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雨夜》:王朔,任何严重的事情都不过是他笔下的一个鸡蛋
这本侦探小说集,即使在王朔的小说里,也属于前期,与众不同。中短篇小说共有六篇,最长的是《不给人下毒》和《白送》。这两部中篇小说和“纯爱”“真挚”“感伤”“戏谑”等各种不同时期的小说一起收录在我厚厚的盗版《王朔选集》里。有趣的是,它不是一个悬疑作家。在依次阅读阿加莎、铁艺和东野圭吾之后,回到王朔早期的类型学尝试更有意思。
毫无疑问,王朔的写作是最有特色的,也是他执念的最根本原因。任何严肃认真的事情,在他的作品里无非是一派胡言,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写法。这种风格在《动物凶猛》(姜文原著电影《晴天》)和《你不是外行》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在探索推理小说的情况下,它的写作风格减缓了故事的节奏。
关于人。阿加莎有聪明绝顶从不吐露内心活动的波洛,东野圭吾有脑子发达思维缜密精通物理知识的汤川老师。一方水土养一人。王朔80年代的作品在中国会出现什么样的侦探?答案只能是一个胖乎乎,养尊处优,“八点到九点,一杯茶一份报纸”的公安局刑侦科科员。他叫单立人,50岁。他不仅是国家机关的错,更是一个平庸安于现状的形象。
王朔作品中的幕僚远非“足智多谋”,而是处处表现出市侩、百姓、官员的相互关怀,这与外国小说中的侦探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些小说中,最杰出的人物是居委会和邻里的大妈们。他们又老又聪明。他们通常躲在街道和小巷里偷看人们。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跳出来发表意见,或者大义凛然地为社会担忧,或者为自己报仇。这种形象既真实又有趣,在外国小说里是看不到的。完全是国情决定的。
关于剧情。大部分悬疑小说最注重情节安排,不仅“诡计”设计要精巧,解谜步骤也要从读者角度合理安排。即使东野圭吾不以破案的刺激取胜,他的小说也为情节发展铺平了道路,把握了行进的节奏。王朔似乎走了两个极端。《没有人中毒》和《我是狼》竭尽全力让剧情变得扑朔迷离,而其他人则完全无意。“人”是虚假的、现实的,注重对犯罪动机的分析。这个尝试至少领先东野;“我”的写法很特别。不知道应该叫意识流还是什么?叙述角度变化频繁,读起来很舒服。
关于社会问题。如果无论你写什么样的书,如果最后触及到社会的本质都会被认为是成功的,那么王朔的侦探小说可以和东野圭吾并列,远远超过阿加莎。王朔的小说集依然是波西米亚风格,对现实充满嘲讽和讽刺,完全没有脱离现实生活。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转型,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底层绑架、中产阶级穿着考究、权力傲慢、不同阶层之间明显的分离和互不信任,这些都在小说中借助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呈现。这是一本沉浸在“中国式问题”中的小说。
1.《人莫予毒 《无情的雨夜》:王朔,任何严肃的事情,在他笔下都不过是扯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莫予毒 《无情的雨夜》:王朔,任何严肃的事情,在他笔下都不过是扯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6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