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北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西方文明史上,很多人的一生可能会被人歌颂歌颂,但只有两个人的死会让所有人哀叹。其中一个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另一个是自愿喝毒酒而死的苏格拉底。
耶稣是为世界赎罪的圣人。他是西方世界基于基督教思想的文化符号。苏格拉底是一个为了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的人,他是西方哲学世界的象征。在西方思想史上,没有人有苏格拉底那样的影响力。
我们熟悉苏格拉底,但不熟悉。他是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世界上桃李满天下。柏拉图和色诺芬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学生。
他相当于西方的孔丘,不仅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还因为他们都没有留下作品,他们的思想都被他们的弟子记录了下来。
他改变了哲学的重心,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解释世界转向解释人类,即“认识自己”。正如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下来,把她放在人类的城市里,把她带到人们的家里,强迫她提出关于生命和道德,以及善恶的问题的人”。
他还创造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助产学”,为现代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
当然,苏格拉底之死是最有名也是最让人困惑的事情。“我去死,你去死。没有人知道我们会成为更好的那一个——除非上帝是苏格拉底面对死刑时永恒的名言。
每次提到苏格拉底之死,我们都有这样的理解:苏格拉底被雅典法院以“侮辱雅典神”、“引入新神”、“腐蚀青年思想”三项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有机会逃脱,但他还是选择了接受判决,义无反顾地死去。
因为,在他心里,他坚信,如果他按照学生的意愿选择逃避,就会违背他的哲学,进一步损害雅典法律的权威。
因此,后人对这件事有两个结论:
第一,苏格拉底死于雅典民主,更准确的说是死于陪审团制度。
第二,苏格拉底宁死也不维护雅典法制的尊严。这个结论被后来的实证主义法学用来论证“恶法也是法”的观点——即使是恶法也应该受到人民的尊重和自觉维护。
但是苏格拉底真的死于雅典的陪审团制度吗?苏格拉底真的是为了维护雅典法律的权威而选择自杀而不是逃跑吗?
审判制度: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真的死于雅典陪审团制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雅典司法体系中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关系。
当时雅典的陪审团制度实行定罪与量刑程序分离的审判制度。也就是说,如果苏格拉底要被判死刑,雅典人必须先投票定罪,只有在被告被判有罪的情况下才能投票量刑,两票过半才能用来判一个人死刑。
定罪和量刑程序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定罪和量刑程序合二为一,这就会导致量刑中的反犯罪现象,即根据量刑结果回头寻找合适的罪名,这将严重违反司法公正的规律,导致“要加刑罚,为什么要无罪”的司法混乱。
而且如果定罪和量刑程序合二为一,就不会有真正的量刑辩论。因为被告必须专注于定罪的论证,而不能在定罪仍无定论的情况下,在量刑辩论上花费更多精力。在有限的审判时间内,律师必须在无罪辩护和量刑辩护之间做出选择,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但雅典在当时实现了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分离,被告人可以在定罪阶段100%努力为自己的无罪辩护,然后在定罪结论作出后集中精力为自己的量刑辩护,在两个阶段都可以充分自由地为自己辩护,有效避免了两种程序结合带来的矛盾尴尬。分析完这个,你还能说它的司法制度真的那么落后吗?
审判程序:投票规则那么,当时审判苏格拉底的500名陪审员中,有多少人投票支持他无罪?
220人。
是不是很意外?这500人陪审团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政府打手或爪牙,完全可以拒绝购买,以独立判断的原则来判案。你看,在雅典,指控和陪审团实际上是分开的,陪审团是政府给任何人定罪的第一步。
事实上,这种方法对被告特别有利。比如英国很早就实行了陪审团制度。当年因为社会治安形势不好,重刑倾向非常严重,连偷几文钱的小偷小摸罪犯都判了死刑。
但英国司法制度也实行定罪与量刑程序分离:首先由陪审团决定被告是否有罪,然后由法官决定他应被判处何种刑罚。这样,一旦将小偷小摸认定为盗窃,那么后续的量刑结果肯定是死刑,显然过于严厉。
陪审团也觉得这句话太过分了。所以为了防止小偷被判死刑,他们干脆宣告所有小偷小摸无罪。你看,这样,程序法上的科学设定,实际上缓解了实体法上罪与罚的严格关系。
因此,如果定罪和量刑程序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告有利,因为陪审团可以完全避免在不定罪的情况下对被告判处重刑。所以雅典的分家制度其实对苏格拉底很有利。
然而,苏格拉底是怎么想的呢?当他听说220名陪审员认为他是无辜的时,他感到惊讶,甚至失望。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色诺芬说,苏格拉底的本意是想激怒陪审团,在法庭上给他定罪。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有那么多人觉得他委屈。你认为苏格拉底之死可以归咎于雅典的陪审团制度吗?当然不是。
当时的投票规则其实对苏格拉底非常有利。
对于一个500人的陪审团来说,票数差距是60票。如果苏格拉底真的想说服陪审团,以他的口才,足以改变30个人的想法,对他来说并不难。但他选择了放弃,相反,他想死。
据史书记载,苏格拉底当时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不如现在就死,免得将来被老年疾病所困。所以你看,在有利于被告的投票规则的影响下,苏格拉底放弃了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然,他的死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雅典的陪审团制度。
事实上,即使失去了定罪阶段的机会,苏格拉底也不一定要面对死刑的命运。
在雅典历史上,很多人被起诉后潜逃,以至于司法机关抓不到他们,就像普罗泰戈拉一样。另一种方式是选择主动自我放逐。
根据当时的雅典法律,只要别人指控你死亡,不管你实际是否有罪,你都可以主动要求流放自己,这样你就不用进入审判阶段,也不会被处决。期满后,可以继续竞选公职。但苏格拉底并没有使用这一制度,而是直接进入了量刑阶段。
审判程序:量刑辩论制度根据雅典的陪审团制度,即使被告激怒了陪审团并被定罪,他也不一定会被判死刑,因为在量刑阶段仍然有第三道防火墙保护被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控辩双方有权分别提供量刑方案,然后陪审团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但陪审团除此之外不能进行第三次判决,只能选择其一。
在这样的制度下,苏格拉底在量刑阶段的举证义务其实很轻。他只需要说服陪审团,控方要求的死刑太重,陪审团必须选择辩方提出的量刑建议。所以苏格拉底只需要从220个不同意定罪,认为死刑判决过重的人中拉30个人出来。想一想,这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是不是一个极其容易的目标?然而,苏格拉底最终被愤怒的陪审团判处死刑。可以说,这完全是他自己死亡的结果。
苏格拉底是怎么做到的?作为辩护,他不愿意提出任何形式的处罚。他的逻辑是,只要他提出具体的量刑建议,哪怕很轻,也等于承认自己犯罪。被判死刑和无罪释放没有中间立场。这样,即使陪审团认为死刑判决过重,也苦于没有第二选择,只能陷入尴尬。
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还不断刺激陪审团。他实际上建议陪审团宣布他为公民英雄。他出狱后,余生每天都会在市政厅喂他。最后陪审团彻底被激怒了,连曾经同情过他的人都背过身去。
苏格拉底似乎觉得有点过了,于是提出罚款,但也带着故意挑衅的味道。因为他建议的罚款金额实际上是1锭。
最后只剩下一次机会。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雅典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神活动,所以死刑的执行会被推迟。在这个空小时,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出现了。苏格拉底的一群朋友和学生来看他,不断劝他抓住机会逃跑。他们甚至为他准备了资金,规划了他的逃跑路线,但苏格拉底也放弃了这最后的机会。
最后的结果已经可以想象了。在量刑阶段,360名陪审员同意死刑,140名不同意死刑。也就是说,认为他不仅有罪,而且应该被处死的人数,在苏格拉底几次手术之后,并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80人。
在这一点上,你大概有答案了: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审团制度杀死的,还是一心一意要自己死?因此,苏格拉底之死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雅典的司法制度和民主制度。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一心一意的去死?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雅典是民主的,领袖是抽签选出的。苏格拉底痛恨雅典的民主制度,这种制度让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占据了领导席位。他坚持让有相关知识的人去做相关的事情。这个原则就跟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才能当法官,必须取得驾照才能开车一样自然。
正因如此,苏格拉底决心拯救由无知统治的城邦。讨厌民主,因为有的领导没知识,没学问。于是,苏格拉底学习母亲的助产士职业,帮助别人督促知识的到来,一生宣扬知识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在与想当领袖的表弟对话结束时,对表弟提出了希望。当然,这也是所有雅典青年的希望:“如果你真的想在城邦出名,想得到人们的称赞,你就应该努力学习,为你想做的事情获得最广泛的知识。”
苏格拉底当时让有识之士带头的思想,与当时雅典整个制度的基础,即民主抽签的方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严重动摇了雅典政治的合法性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对他提出了三项指控。
如果苏格拉底以他的口才赢得无罪开释,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他赢了这场官司,那将是他所鄙视的雅典民主的胜利,因为这个制度并没有迫害这个城邦的英雄。因此,他不断挑战陪审团,以死亡证明雅典民主是错误的,而无罪释放只会证明他所反对的是正确的。
那么,苏格拉底喝毒酒是为了维护雅典法制的尊严吗?
苏格拉底不这么认为。相反,他想用死亡来揭露雅典法制的野蛮和愚昧。他根本没有遵守雅典的恶法,只是挑战恶法,让雅典难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雅典,起诉并处决了一位只说不做的哲学家。你能说雅典是言论自由的地方吗?当然不会,那会是雅典永远的污点。
我们要用以上的方式去理解苏格拉底之死,才能建立起对历史上第一次大审判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理解。临死前,苏格拉底留下了向学生克里托索要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克里托,我们从克利皮乌斯借了一只公鸡,别忘了还他。”
即使在弥留之际,苏格拉底也不想欠这个世界任何东西。他欠这个世界的已经托付给别人偿还了,但是这个世界欠他的误读和曲解怎么办?
法学界的“思想之狐”胡琛教授分享了他在注意力不足时代的阅读和思考方法,对经典法律命题、社会热点问题和刑事司法核心问题进行了多重反思。
点击阅读原文或直接买书
-结束-
1.《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苏格拉底为什么去死?很多人都误解了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苏格拉底为什么去死?很多人都误解了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98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