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当地时间12日发表声明说,伊利诺伊州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当天正式起诉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嫌疑人布伦特·A·克里斯滕森,原定14日进行的预审取消。如果克里斯滕森最终被判绑架罪名成立,面临的最高刑罚将是终身监禁。熟悉章莹颖案、长期研究美国法律的律师告诉新华社记者,联邦大陪审团起诉表明案件性质严重,意味着案件进入正式诉讼阶段。

专家分析章莹颖案的绑架动机

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表示,一般绑架案的动机有三大类,一为钱,利用绑架手段来勒索家人以获取到钱财,二为帮派为不法交易而绑架对手以作为交换的手段,三是为满足变态的性需求。在此案中,动机很可能是为了性需求。在性绑架案中,受害者百分之九十是女性,而传统的嫌疑犯特征是白人男性,二十五岁到三十七岁间,高智商,成长过程中在性方面曾受到挫折或被虐待过。

李昌钰表示,大部分嫌犯将受害人放置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来作为自己发泄的性奴隶,也有小部分案件是满足性发泄后马上杀死受害者。如果受害者被当作性奴隶掩藏在一个地方,现在嫌犯已被逮捕,除非有人协助他照顾受害者,否则,时间拖延越长,生存的机会就越少,因而警方应该在近日全力去寻找受害者的下落。

" 如果受害人没有被害,她会被嫌疑人关在哪里?嫌疑人如何给她提供食物?会有什么线索?"加利福尼亚州律师公会注册出庭律师邓洪说,"解答这些疑问都需要警方开展地毯式搜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需要注意的是,嫌疑人被抓后,限于警方人力有限,不排除一段时间后停止搜查的可能性,案件有可能会成为'冷案',因此警方的持续调查值得关注。"

嫌犯被正式起诉 20日开庭

据章莹颖案件律师王志东透露,章莹颖案嫌犯克里斯滕森已于当地时间7月12日被美国联邦大陪审团正式起诉,并定于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下午3点开庭。?原定于7月14日的预审继而取消。

美国联邦大陪审团今天向因6月9日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嫌犯布伦特·克里斯滕森递交了起诉书。起诉书指出克里斯滕森“故意和非法扣押、限制、诱骗、劫持、绑架,并带走了章女士,出于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而劫持她。”

美国联邦检察官代表帕特里克·汉森和联邦调查局特工肖恩·考克斯宣布了起诉书,起诉书称,在6月9日克里斯滕森绑架并扣押了章莹颖。检方在起诉书中陈述,嫌犯在犯罪中使用了摩托罗拉手机和黑色土星阿斯特拉轿车,从两种工具上获取的证据表明,嫌犯实施了进一步的犯罪侵害。

当天,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发布公告说,综合各种证据,负责调查案件的执法人员相信章莹颖已经死亡。

案件仍在调查之中。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终身监禁。克里斯滕森将继续被关押等待审判。

正式起诉意味着什么?

联邦大陪审团正式起诉的消息让不少关心案情的民众感到欣慰,这是否说明检方已经掌握足够证据?

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说,大陪审团起诉的门槛相对较低,检方只需提供"合理根据",也就是说,目前检方提供的证据说服了大陪审团的大部分成员,证明嫌疑人犯绑架罪的可能性较大。

邓洪指出,刑事类的案件,联邦检察官比较喜欢采用大陪审团起诉这种方式。检方向大陪审团提供证据时,只有检察官、检察官传讯的证人和陪审团成员在场,不需要公开所有资料,也没有人挑战证人的可信度,95%以上的情况联邦大陪审团都会起诉。

联邦调查局6月30日以涉嫌绑架章莹颖逮捕克里斯滕森。不少关心案情的民众提出疑问:为何过了这么久才起诉?预审为何取消了?

邓洪解释说,依据美国法律,被告在被逮捕的30天之内,检察官必须正式起诉。联邦大陪审团12日正式起诉,这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起诉后,案件进入正式诉讼阶段,原定14日的预审便没有必要了。

下一步如何推进?

按照诉讼程序,嫌疑人还有机会决定是否认罪。通常辩方律师不会建议嫌疑人认罪,尤其是嫌疑人所犯罪行不轻、可能导致终身监禁的情况下。

邓洪指出,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给予嫌疑人保持沉默的权利,宪法第六修正案给予嫌疑人聘请律师为其辩护的权利。在目前仅有录音资料、尚不确定章莹颖下落的情况下,嫌疑人有很大可能性选择保持沉默。

张军认为,案件很可能直接进入庭审,出现戏剧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但庭审前会有很多动议,双方会进行交锋。辩护律师会挑战检方提出的各种证据,因为大陪审团看到的证据越少,对当事人解脱罪责越有利。如果指控成立,检察官必须提出强有力的证据。

张军强调,尽管嫌疑人被大陪审团起诉,基于无罪推定的原则,嫌疑人依然被假定为无罪。张军说:"起诉的大陪审团与参与案件最终审理的大陪审团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果给嫌疑人定罪,检方提供的证据要让参与审理的大陪审团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这些环节阻碍嫌犯被定罪

1、章莹颖至今下落不明

此前,距离章莹颖学校所在地香槟市200公里的伊利诺伊州塞勒姆小镇当地,有多位目击者向赶赴塞勒姆小镇查找的章莹颖家人表示,曾"见过章莹颖在当地出现"。当地时间11号,在美遭绑架的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家人向央视记者表示,他们确认曾出现在伊利诺伊州塞勒姆小镇的女孩并不是章莹颖本人。联邦调查局此前已表示,他们认为章莹颖可能遇害。

不过,华裔神探、美国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章莹颖仍有生还的可能性,在找到章莹颖下落之前,仍不算破案。

2、辩诉交易

有资深FBI前探员分析认为,克里斯滕森如此作为,或因其主观原因,抑或因其辩护律师Evan Bruno的授意。因为未来随着案件审理进程的推进,克里斯滕森或可在某一时间点通过交代章莹颖的下落或藏尸地点,与检方达成“辩诉交易”,换取检方以较轻罪行起诉或减刑。

3、庭审“马拉松”

本案目前尚未正式进入庭审阶段。而美国的刑事程序一般包括逮捕、初审、预审听证、审前动议、挑选陪审团及控诉、辩护、量刑等十多个环节,刑事程序走完可能就需要数年时间。其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让罪犯逃脱法网的不确定因素。即便嫌疑人被判处死刑,离最终执行尚有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

4、嫌犯有权利保持沉默

对于章莹颖失踪案,很多人有疑惑,既然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已经落网,为什么不能对他加以审问,获取章莹颖的下落呢?据央广网消息,章莹颖家人的援助律师王志东10日深夜接受《新闻纵横》专访时表示,在美国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当中,嫌犯有权利保持沉默,任何人没有这个能力强迫嫌犯要提供口供,尤其是对他自己可能不利的口供,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继续搜查是关键

根据检方的起诉书,基于在法庭上已经提供的证据和文件,以及在调查过程中尚未披露的一些证据,负责调查此案的联邦调查局和警方认为章莹颖已经遇害。联邦调查局、伊利诺伊大学警察局以及伊利诺伊州警察局正继续调查这一案件。

张军认为,虽然执法部门认为章莹颖已经遇害,但大陪审团以绑架罪对克里斯滕森起诉,这可能表明检方目前还没有掌握证明其谋杀的决定性证据。也就是说,假如找到章莹颖的尸体以及与嫌疑人的关联,那将是嫌疑人犯谋杀罪的最好证据。

案件回顾:章莹颖案时间轴

6月9日,章莹颖在前往当地租房机构签合同过程中失踪。

6月10日,当地警方宣布对章莹颖失踪案正式立案调查。

6月12日,当地警方公布两段章莹颖失踪前的监控,显示章莹颖上了一辆黑色轿车。

6月13日,FBI本站宣布介入此案。

6月14日,FBI将此案定性为绑架案,并与当地警方联手展开调查。

6月17日,章莹颖父亲、小姨和男朋友抵达芝加哥,与校方和警方见面。

6月18日,FBI宣布悬赏1万美元征集线索。

6月27日,FBI声明称已定位到章莹颖失踪前上的黑色轿车。

7月1日,FBI宣布,已经逮捕一名涉嫌绑架章莹颖的男子,系同校博士生克里斯滕森。FBI表示,相信章莹颖已经遇害。

7月3日,对克里斯滕森的第一次听证会在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联邦法院进行。

7月5日,对克里斯滕森的第二次听证会在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联邦法院进行。

7月12日,嫌疑人被正式起诉。

7月20日,第一次庭审。

本站

1.《冷案2 专家:章莹颖被关哪里还需搜查 案件或成“冷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冷案2 专家:章莹颖被关哪里还需搜查 案件或成“冷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