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龙无人机,全称为翔龙高空无人战略侦察机,是中国自主研究和设计的一种大型无人机,由成都航空工业公司研制,主要用于执行海上巡逻任务。“翔龙”体形巨大,超过中国空军国产战机“歼10”,机身漆上和试飞中的“歼20”隐形战机相似的黑漆,并涂有中国空军标志。

  "翔龙"无人机还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机翼设计采用菱形布局,机身上曲线连续而光滑,都符合减小RCS反射面积的原则。飞机的雷达截面积并不算大,据推测会小于典型的战斗机目标,加上会采用复合材料和吸波材料,RCS估计在1平米左右,缩短远程监视雷达和高空防御系统的发现距离。总体来说,飞行高度达到20000米的时候,像"萨姆"-2这类射程为40公里左右的导弹,顶多只能防御阵地外侧不足15公里左右的半径范围,而"爱国者"1/2也不足30公里。无人机在这个高度可以使用光学侦察设备在防区外观察,如果有合成孔径雷达还可以距离得更远,系统生存力非常高。

  雷达能在恶劣气候下获得高清晰度的地面三维图像,具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机动目标跟踪和监视能力,往往用于更高级别的侦察和监视任务,与光学侦察组件联合使用。"翔龙"无人机有可能装备几套相互平行的通讯系统,多通道战术短波数字电台可用于直接与地面指挥所、地面信息共享单位的直接联系和信息播发,允许通过授权将信息通道的下载权限下放到更低的作战单位,比如师、旅、团等等。飞机还上有更高传输速度的定向通讯装置,可以与地面接收站或者卫星进行点对点高速数据传输。

  在使用重量只有100多公斤光学侦察设备的情况下,"翔龙"无人机可以携带1~2枚FT-3这一类250公斤级别制导炸弹,能够初步实现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研究成果--"发现即摧毁"。如果进一步扩展,还能够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或者C-701一类的电视制导导弹。这种"时髦"的能力在进行不对称作战的时候非常有效,是未来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翔龙"无人机最大的特色在于它采取了罕见的连翼布局,这在中国飞机设计史上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该机具有前翼、后翼两对机翼,并且前后翼相连形成一个菱形的框架。前翼翼根与前机身相连,向后掠并带翼梢小翼;后翼翼根与垂尾上端相连,向前掠并带下反角;后翼翼尖在前翼翼展70%处与前翼呈90°连在一起。与常规飞机相比,连翼飞机具有结构结实、抗坠毁能力强、抗颤振能力好、飞行阻力小、航程远等优点。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2011年10月18日报道,从各方面情况来看,中国大型无人侦察机HQ-4"翔龙"可能将要开始进行大规模飞行试验,此事对中国空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它是类似美国RQ-4"全球鹰"的高空战略无人侦察机,能实时监视整个亚太地区,将来还可能会为被称作"航母杀手"的国产反舰弹道导弹提供目标引导。

1.《翔龙无人机 中国“翔龙无人机”装备部队,或将成为亚洲第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翔龙无人机 中国“翔龙无人机”装备部队,或将成为亚洲第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