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机动”是著名的战斗机机动动作,是由前苏联的苏-27战斗机首次完成飞行试验,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前苏联著名飞行员普加乔夫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镜蛇机动”:苏-27战斗机升空后突然大角度爬升,头抬起并越抬越高,最终变成了机尾在前,机头在后,仰立着悬停在空中,几秒钟后,机头重新落下恢复平飞状态。因其过程就像发怒时高昂头部的眼镜蛇一样,该飞行展出,瞬间震惊全场,因此这一机动动作又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资料图:“眼镜蛇机动”动图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是苏-27 飞机的过失速机动招牌动作,也是最典型的快速机动动作,具有快速指向的能力,在近距空战中不但可以作为进攻的战术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有效防御的战术手段。

苏-27成功展示出“眼镜蛇机动”,此战术动作瞬间惊艳全球,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实战作用表示质疑,认为它仅是飞机的特技飞行表演动作,在超视距的真实空战中作用不大。但是随着近距离空战的重新受军事专家的重视,人们终究还是承认了“眼镜蛇机动”战术动作的实用性,在近距离空中格斗时,谁能紧紧咬住敌机尾巴,咬尾意味着占据机载武器发射最佳位置,就基本占据战场主动权,甚至可以认为已经接近取胜。

“看不见就开炮”的空战称为超视距空战,目前主要是靠雷达或红外线瞄准跟踪装置发现目标并依靠这些设备来进行作战,超视距空战一般指在飞行员目视距离外发射导弹攻击目标,因此采用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都属于超视距范畴,因此在战斗机探测雷达越来越先进的时代,超视距作战一直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战术理念。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近距离格斗就被淘汰掉,崇尚超视距作战的美军F-22战斗机依旧装载航炮,虽然战斗机装备先进的导弹,但是还要记住这是个电子战时代,战场双方都可能配备电磁干扰系统,因此强大的导弹在电磁干扰下也会失效,这时候机载航炮就成为最具杀伤力的空战武器,有效的战机战术动作就能协助战机发挥航炮的威力。

1.《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战斗机被敌机咬尾,祭出“眼镜蛇机动”,真的具备实战效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战斗机被敌机咬尾,祭出“眼镜蛇机动”,真的具备实战效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7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