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恒坤,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研究员,魏明咨询东非研究组成员,长期从事苏丹和南苏丹研究。

达尔富尔危机是一场人道主义危机,是非洲国家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国内、地区和国际政治问题。达尔富尔危机自2003年爆发以来,迅速成为国际热点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达尔富尔危机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2011年以来,南苏丹分离、苏丹和南苏丹冲突、南苏丹内战等一系列国际热点问题相继发生。然而,对苏丹来说,达尔富尔问题仍然是影响其民族融合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中国来说,参与达尔富尔问题仍然是中非安全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达尔富尔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对于理解当前中苏合作和中国参与解决非洲热点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危机的背景

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域辽阔,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从北向南与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和南苏丹接壤。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西达尔富尔州首府朱奈纳和法希尔是达尔富尔的主要城市。此外,几个大石分布在整个地区,是当地的行政和商业中心。达尔富尔有750万人口,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庄里。达尔富尔的经济主要依赖自给农业、畜牧业和非常有限的工业。

达尔富尔有近20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明显,但生产方式有很大差异。Fur、Masa Park Jung Su等民族几乎都是定居农民,主要依靠在7月至9月雨季期间及之后种植农作物,而Rezagate、Ta 'aisha、Habania、Beni Herba、Mahmeed等阿拉伯部落则是养骆驼或养牛的游牧民族,或半农半牧。应该指出的是,达尔富尔所有部落都信奉同一宗教,有些部落有自己的语言,但整个达尔富尔地区普遍使用阿拉伯语。

长期以来,土地一直是达尔富尔政治的核心问题。达尔富尔的土地传统上属于集体所有。按照传统,土地分为家园,这其实是一个根据历史部落可以称为领地的地方,对于人的自我意识非常重要。目前将土地划分为各个部落的传统形成于20世纪初,当时达尔富尔最后一位苏丹阿里·迪纳颁布了这种划分方法,得到了所有部落的普遍接受。这种传统的土地划分方法没有明确的地理界限,一般只能看到一些趋势。一些部落,包括绝大多数游牧部落,没有自己的土地,传统上走在属于其他部落的土地上。虽然这种将土地划分为不同部落家园的做法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是部落之间的大量通婚和社会经济联系使得部落与家园之间的明确界限越来越模糊和粗糙。然而,人们对部落成员和与部落结构相关的社会网络的自我认可仍然是达尔富尔人口分析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生态和人口的变化影响了部落之间的关系。达尔富尔作为大撒哈拉地区的一部分,有一些农业用地,特别是在迈拉山脉,但大部分仍然是贫瘠的沙漠。干旱和荒漠化的影响使得对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的争夺加剧。牧民寻找牧场和水源时经常侵入农民的田地和果园,使得农牧民关系特别紧张。部落之间为方便牲畜活动而商定的走廊通道多年来从未得到尊重。随着肥沃土地的稀缺,定居者逐渐失去了对季节性游客的宽容,导致了血腥冲突。

危机的多层次原因

达尔富尔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70年代,不同民族之间就有许多关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竞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的干旱、人口增长和土地荒漠化加剧了原有的竞争。北方无地游牧部落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南下寻找牧场和水源,造成了他们与中部地区农民之间的摩擦,争夺土地所有权成为冲突的焦点。然而,政府并没有改变其在该地区的边缘化政策,也没有积极帮助当地人民缓解生存压力。此外,它还引入了一些不利于地方管理和民族团结的变革和措施,如放弃用于解决冲突的部落会议,动员和武装阿拉伯部落民兵,以及重新划分地方行政区域。在破坏达尔富尔原有传统管理体制的同时,并没有为其建立有效的现代管理体系。这加强了当地人的种族依赖感,种族属性被用来号召同种族的部落加入战斗。

80年代后期,民族认同成为冲突的主要动员力量和支持基础,基本上是以种族为边界的持久对抗。此外,随着来自乍得和利比亚的武器涌入,冲突从早期的低强度、间歇性和小规模的零星冲突转变为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高强度、持续性和大规模的暴力冲突。

上世纪末,苏丹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分裂和国家层面的权力斗争为原本严重的达尔富尔民族冲突注入了政治因素,而南部问题的解决则为一些对政府充满怨恨的达尔富尔精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权力和财富树立了榜样,使冲突进一步升级。

冲突与和平进程

目前的达尔富尔危机爆发于2003年,经历了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的冲突、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冲突和非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冲突三个主要阶段,持续时间长、参与者多、覆盖面广、扩散性强

在和平与和解方面,达尔富尔和平进程经历了内部调解、周边国家调解和国际社会调解三个阶段。由于传统管理机制的失败和苏丹政府的干预,内部和解失败。在邻国和非盟的调解下,政府和一些反叛组织于2006年5月签署了《达尔富尔和平协议》。与此同时,非洲联盟派遣了一个苏丹特派团参加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由于资金、后勤支持、授权和兵力的限制,非盟驻苏丹特派团陷入困境,随后与联合国共同成立了针对单一国家的最大维和特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2011年7月,在国际社会和中东、非洲一些国家的推动下,苏丹政府与解放与正义运动签署了《多哈和平协议》。但由于各反叛派别立场不同,只有部分反叛组织参与了历次谈判并签署了协议,这些协议因各种问题未得到有效执行。

危机的影响

达尔富尔危机除了给该地区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恶化其内部和解与发展之外,还对苏丹及其邻国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冲突蔓延到乍得和南苏丹等邻国,引发了苏丹和乍得之间的代理战争,恶化了原本不稳定的南北苏丹关系。达尔富尔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关于“种族灭绝”和“保护责任”的激烈辩论,以及一些大国之间关于是否和如何制裁苏丹的博弈,暴露了国际社会在危机管理、保护责任和人道主义救济方面的缺陷和问题。

不可否认,联合国、非洲联盟和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在解决达尔富尔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达尔富尔的安全局势仍然严峻,和平、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仍远未实现。事实上,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的内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至少需要以下努力:在国际社会和苏丹政府的协调下维持和平和建设和平;寻求包容性的整体解决方案;改善与邻国的关系;达尔富尔内部的政治和解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发展。

本文摘自《达尔富尔危机:原因、过程和影响》一书

负责编辑:周军

图形编辑:何立安

“魏明观察”是魏明东非观察为新老读者提供的新栏目,旨在加深人们对东非和中非关系的了解。本专栏文章属于原作者和魏明东非研究团队。禁止擅自转载文章!欢迎朋友投稿。

1.《达尔富尔 达尔富尔危机:原因、进程及影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达尔富尔 达尔富尔危机:原因、进程及影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9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