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差点建造的一款1.6万吨巡洋舰!

 “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是苏联海军在二战后开工建造的第一级巡洋舰,同时也是苏联最后一级火炮巡洋舰。世人对于该级巡洋舰的评价可以说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是苏联火炮巡洋舰的集大成者,也有人认为它的出现太晚,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完全是苏联人的“面子工程”。不过客观而言,“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确实开启了战后苏联海军的远洋之路,让英美等国看到了新生苏联海军进军大洋的决心。更重要的是该级战舰与中国海军还有一段渊源。

苏联在战后建造的“斯维尔德洛夫”级火炮巡洋舰二战中,与耀眼的空军相比,苏联海军的境遇只能用“悲剧”一词来形容。由于战争初期遭到了德军的沉重打击,以至于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海军都没有同德国海军进行正面对决的实力。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战后苏联海军的发展,在冷战初期,苏联用来对抗美国庞大航母战斗群的武器,竟然只是一群高速鱼雷艇!很快,斯大林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作为拥有漫长海岸线的“红色苏维埃帝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绝对不行的。而且在多数人的意识中,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快就会爆发,如果苏联只靠一堆驱逐舰、潜艇甚至是鱼雷艇与美国海军“死磕”,无疑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于是,苏联海军开始着手发展远洋海上作战力量。

“斯维尔德洛夫”级三视图作为一型主力水面舰艇,满载排水量超过16000吨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具有良好的适航性。首舰“斯维尔德洛夫”号在试航时跑出了33.04节的航速,超出了32.5节的设计最高航速。当以18.2节航速行驶时,其续航力超过5000海里,海上自持力达到30天。这些指标都表明“斯维尔德洛夫”级在设计、建造上的非凡造诣。不仅如此,“斯维尔德洛夫”级还装备了大量电子设备,这使得其在通讯指挥能力、主炮射击命中率等方面都大大优于苏联以往装备的同级别舰船。

被布置在滚动基座上的CM-5 型高平两用火炮

“斯维尔德洛夫”级改进型上的SM-20型四联装45毫米高射炮在火力方面,“斯维尔德洛夫”级安装了四座三联装152毫米火炮。在导弹技术还不成熟的20世纪50年代,12门152毫米舰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岸作战武器。它们每分钟能发射78枚炮弹,尽管威力无法与战列舰的主炮相提并论,但火力投送也非常可观。在“斯维尔德洛夫”级的众多武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防空火力。其使用的CM-5 型高平两用火炮被布置在一个可滚动的基座上,使整个炮塔在舰体摆动时保持水平稳定。同时,该炮还是苏联第一种带有全套火控系统的自动舰炮,可根据火控雷达提供的数据自行对目标进行射击。而在“斯维尔德洛夫”级的后期改进型上,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SM-20型四联装45毫米高射炮,其作用类似于现代舰船的近防系统,拥有极为强大的对空作战能力。

已经退役供游人参观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作为苏联精心打造的大型水面战舰,“斯维尔德洛夫”级不仅在1952年参加英国阅舰式时震撼了英美官兵,同时也成功引起了中国海军的兴趣。有资料显示,中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对“斯维尔德洛夫”级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并在中苏关系破裂前已经获得部分图纸。由此可见,虽然当时的中国海军还比较弱小,但已经开始为将来的蓝水海军提前积蓄力量了。随着导弹武器的迅猛发展,纯火炮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很快落伍。到1989年,最后一艘该级巡洋舰退出苏联海军序列,曾经叱咤一时的苏军主力舰就这样落下了自己的帷幕。

1.《中国巡洋舰 中国海军差点建造的一款1.6万吨巡洋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巡洋舰 中国海军差点建造的一款1.6万吨巡洋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7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