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和利比亚两国于1987年发生武装冲突,由于乍得军队利用丰田皮卡击败了利比亚的装甲部队,因此,有人将此次战争成为“丰田战争”。

其中比较经典的战例——1987年1月2日,利比亚装甲旅对战乍得皮卡。在法制“米兰”反坦克导弹的打击下,利比亚装甲旅被全歼,损失中包括了93辆T-55坦克,700余人被打死,而乍得军队只损失了3辆皮卡、50人。同年的9月5日,乍得又使用了大量的皮卡突袭了利比亚边境的麦阿坦.比什拉空军基地,击毁26 架各型飞机,60多辆利比亚T62T54坦克,1700多名利比亚人被打死,300多人被俘虏。

从战场图片看,大量坦克被利比亚军队遗弃,显示了丰田皮卡的打击导致了利比亚军心涣散。

由于法国空军的干预压制了利比亚空军,使乍得方面400多辆装备“米兰”反坦克导弹的丰田皮卡充分发挥了机动灵活、火力强大的特点。根据美国的统计,利比亚损失了十分之一的部队,7500名士兵死亡,价值15亿元的军事设施被摧毁或俘获。

这是一场奇葩的战争,究其成因,除了利比亚失去了制空权,在陆战环节从技术上也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丰田皮卡机动灵活,便于隐蔽,装备的“米兰”反坦克导弹射程2000米,威力强大,可以有效打击当时的各型坦克。利比亚坦克的直射距离1700米,以直瞄方式对运动中或隐蔽中的丰田皮卡很难准确打击。使用榴弹射击,不仅精度不够,而且受沙漠沙质松软的影响,以触发方式引爆的榴弹杀伤效果也不佳。当年德国空军轰炸敦刻尔克海滩上的英军,也遇到类似问题。因此,就导致了皮卡战胜坦克的结果。

但是,“丰田战争”是一场不可复制的战争,各国武器专家们很快找到了对付丰田皮卡的办法,就是为坦克配备空爆榴弹、榴霰弹等弹种,对类似丰田皮卡这样毫无防护的软目标进行面积杀伤。据说,中国的做法更巧妙,完全不用研制新弹种,只是用原来大口径高射炮弹的定时引信替换杀伤爆破弹的触发引信,就成为了空爆杀伤榴弹。

图为铁血网友收藏的一个定时引信——

装备了各种空爆杀伤榴弹、榴霰弹的坦克,很快就压制住了丰田皮卡。在射击时无须精确瞄准,只要测算好准确距离,装定好引信就可以轰击了。对于毫无防护的人员来说,一颗黄豆大小的弹片都可能是致命的。

网传丰田皮卡和坦克曾经正面交锋过一次。在这次战斗中,驾驶96式的黑蜀黍们沉着应战,面对蜂拥而至的丰田皮卡以空爆杀伤榴弹狂轰~~~结果可想而知。自那以后,丰田皮卡再也不敢和坦克正面叫板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也不会总是东拼西凑的急就章。有网友晒图披露的125毫米坦克杀伤爆破弹——

这款炮弹的尾翼就是为了保证在间瞄曲射时的炮弹飞行稳定,而其引信不知是否为定时引信。如果是的话,其对暴露人员的轰击效果应当是这样的——

脑补一下,如果在此弹的杀伤范围内,有一辆丰田皮卡~~~显然,黑蜀黍们也意识到了再也不能开着日本车裸奔,他们开始从各种渠道获得带装甲防护的突击车,其中,中国产的突击车明显有优势。

尽管各种各样的皮卡还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但是,已经不敢再冒充“陆战之王”了,丰田皮卡的神话也就此终结了。

1.《丰田战争 中国坦克终结了丰田皮卡的神话,国产突击车成黑蜀黍新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丰田战争 中国坦克终结了丰田皮卡的神话,国产突击车成黑蜀黍新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