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妈妈聊天,问她有没有听过昆曲。她回答:是的,不如京剧。然后,她补充说,昆曲是京剧的老前辈。

诚然,京剧是公认的国粹,但为什么国粹不是昆曲而是京剧?我赶紧打开百度找原因。

百度词条对国粹的解释是这样的:“国粹”指的是在很多时候最具代表性、最独特、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

京剧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流行了几年的传统文化,可以算作“国粹”。

那么我们来看看昆曲这个优秀的剧种是怎么回事,让它失去了延续性。为什么一部从元朝开始的剧,会被一部延续了400年的新剧顶上?这里肯定有最合理的理由。

昆曲,又名昆曲、昆曲、昆山腔,起源于元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

昆曲剧团

原来清朝乾隆年间,清廷严格控制昆曲剧目,对文人士大夫实行厚德载物,组织宫廷文人创作歌颂统治阶级、麻醉民众思想的宫廷剧,如《忠义》、《劝金节》等。另外,昆曲本身唱功太过小心,内敛,表演停滞不前。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观众很难完全理解。

昆曲

就像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把音乐分为高雅和通俗一样,他们也把北京的很多通俗戏曲分为“高雅部”和“花部”。只有昆曲受到学者和学者的青睐,被称为“雅布”,而其他地方戏剧被称为“花部”。但清廷的戏曲政策是兴“雅部”,抑“花部”。昆曲已经成为一种被朝廷垄断的戏剧,已经高高在上,逐渐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昆曲

众所周知,京剧是由南方的惠班开创的。惠班入京前,属江南,是昆曲发源地。在这里,徽班的老前辈们肯定或多或少吸收了一些昆曲的歌曲。现在看京剧也有一些昆曲的影子。

甘龙五十五年,为庆祝甘龙八十大寿,在安徽徽剧团第三庆典班流行。高朗廷带领一批人在北京演出。这就是当时著名“徽班”。

宫廷戏剧建筑

当他们进入北京时,带来了一种与昆曲截然不同的地方曲调,即回回调。它的唱腔丰富生动,而高郎亭等艺人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演出时融入了北京本地句子。歌词富有表现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随后,徽剧的另外三个班——四喜班、合春班、春太班,相继入京,加入三清班,合称徽州四班。慧雕以其流行和简约赢得了北京观众的欢迎,从此在北京扎根。

三清班

惠坂入京初期,他们只在宫里伺候皇帝。道光年间,他们开始在国外演出,这给了他们与其他剧种频繁融合的机会。这时,在江浙皖赣等地流行的许多楚剧剧团也纷纷入京,与惠类艺人同台演出,像惠腔艺人一样演唱,逐渐融合惠、汉、皮、黄。

安徽剧团

乾隆至清末,徽商实力雄厚,生意遍及全国。另外,安徽原来聚集了各种蛀牙,使徽州阶层在中国流行了一百多年。在光的岁月里,昆曲每况愈下。嘉庆以后,社会动荡,经济日益衰退,雅布家族阶层减少。去剧院的人必须买票才能进入剧院。剧场演出不比厅堂,雅俗共赏,一场演出一旦成功,其影响力是家庭阶层无法比拟的。

据史书记载,乾隆末年,除了在宫内和王宓家族班唱昆曲外,只有“清宁”、“万和”、“嵩寿”等部门唱过昆曲,只有王希玲、倪元龄等18位优秀演员以七三折的价格唱过昆曲曲目。专门唱昆曲的“季芳班”在道光八年解散,解散的艺人进入春太、三清等班。从此,北京的纯昆曲阶层起起落落,昆曲艺人飘散在徽州、北京、梆子的阶层俱乐部里,一直到清末都是惨淡经营。

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求,汇班在演出曲目、人员构成和艺术形式上采取了包容性和自主经营的态度,吸收了昆曲、梆子等剧种的艺术生命力,其声韵也受到了北京文化的影响,更加规范和精致。经过不断的融化和吸收,在北京形成了一个新剧,就是京剧。

安徽剧团

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迎来了清同治、光绪年间的第一个盛世。可以说,京剧是中国现代歌剧的综合继承者,它融合了昆曲、秦腔、京剧、楚剧、梆子、汉剧、回回、滦万戏的营养。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20世纪前二十年进入成熟形态,约170年。

京剧

时至今日,“京剧和昆曲哪个是国粹?”这个问题仍然争论不休,但就我而言,老人不应该再生气了。今天我才明白,“国粹”这个词不仅仅指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必须是一种在很多时候都很受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这个人也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仅仅是少数知识分子。“郭雪”这个词更适合昆曲,京剧被认为是“国粹”。我投赞成票。

成分:武照军

图片:魏强

1.《昆剧 昆曲到底哪儿去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昆剧 昆曲到底哪儿去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9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