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金婉霞 美编 | 毛毛 图片|睿宁

本文原刊于《浦东科技》2017年第二期,原文标题《你的眼里倒映着世界》,本文略有修改。

记者手记:

互联网创业,一行代码就可以筑起一个世界。透过一个软件产品,使用者可以察觉到创作者的思考乃至眼界。

一身休闲服、一双板鞋、头发杂乱地堆在头顶,许式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屌丝”。

与几年前的一次会面相比,许式伟在面对媒体时不再羞涩不安,但你依然很难从他平静的语调上感受到情绪的起伏。

“我要给每一个人赋能,这是比自己往前冲更有效率的事情。”许式伟说,“我需要考虑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履行管理职能。”

随着企业的成长,许式伟也在成长。至少在过去,作为技术大牛的许式伟还不会跟人谈管理的艺术哲学。

创业6年,许式伟创立的七牛云围绕富媒体场景,先后推出了对象存储,融合 CDN 加速,数据通用处理,内容反垃圾服务,以及直播云服务等。目前,七牛云已经在为 60 多万家企业提供服务。2016年1月完成了 D 轮融资。

但许式伟心里没有踏实过,公司越来越壮大,会不会离一线越来越远了?

1

以软件的方式看见

2012年,当时仍在盛大任职的吴威娜听说“C狂”许式伟创业了,决定来瞅一眼。

见面地点是在龙阳路的一栋居民楼里,门一开,吴威娜一看,2室1厅的房子里挤了18个人。

许式伟顶着潦草的发型,对她傻傻一笑:你敢不敢接offer?

很早以前,许式伟身上就透露出对代码的天赋与狂热。早在初中年代,许式伟就以极高的热情频繁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到了大学,家境并不富裕的许式伟和室友合买了一台电脑,每人每周使用一天,为了保证时间最高效的利用,许式伟每次坐到电脑面前,都抱着厚厚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程序——为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使用电脑,许式伟先写下代码草稿,再敲入电脑验证。由此,主修物理理论的许式伟在学校里有了个完全“跑偏”的绰号:“C语言狂人”,简称“C狂”。大学四年,他完成开发了一个汇编的集成编辑器、一个图形界面的开发框架。

一直到今天,问许式伟技术以外的问题,他会先在脑子里“翻译”一下,很礼貌地问:“你的问题是这个意思吗?”他的大脑就像是一台写满了代码的机器。

大学毕业后,许式伟首先加入金山团队。2007年,许式伟创立了金山实验室,致力于云存储技术的研究。“当时只是感觉比较有趣,所以就把它定位成一个方向去深挖。”许式伟说,“当时国内没有企业在做云存储,我们算第一个。那时候亚马逊AWS(由亚马逊提供的专业云计算服务)也刚刚开始,不过国内没人知道,我与团队也不知道AWS的存在。”

从此许式伟走向了云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

许式伟先后任职于百度、盛大等几个平台,试图把云存储技术做深度开发。但金山软件内部出现震荡;盛大则完成了资本化转型。在大公司打工11年之后,许式伟渐渐感觉到他那无处安放的“理想”只能靠自己去实现了。

许式伟是比较“轴”的人,七牛云合伙人吕桂华评价他说,“如果没有老许,我来运营这家公司,可能也能运营好,但会比较充满铜臭味,比较商业化。他比我更理想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创造价值。”

第一个创业地点是浦东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因为不需要付租金。“五个人,一个秋天,就在图书馆里讨论、建构产品。”许式伟说。

当吴威娜来到龙阳路的民居,这已经是许式伟的第二个创业基地。

吴威娜扫了一眼,狭小的空间内充满了梦想的味道,她怔了怔:“一群可爱的技术小伙伴为一个不确定的梦想那么努力,我深深感动”。

一直到今天,她也没有离开七牛云。

2

规则之外,架构之上

每天都有互联网业务出现,也会有互联网业务消失。

2016年,360云盘发布公告表示将停止个人云盘服务。在此之前,新浪微盘、金山快盘、UC 网盘、华为网盘早已关闭。

但另一方面,据有关调研机构的报告,到2020年,预计全球数据量暴增44倍,总量会达到35ZB。

只有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才能继续存活下去,哪怕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软件必须由技术驱动向应用推动转型。

“互联网企业大都有一种危机感,这个行业实在变化太快。与其追逐现象,不如追逐内心。”许式伟说。一开始做了三个月后,许式伟就发现,自家的产品,跟别人的没什么两样。在“云存储”越来越被重视的大背景下,七牛云做不出自己的特色就只能成为“炮灰”。

早在2012年末,七牛云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方向,从个人级消费市场切入了企业云服务市场。“其实我们并不了解普通C端用户的想法,我们最了解的还是工程师群体,而企业级应用直接面向工程师群体,这是我们的强项。”许式伟说。

当然企业级用户对技术的要求会更高,“因为你的东西必须比企业自身的水平牛,企业才会放心把业务交给你。”许式伟说,“但我们就喜欢市场需求大、难度大的东西,难度越大越有机会。”

七牛云进一步优化了自己的核心算法,“你可以把我们想象成一个数据银行,通过七牛云的核心算法,我们能够以更少的成本、更优的效果把用户的数据储存在我们的云端保险库。”许式伟说。在早期,七牛云对种子用户几乎是跪拜式服务,这既是七牛云的业务,也是他们不断打磨自身技术的过程。在与萤石(国内最大的监控产品供应商)合作过程中,10万个摄像头同时持续上传画面时,七牛云的存储系统处理速度出现了吃力的状况。除此之外,由于设计一开始没有考虑这家公司每7天删除数据的需求,系统会因为大批量删除动作而影响正常使用。这些问题磨合了半年多才逐步得到解决。“图片及视频的存储更困难,因为你必须教会软件去‘看’。”许式伟说。

果不其然。2013年,云存储遭遇“百团大战”,整个网盘行业崩溃,没有人知道该怎么从这场混战中赚钱。而转向B端的七牛云已经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几万用户,其中差不多有十分之一为付费用户。“不断地修正判断快速调整自己的步伐,才是避免自己从风口摔下来的唯一办法。”许式伟说。

3

赚钱的品位

“我们赚钱要有自己的品位,不是有钱赚的事情我们就干。”许式伟说得很直白,“第一,你感不感兴趣,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第二,不做别人已经干得很好的事情;第三,如果这个事情不光能赚到钱,还可以让社会进步,解决别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更好了。”

美拍、美图、大众点评、大疆无人机、饿了么等互联网新秀成为了七牛云的客户,“我们重新定义了云存储。”许式伟说,在过去,亚马逊上的S3(S3好比一个数据仓库,它可以放东西,可以取东西)一直作为云主机的附属品存在。但在七牛云看来,数据存储只是一个基础服务。在保证存储可靠、便宜、高可用的基础上,云存储更需要的是加速以及相关的一系列的数据增值服务。”许式伟说,基于目前的海量存储数据,七牛云进一步分析挖掘,衍生出了人工智能、视觉机器、直播等产品。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型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正逐渐从硬件组装转向软件服务。

传统的手机制造商开始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满足用户多设备、多场景、多用户共享信息的需求。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这一刻更清晰”闻名的OPPO找到了七牛云,用以托管手机用户的照片云储存。“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的需求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公司要做的无非是在互联网上搭建应用,搭建过程中需要的基础能力跟互联网公司是相同的,并不需要特别为他们开发产品。”许式伟说,吉利汽车、红星美凯龙、平安保险等传统公司都在七牛云的服务之列。

随着互联网向各行各业的渗透,那些为企业提供互联网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它们的产品也将从单一的产品转而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公司本身也将向服务业转型。

“如果你是一家创业企业,你不需要太复杂的程序开发能力,只需要通过接口接入七牛云,剩下的事交给我们。”许式伟说,这样的例子很多,七牛云的有些客户借助七牛的云存储平台,把原来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压缩到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完成。这样的案例,以后还会更多。“我们的客户借助云平台建立了竞争优势,最终必然使得业界把云服务当成一种标准来选择,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少的企业会自己去建设基础设施。”

“云服务最终将使得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外包,从而使得企业组织结构得到重塑。这确定了互联网+企业的架构。而接下来,互联网+企业的业务都是以数据为核心的,这些数据必须保持开放的状态。”

“我们依然在创业的路上。”许式伟说,“国内云计算巨头的营收也只是亚马逊的一个零头。但差距在逐渐缩小,五六年之后会慢慢追平。”

1.《工科式IT创业者许式伟:赚钱要有自己的品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工科式IT创业者许式伟:赚钱要有自己的品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