠冰雪融化,洗脸洗脚,种菜留水。炊事班只能用泥水做饭,洗澡是奢侈品。官兵回乡探亲有个传统:只挑水,没有特产。有一次,士兵江平从山东老家背了两桶水回来。在离公司不到一公里的山路上,一阵眩晕的咒语让他摔倒在地,看着两桶水滚下山,洒了一地。江平在路边哭了一下午。

“一定要让官兵有水喝,喝好水。”军分区领导急于解决水的问题。在滴水成冰的冬天,冷风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的脸。官兵们挥舞着锤子和镐,打井取水,泥浆溅到身上,瞬间冻结成“盔甲”。地下永冻层太硬了,他们用火把它烤熟,融化一寸再挖一点,在贫瘠的荒地上挖掘希望和未来。十八口井打得很好,官兵们没有去远处打水。两年后,铺设了自来水管。第二年,装上热水器后,官兵的手不再被冰水打红打肿。

受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影响,地下水中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和砷、汞、铅等矿物质严重超标。两年前,军分区给基层营连的炊事班装了净水设备。现在官兵吃的饭都是过滤水做的。这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斗。虽然一次次挑战官兵的豪情壮志,但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毅力。

作者和士兵一起喝水

毕竟这是那曲,一个“人生禁区”,靠“天”吃饭水。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度,水管网建设滞后,地下水管冻裂后需要井水;集中供热造成缺电时,不能供应自来水,必须使用井水;缺电,经常停电,净水设备利用率低。以坚韧和毅力汹涌澎湃的浑水,冲走了傲慢和浮华,灌溉了官兵们最朴素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贫瘠的高原上成长传承。

27日,“嫁”给那曲的女兵

无人区射击场刮了一下午的大风。我头痛、流鼻涕、流泪,吓坏了公司的官兵

27日下午,和公司官兵一起参加实弹射击训练。出发前连长再三劝我不要去,我坚持要去。无人区射击场刮了一下午的大风。回来后开始头痛流鼻涕流泪,吓坏了公司的官兵。我很快请到了医术高超的女医生彭艳为我诊治。

以前听过这个名字,也听过杨副部长反复说。她是世上唯一的女兵。她3岁随母亲入藏,父亲是林芝驻军医院的药剂师。1999年她从军医学校毕业时,父母希望她留在成都或林芝。毕业前夕,她得知那曲有一场严重的暴风雪,一群群牛羊被冻死了。当救灾官兵伤痕累累的时候,他们决定来那曲,那曲扎根了20年。

Nagqu气压低,由于没有煮熟很难消化。彭艳2个月前刚到那曲,患了3次胃病,体重迅速从58公斤下降到41公斤。大家渐渐发现这个女生不一般。她在冬天生火捡牛粪。她不想要别人的帮助,只是自己搬回来一筐40多斤的牛粪。她去基层单位巡视时,被大风吹倒,滑到悬崖边。无奈之下,她抓起一块凸起的石头。战友把她拉起来的时候,手被血抓伤了,还坚持要去看望最后一个哨兵。

医学研究表明,即使人躺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在大陆上行走20公斤。这样的环境会不断侵蚀人体器官的功能,加速身体的衰老。那曲35岁女性的身体机能相当于mainland China的45岁。

那曲军师成立以来,先后有57名女兵服役,只有7人工作10年以上。军校毕业时,段的两个姐姐和郑金玉也加入了那曲。他们是姐妹,被称为“三朵雪莲”。2002年1月和2004年8月,段、郑瑾瑜因高原反应去世,享年不到37岁。“三朵雪莲”之初,只有彭艳一朵。郑瑾瑜去世后几天,一位主要代表组织了与彭艳的谈话:“西藏低海拔地区的驻军医院,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选择,调回内地。”彭艳摇摇头。领导补充道:“你可以和在门诊工作的老公一起转你!”她仍然摇头。

彭艳有很多理由转学:作为独生子女,她脆弱的父母需要她在四川老家的照顾。作为母亲,她欠女儿太多的母爱。那年她回家探亲,3岁的女儿听到妈妈来了,跑进屋抓起电话——她只听到电话里妈妈的声音,以为妈妈在打电话。

然而她坚定的留下来,放弃了14次被调走的机会。她说她在西藏长大,适应了高原环境,不会有二姐这种情况。事实上,前段时间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她的肺部有一个圆形阴影。你不怕吗?你为什么这么执着?面对我疑惑的眼神,她平静的回答:“害怕?谁不怕!当我在巡房时差点掉下悬崖,看到战友奄奄一息的时候,我后悔了,动摇了,甚至想撤退。但我一次次提醒自己,边防需要我,那首歌需要我,我不能当逃兵,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初衷!”“我可能不会一直呆在那曲。等我身体不合适,那曲不再需要我,我就回去孝敬父母,照顾女儿。”

28日,奉献之火,青春之光

再怎么努力,也抵挡不了那曲官兵的圣魂

除了“不知道”,树、水、女人、低压、低氧、极寒、干燥、强风、强紫外线等等。

这里的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50%。安多、申扎、尼玛、双湖等军分区下属的人民武装部驻扎在接近5000米的高空,已经接近人类存在的极限。由于长期缺氧,官兵嘴唇呈深紫色。强烈的紫外线把官兵的皮肤烧成了黑色和紫色。军师副参谋长包杨在那曲已经20多年了,40岁的他看起来已经50多岁了。一年假期后回家,他推开门,希望给家人一个惊喜。他不想让5岁的女儿脱口而出“爷爷”。

由于长期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许多官兵在20岁出头就患上了高原反应,牙齿松动、指甲柔软、脱发、嘴唇脱皮,这几乎是那曲官兵常见的画像特征。

被祖国需要是一种幸福,奉献给人民是一种荣耀。官兵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在太阳棚里种花种树,在石头上刻下誓言,在水泥树上筑巢,在大风中奔跑,在雪地里修行。一双坚如磐石的眼睛,在艰难困苦面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韧性,真是感人至深。侦察服务公司的一个战士发现自己得了高原心脏病。家人要求他退伍时,他说:“在生活禁区工作的人,他没毛病吧?”很多战友都比我严重,我不能当逃兵。“老兵常说,盼着离开这个苦地方,可是一走,就哭得一塌糊涂。第三连连长得意地说,公司的书和运动器材大部分都是老兵送的。无论我们去哪里,我们在那曲的士兵都将被这片土地牢牢控制。

原本以为氧气和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有那么一瞬间,走进那曲才知道,其实物质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有“不怕吃苦,勇于拼搏,以苦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才是这群人坚守高原,忍受孤独,忍受缺氧,承受低压,面对烈日不可替代的必然。这是那曲官兵独有的宝贵财富。

1.《当兵的那一天 当兵日志:陆军机关参谋蹲在“生命禁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当兵的那一天 当兵日志:陆军机关参谋蹲在“生命禁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89629.html

上一篇

武汉旅游景点大全 武汉周边10个旅游景点推荐,你去过几个?

下一篇

免费视频聊天 免费的视频会议软件有哪些?

新奥尔良号 新奥尔良号舰载官兵射击训练

  • 新奥尔良号 新奥尔良号舰载官兵射击训练
  • 新奥尔良号 新奥尔良号舰载官兵射击训练
  • 新奥尔良号 新奥尔良号舰载官兵射击训练

黑田兵卫 丰臣秀吉为何疏远黑田官兵卫?一句话可知:我死后谁将夺取天下呢

  • 黑田兵卫 丰臣秀吉为何疏远黑田官兵卫?一句话可知:我死后谁将夺取天下呢
  • 黑田兵卫 丰臣秀吉为何疏远黑田官兵卫?一句话可知:我死后谁将夺取天下呢
  • 黑田兵卫 丰臣秀吉为何疏远黑田官兵卫?一句话可知:我死后谁将夺取天下呢
大连石化爆炸 大连石化爆炸事故 数百名消防官兵在现场实施救援

大连石化爆炸 大连石化爆炸事故 数百名消防官兵在现场实施救援

2008年8月18日,17日晚,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上流传了一条关于“大连石油厂大爆炸”的视频消息。经核实,爆炸视频是外地来的事件,大连没有大爆炸。@大连网络警察巡逻执法微博称,2017年8月17日18时36分,市公...

高原边防官兵换新型防寒被装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由于这两天高原边防官兵换新型防寒被装在网上的关注热度是相当之高的,很多小伙伴或许也都在关注高原边防官兵换新型防寒被装,那么这当中当然还是有部分的小伙伴们并不太了解高原边防官兵换新型防寒被装,那么没有关系,如果说大家现在...

那曲地区气象局 那曲地区气象局启动春运气象保障服务

1月14日,那曲市气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2014年春运高峰气象保障服务的通知》,对2014年春运高峰气象保障服务进行了部署和安排。《通知》对2014年春运高峰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强降雪、大风...

世界上最帅的逆行 天津爆炸多名消防官兵牺牲 致敬!世上最帅的逆行者

江西互联网广播电视台报道,8月12日晚11时2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海瑞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13时42分,44人死亡,66人重伤,520人住院观察治疗。爆炸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震撼,但在爆炸现场,彻夜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