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 加拿大网站8月20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为香港时事评论员秦家骢。文章称,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的紧张局势已持续发酵激化70多年。但本月早些时候,印度政府决定撤销宪法赋予克什米尔这一特殊地区的自治地位,并实施为期两周的军事封锁。声称本国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的巴基斯坦进行了预料之中的反击。巴基斯坦曾与印度打过三场战争。而挺身相助、力促多边和平的,正是中国。
文章称,8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克什米尔问题召开会议,这是50多年来的第一次。巴基斯坦要求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支持。
“闭门磋商”并非安理会正式会议,90分钟后休会,未发表任何声明。但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后对媒体说,安理会成员对当前克什米尔局势表示“严重关切”。他还说,克什米尔是国际公认的争议地区,该问题应当根据、相关安理会决议以及双边协定,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
文章认为,这是一个明显迹象,表明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角色,有意维护和平,尤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邻国间的和平。
文章称,现如今,中国在维护和平方面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巴基斯坦是北京的“全天候”朋友。与此同时,中方为改善与德里的关系做了很多工作。
文章称,其他国家甚至开始指望中国帮助解决争端。有人说,中国可以帮助缓解韩国与日本的紧张关系。尽管日韩都是美国盟友,但它们在地理上靠近中国,而且三国都有意加强经济合作——在目前首尔与东京间的敌对氛围下,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在美国与塔利班举行谈判从而为美军撤离阿富汗提供便利之际,中国外交官也很活跃——他们6月接待了一个塔利班代表团,讨论阿富汗的和平进程。中方表示,中国支持阿富汗人民通过对话解决该国的问题,中国为此正在劝和促谈。
文章称,北京继续支持伊朗核协议则凸显了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让美国退出了该协议。
事实上,人们认为,特朗普在带领美国放弃其作为全球维和者的传统角色。上月,他在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到访时突然主动提出要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充当巴基斯坦与印度间的调停者,然后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曾请求他帮忙。几个小时后,印度外长否认莫迪曾提出任何此种建议。特朗普此举没给自己带来好处。
印度在此问题上接受调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文章称,但是,如果需要调停者,中国比美国更适合扮演这个角色。
文章最后称,要提升其有影响力和负责任的亚洲大国形象,中国会向世界表明,在这个新时代,有一个新的中国——得到邻国信任、愿意承担艰巨任务,而且了解其他各方的敏感心理。
澳媒文章:中国“数字丝路”铺向新兴经济体
印度新德里城郊一商店内,中国蚂蚁金服工作人员使用印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公司(Paytm)推出的客户端扫码付款。2015年,蚂蚁金服与该公司展开战略合作。(毕晓洋 摄)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8月20日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问题研究所学者陈家豪的文章称,中国在长期、持续地推动技术发展。尽管美国希望阻碍华为公司进入美国及其他海外消费市场,但中国多家科技巨头铺就的“数字丝绸之路”早在很久以前就从亚太延伸到了海湾地区和非洲。
文章称,从本质上讲,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连通中国与海外技术网络。中国在1994年首次接入互联网,至21世纪初,全球互联网流量始终只能使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官方网络接入点。随着中国迎来科技大发展,这一瓶颈被视为中国技术产业融入世界的障碍。于是,中国技术公司寻求通过服务出口来扩大和融合多个新兴市场。这样的机会在2013年中国启动“一带一路”倡议后变得更多了。
文章称,2015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文件,正式提出“信息丝绸之路”计划。其公开的目标是建设和加强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深化太空合作,并在“一带一路”国家间发展共同的技术标准。
文章称,“一带一路”旗下的一个重要项目是铺设巴基斯坦-东非海底光缆,经吉布提将巴基斯坦与肯尼亚连接起来。中国公司还参加了其他光缆项目,比如通过瓦罕走廊连接中国喀什与阿富汗法扎巴德,跨越孟加拉湾的东南亚-中东-西欧5号光缆项目、长约2.5万公里的亚洲-非洲-欧洲1号光缆项目以及“孟加拉湾门户”项目。
文章认为,这些项目是为了提升中国的国内国际互联网流量能力,并拓展海外商业活动。
文章称,在太空开发方面,中国也在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支柱。比如在南亚,中国公司同意参与发射“巴基斯坦多任务卫星”,而阿富汗即将升空的“阿富汗二号”卫星也将依赖北京的帮助。中国目前还领导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工作,这一多边平台便于北京向其他新兴经济体转让技术和知识。
除上述计划,中国还打算进一步宣传其技术标准,尤其向“一带一路”国家。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呼吁在5G、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技术领域建立统一标准。中国的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也开始在欧洲和亚洲40多个国家建立直接业务或通过当地支付平台运营业务,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
过去十年来,许多“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从缺乏基本网络设施,一举跃升到拥有4G商用网络和技术平台的阶段,意味着这些国家有望超越其他发展缓慢的发达经济体。
文章称,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如何在依赖中国技术的同时体现国别优势仍是争论的焦点。
首先,从根本上讲,数字丝绸之路是由供给驱动的项目。提供技术基础设施是促进新兴经济体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但并不能保证这些经济体对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水平达到同样的高度。
其次,中国在不同经济体的技术转让活动吸引了不同类型的投资。比如与南亚城市相比,欧洲城市或许能够更加迅速地利用中国的5G技术。南亚经济体可能需要更多硬件,比如卫星和光缆;而东南亚经济体需要更加软性的技术,例如在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合作领域。
西媒:十大指标彰显中国“现代化飞跃”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西班牙日报网站8月9日发表文章称,中国赢得全球影响力,十个指标可证明中国的现代化飞跃。
文章称,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的飞跃是毋庸置疑的。一连串的数据无可辩驳,中国为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解决了生活需求,40年来保持着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男性的寿命已经提高至75岁,女性的寿命提高至78岁。以下十个指标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个亚洲大国的现代化飞跃。
第一,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上这片从未被探索过的区域进行地质分析,这是中国太空探索战略的重要一步。北京还计划对火星和木星进行探测,并建立永久空间站。美国的太空霸权正受到质疑。
第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其中在北京开设的人工智能产业园投资达到近百亿元人民币。
第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出现在中国。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186家“独角兽”企业。
第四,投资可再生能源。中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它正在大力兴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并采取措施关闭旧的煤炭发电站。国际能源署认为,到2040年中国家庭的用电需求将增长一倍,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全面转型。
第五,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工造林区在中国。2018年,深圳、太原、桂林获批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第六,发展速度放缓,但仍然很高。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从那时以来,已有8.5亿中国人脱离贫困。近年来,中国的增速虽然开始放缓,但仍然保持着年均约6.3%的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第七,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近一半。中国还拥有40万辆清洁能源公交车,深圳是第一个用电动公交车取代燃油公交车的城市,该城市的出租车也使用电动汽车。
第八,中国游客征服世界。麦肯锡咨询公司称,中国出境旅游消费额预计将以6.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麦肯锡预计2020年将有1.6亿中国人选择出境旅游。
第九,中国坚定推动男女平等,弥合男女之间的差距。
第十,金砖国家的重要全球协调者。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以及南非都是大型新兴市场。中国大力投资科研、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等领域,目前是所谓的工业4.0中的领先国家,可与德国、美国和瑞士直接竞争。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主任乔纳森·沃策尔深入研究中国如何改变与世界的关系,他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催化剂,因为它拥有成熟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已经是全球最大。2018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120家。过去几年,中国已经是第二大全球投资者,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中国在创新领域的投资令人震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飞速扩张。最终的结果显示,中国是对全球经济最开放的国家。
俄前外长伊万诺夫:“一带一路”引领国际新秩序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 俄罗斯7月4日发表俄罗斯前外交部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伊戈尔·伊万诺夫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绝对不试图动摇现有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而是尝试寻找替代方式重构已经出现明显问题的国际秩序。
文章称,中美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期间商定恢复两国经贸磋商。美方承诺将不再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全世界长舒了一口气。
文章认为,不管事态如何发展,2018-2019年的中美经济战让人们再次见证了现有国际秩序体系不断加剧的瓦解进程。这个过程越来越快,并直接影响到国家间关系的几乎各个领域。
文章称,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国家越来越努力地独立或共同推动各种一体化机制,以期在维护其直接利益的同时,打造参与构建未来国际秩序体系的平台。这些计划中规模和雄心最大的当数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文章指出,这个倡议提出时,人们熟悉的国际秩序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问题。国际体系步入动荡加剧期,全球和地区可控性减弱。
同样明显的是,大国之间不断加深的分歧、国际体系初露端倪的崩解几乎排除了就重建旧国际秩序达成任何共同协议的可能。比如,联合国改革的多次尝试都不了了之。2008-2009年危机后,有关修改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严肃讨论也未能顺利展开。军控机制明显开始空转。
文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其说是经济计划,倒不如说是寻找替代方式重构国际秩序的尝试。这种方式不是自上而下对全球治理机构的废旧立新,而是自下而上地逐步落实具体的区域和大陆项目,让各种潜在参与者以极其灵活的方式参与进来。
文章指出,这个倡议绝对不试图动摇现有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尽管措辞谨慎、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但中国倡议还是引发一些质疑。世界一些国家的政商领袖觉得,这并非落实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
然而,“一带一路”提出6年来,没有任何重大的替代计划问世。
文章认为,对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性反应应是制定本国计划,在竞争中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暗中破坏。比如,北京的长远计划应促使欧盟从多年来徒劳无益的辩论转向完善自身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批评者和质疑者应该更积极地投身“一带一路”,与中国一起制定未来的国际合作规则。
文章认为,俄罗斯应考虑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局限,明确在该计划框架内的长期优先任务和利益,与中国和其他参与者一起协调行动。这项任务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任何国家计划。但其重要性也非如今正在实施的任何国家计划可以相提并论。
世行报告认为:中国高铁经验可供他国借鉴
参考消息网7月12日报道 英国“国际公共财政”网站7月9日发表文章称,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各国可以学习中国在建设高速铁路网络方面的经验。现在,中国的高铁网络比世界其他各国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庞大。
文章指出,世界银行认为,在铁路网络发展领域,中国在规划、商业模式和建设方式等方面的做法提供了许多经验。
世界银行说,中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制订了一项全面的长期计划,为铁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
文章援引世界银行中国、韩国和蒙古国局局长芮泽的话说:“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庞大的高速铁路网。”
他说:“其影响远远超出了铁路部门,还包括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增加旅游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现在,许多人的出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和可靠,这个网络还为未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奠定了基础。”
文章介绍,自2008年以来,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2.5万公里,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高铁线路总和。
在1200公里以内的距离,与公路和航空运输相比,高铁运输更具竞争力。中国的高铁票价仅约为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一,这使得中国的高铁网络每年吸引的乘客超过了17亿人次。
文章认为,在当今这个许多其他国家的铁路运输面临客流量下降的时代,中国在保持金融和经济生存能力的同时让高铁具有吸引力的方式,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明显的经验。
在一项名为的大型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已为中国2600公里的高铁提供资金的世界银行,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
该报告认为,为铁路系统发展提供明确框架的战略规划是一个主要的增长因素。中国的中长期铁路规划对未来15年进行展望,同时辅以一系列5年规划。
文章指出,另一个压低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设计和程序的标准化。
受此影响,中国高铁网络的建设成本平均为每公里1700万美元至2100万美元,约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文章称,世界银行还对中国高铁服务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中国高铁网络的回报率为8%,远远高于中国和大多数其他国家在进行重大长期基础设施投资时的机会成本。
1.《时事评论员 香港时事评论员秦家骢:中国渐成新时代负责任大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时事评论员 香港时事评论员秦家骢:中国渐成新时代负责任大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3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