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9月20日专电  通讯:挪威反欺凌 多层面积极介入

  记者张淑惠 梁有昶

  “停!不要欺凌,这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像金子一样宝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里不允许有欺凌!”每天放学回家后,6岁的比约恩都喜欢哼唱这首节奏明快的歌曲。

  比约恩是挪威首都奥斯陆西部一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虽然才开学两周,比约恩已经把老师教的这首名为《停!不要欺凌》的歌曲练得滚瓜烂熟。

  据了解,挪威小朋友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就会教他们唱这首反欺凌歌。在新学期开始之初,文化学习并不那么重要,在开学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做各种有趣的游戏,练习反欺凌歌,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们互相认识和了解,营造友好和谐的气氛。

  这种看起来只是“纯玩”的上学方式,正是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学家达恩·奥尔韦斯创立的校园反欺凌干预机制的第一条重要理论: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温暖友好的氛围,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交朋友,打开社交的大门。

  比如,老师会带孩子们玩“说出别人的优点”的游戏,通过“我喜欢你的微笑”“你唱歌真好听”“谢谢你的拥抱”等话语,让孩子们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彼此成为相亲相爱的朋友。

  “让孩子具有同情心,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杜绝校园欺凌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外部监督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最后变成自觉的行为,”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王蕾老师对记者说,“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在挪威被认为比学习更重要。”

  奥尔韦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是全球反欺凌问题的先驱之一。1978年,奥尔韦斯提出了“欺凌”的定义:一个或几个人反复多次地遭遇来自另外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消极行为。

  除上述第一条理论,奥尔韦斯反欺凌干预机制的基本理论还包括:明确界定孩子们可接受的行为;明确老师和家长的责任;采用非对抗和非体罚的方式,并实行学校、班级和个人“三级干预方案”。

  1983年,三位挪威少年因受到欺凌而自杀的事件在挪威掀起了反校园欺凌的浪潮,教育部门从当年开始一直应用奥尔韦斯的反欺凌干预机制,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扩充和完善。

  2002年8月,挪威政府、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启动了对欺凌的“零容忍方案”,从国家层面开展反欺凌行动,系统实施反欺凌机制。

  老师和家长在挪威反欺凌行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学校将负有主要责任去处理,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王蕾说,以卑尔根为例,该地区教育部门会向每个老师发一本厚厚的反欺凌大册子,教育部门还为老师定期开设反欺凌培训课程,教老师如何识别及处理欺凌行为、如何引导孩子不要欺凌别人、如何组织班会和游戏以加强学生间的友谊等。

  家长也要参与到反欺凌行动中。譬如,挪威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会每5人组成一个“朋友圈”,这些孩子和家长每月聚会一次,让孩子了解朋友的意义,避免被孤立和欺凌。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挪威学校还从细节上规定了一些可能被忽视的隐性欺凌方式。譬如,孩子的生日会必须邀请全班小朋友参加,不能漏掉一个。举行“女孩生日会”时,可以不邀请男生,但不能漏掉班上任何女孩。没被邀请的孩子,会被视为受到欺凌,家长可到学校投诉或告到教育部门。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网络欺凌”在挪威也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根据挪威电信公司的调查,约有一半10岁到15岁的挪威青少年曾在网络上被欺凌或他们知道有认识的人遭受过网络欺凌。

  从2009年起,挪威电信公司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一项名为“用脑想一想”的大规模反网络欺凌运动。迄今,该运动已造访过700多所学校,近20万孩子从中学习到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网络,学会管理自己的网络行为,以及一旦受到欺凌该如何处理等。同时,也有4.5万名家长参与其中,学习如何与孩子就网络使用进行沟通。此外,挪威还针对网络欺凌设立了电话热线和咨询部门,可以随时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帮助。

  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挪威反欺凌干预机制取得良好效果,减少了30%至50%的欺凌事件。然而即便如此,校园欺凌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目前挪威仍有近6.3万名孩子每月至少遭受两至三次欺凌;在小学里,约有8万名小学生在实施或遭受欺凌,比例高达13.3%。

1.《挪威面积 挪威反欺凌 多层面积极介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挪威面积 挪威反欺凌 多层面积极介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