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西南联大校歌 破解西南联大校歌悬案:歌词作者确系冯友兰

●原始提交请访问:historymook@sina.com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迁至湖南长沙,共同组建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次年1月,迁居云南,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在昆明复课。1946年5月4日,这三所学校回到了它们在北京和天津的老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大会标志性校歌歌词的作者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直到台湾省学者翟志成发表考证文章,各种虚假陈述才有所下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80年4月27日,清华大学庆祝建校69周年。(1911年2月,尤美学校和尤美学校迁至清华校园,正式更名为清华学校,并于同年4月29日开学。从那以后,清华大学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庆祝。唱校歌的时候,联大师生选了《满江红》,那一年唱了无数遍:

长征,辞,五代宫。暂停,衡山响水,一别。不要管移植框架的干爽品质,九州岛洒满了李渊的鲜血。山城吹背。

一千年的耻辱会导致下雪。在业内,必须出类拔萃。然后13%户,强怀难折。担心新国运,对以前的哲学家有耐心是多么的难。远离丘口,继神京,亦陈艳。

唱完这首歌,校友在对话中提问,这首流传了几十年的校歌,真正的词曲作者是谁?关于歌词作者有几种说法,如罗勇、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罗昌培、蒋梦麟等;作曲家马月涵、沈有鼎、张也有不同。有人建议咨询一下85岁的西南联大文学院原院长冯友兰。据冯友兰回忆,几个人说明意图后,冯认为他们找到了合适的人,说:“现在我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因为1938年联合国大会制定校训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主持。我是五个成员之一,也是主席。现在另外四个人——闻一多、朱自清、罗勇、罗昌培都不在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我没有失忆。有人来问,我就说是凭记忆做的。”

当这个说法出来的时候,张第一个向冯友兰提出了挑战。

冯友兰晚年

1980年11月1日,张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西南联大校歌作者》,声称自己是联大校歌的作曲者。“满江红”歌词的真正作者是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勇,而不是冯友兰。冯写了一首《现代诗话》,与罗同时申请,但未被选上。罗茨张普被指定为校歌,“印发给历年招生”。

冯友兰在同年11月23日的《北京晚报》上反驳。冯友兰说:“我个人写的歌词原文存在西南联大的档案里。”张的《现代诗体抒情诗》是为西南联大进行曲所作的几首白话诗,是张亲自应张之邀而作。冯还说:“西南联大毕业回到北方时,在昆明立了一座纪念碑。碑文是我写的。碑文的最后一段碑文,大部分使用了校歌的文字,可谓一稿两用。”题词写道:“联合大学的终结,不是一代人的大事吗?神仙难遇的人!“我唱的歌和乐是题字”这句话是冯友兰写的,闻一多的篆书,罗勇的书丹。

冯友兰引用的证据明显比张的多得多,有些证据至今仍保存完好。比如西南联大的档案和古迹,在清华的档案室和昆明联大旧址保存完好。但这又引出了新的疑问。同年12月29日,署名“联合国大学一校友”的作者发表了《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作者是谁?,觉得冯友兰根本不是校歌的作者。冯在文中极尽讽刺、嘲讽之能事,并抛出了“死不告密”、“窃取他人成果”等激烈言辞。

对此,冯友兰开始寻找证据,终于找到了朱自清的儿子朱藏的朱自清的日记。日记中有三条关于联合国大会校歌的记录:

1938年10月30日

下午学院歌委会开会,我们接受了罗勇先生的话,但不是歌(根据后来发表的朱自清日记原文《但是失败的歌》)。

1939年6月14日

下午我们召开了校歌委员会,听了校歌音乐会,接受了冯的歌曲和马的配乐,但配乐过于单调,所以决定由马(John)、杨()、沈(Youding)负责修改。

1939年6月30日

学院宋委员会下午开会,接受张先生的配乐。三个人喜欢张的歌词,而大多数人接受他的乐谱比他的歌词好。他们同意接受冯的歌词(根据后来发表的朱自清日记原文,“会议讨论张的音乐,三位成员同意张的音乐。他们认为曲调比歌词更重要,冯的歌词早就被大家接受了。(《朱自清全集》第9卷、第10卷,朱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根据这三条记载,罗勇有一首带有配乐的校歌草稿,一度被校歌委员会接受。所以有人说联合国大会校歌是罗勇写的,也是有原因的。除此之外,还有冯友兰(冯友兰)、马(约翰)、张(),但校歌委员会最后还是决定用冯。校歌的曲谱有三种,沈的曲谱、马的曲谱和张的曲谱。校歌委员会首先建议沈打分,常委会据此宣布。常委会最早公布了冯契的申璞,后来改为冯契的张璞。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

国家西南大莲教室

冯友兰的证据一出来,这件事的解说员真的震惊了。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办公室工作的黄炎夫致信西南联大中文系前教授王力,询问校歌歌词的问题。王力在答辩中认为作者应该是冯友兰。1981年5月15日,原联合国大会哲学教授沈有鼎致信清华大学校史办公室,证明冯友兰是校歌歌词的真实作者。冯友兰认为,有这样的“铁证”就足以堵住人们的嘴。在《三松堂概论》(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冯颇为自豪地把一段关于西南联大校歌歌词的回忆作为后记放在书中。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到此为止。

1987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三期发表署名文章《西南联大校歌的制作过程》,署名为清华大学校史研究专家黄炎夫、张。本文以张的陈述为基础,辅以清华大学的档案材料,大规模地构建了联合国大会校歌产生的历史场景,并得出结论:罗勇是联合国大会校歌的真正作者。1988年10月,由云南CPPCC文史资料委员会、西南联大京昆校友会、云南师范大学共同编撰的《西南联大50周年纪念画册》转载了本文全文。

这篇文章发表后很长一段时间,冯友兰、冯的女儿冯中普(宗溥)、女婿蔡中德都没有回应,给外界的印象是冯家默许了。有一段时间,在mainland China出版的几乎所有报刊中,一提到联合国大会校歌的问题,就一致说是罗勇。如闻一多孙子闻立明、侯聚坤主编的《闻一多龙年谱》、、吴主编的《朱自清年谱》、主编的《西南联大校友会校史》、主编的《北大年谱》、主编的《西南联大史料》、主编的《清华人文年谱》等。同时,蔡忠德在他的《冯友兰先生第一编年史》中回避了《联合大学》歌词作者未作决定的问题。

2001年1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前西南联大学生、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中兴工业需要人才》。杨说:“西南联大”——成立之初,冯友兰教授写过一首校歌。他一生都很为这首校歌的歌词骄傲,晚年写《三松堂入门》的时候就把歌词录了下来。”他说:“校歌一个字,标语牌是《满江红》。冯先生明显感觉到宋朝的南迁与当时的西迁有相似之处,所以他不仅使用了岳飞的“满江红”铭文,还做了许多比较。校歌的前几个字是:‘长征,辞,五代宫。停一会儿,又是一次离别。“我是1938年秋天考上西南联大的。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我唱这首校歌时的悲痛和决心。”

2001年7月4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桂玲在《中国阅读报》上撰文指出:“这是杨振宁教授的记忆错误。——当时冯友兰先生还写了一部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最终入选的是中文系教授罗玉忠()题写的“满江红”牌匾,它是由联合国大会教师张创作的他还说:“抗战胜利后,冯友兰教授正要回北方时,受全校师生委托,为国立西南联大写纪念碑。题词以歌词为后缀,人们常常把这个词与联合国大会的校歌混淆。”

面对这种情况,台湾省近代史研究所的年轻学者翟志成放下《冯友兰传》的写作工作,开始介入联合国大会校歌悬案。在反复推敲冯友兰与黄炎夫、张的陈述及其提供的证据后,对清华大学和联合国大会的档案材料进行了考证,最终确认冯友兰是联合国大会校歌的真正作者。在长达四万多字的《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中,翟志成采用正反双向思维考辨法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考证和辩驳。

1968年,冯友兰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打倒,几乎每天都在书写和回忆自己的反动历史。其中一个材料涉及校歌的问题。原始材料如下:

关于联合国大会校歌

1939年,大会决定定校歌,常委会让我起草。《满江红》第一个字是我写的。它说:“长征之后,我们退出了五代皇宫,停了一会儿,又一次告别。...恢复旧神,仍然是闫妍。”草案提到常委会的时候,有人觉得形式太老了,看起来不像校歌,最后还是通过了。过了之后,我让哲学教授沈有鼎打分。汇编后正式公布,成为联合国大会的校歌。中文系老师张(今内蒙古大学)为西南联大进行曲配乐,并收录了校歌配乐。他给了我乐谱,我没有拿出来,因为大会没有乐队。

我只记得校歌里的一些话。但就这一部分文字而言,它表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愿望。我试图以校歌的形式向青年学生灌输这种愿望,让他们成为反动派的接班人。“中国兴业一定要出类拔萃。”这个“中兴”就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中兴”,这个“杰出人物”就是为这个“中兴”服务的“人才”。这六个字,清楚地说明了国民党反动派交给西南联大的任务。“要恢复到北京,老神们,那还是闫妍。”是先有“下山摘桃子”的想法。碑文吹捧校歌,并将其改写为纪念碑的碑文。现在看来,校歌和校铭标志着西南联大的一生。校歌是站在国民党反动派立场上为联合国大会所做工作的总结。

然而,张声称,他从朱自清的信中得知罗勇是联合国大会校歌歌词的作者,但他仍然无法证明朱自清的信的原件,这一点令人怀疑。此外,在朱自清日记的解读和应用中,黄、张对其进行了歪曲、割裂和删改。

翟志成在文末说:“我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考察论证,从而推翻了黄炎夫和张的结论,否定了大陆学术界的结论,证明冯友兰是西南联大校歌歌词的真正作者。我相信即使以后有了新的材料,也只会加强这篇文章的证明力。——本文结论已由西南联大校歌全篇歌词作者定稿。”虽然这种说法颇为自负,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刻的考证努力和文章中所投下的摧毁对手的巨大力量。

翟的文章于2001年12月发表在台湾省近代史研究所的文集上,随后先后在香港等地发表,并被多家报刊转载。这个结论已经定型一段时间了,学术界无法反驳。

1980年,冯中普回到昆明。在西南联大旧址,他看到了父亲写的联大纪念碑。他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小诗:

阳光下极其清晰的文字,

保留精致的过去,

虽然你可以证明历史,

谁来证明自己?

1981年10月20日,86岁的冯友兰路过杭州王娥墓,想起了千古传唱的岳飞的《满江红》。他不禁感到悲伤,并写了一首诗来针对它:

荷叶依旧芬芳,

虎山古代得湖北王。

“冲关”“怒发”传唱已久。

有哪些闲人长话短说?

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在经历了世事的大起大落之后,冯友兰不仅无法阻止“闲人”前来谈天说地,而且最后连一句“证明自己”写的歌词都变得如此艰难,甚至处境悲惨。“闲人”做特殊的事,阻挠历史真相,这是事实,但正如台湾学者翟志成所说:冯友兰在80年代初真的是一片废墟。如果梁漱溟自称是联合国大会歌词的作者,那自然是最终决定。如果换成大陆学者普遍推崇的陈寅恪、唐永通、金,他们的遭遇将与冯友兰截然相反,这是毋庸置疑的。——围绕歌词事件,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民众的意图。西南联大校歌悬案明显与人的行为、性格、道德文章等有关。这件事不仅是冯友兰的一个教训,也值得所有未来学者深思和学习。[来源:作家岳南博客]

作者简介:

岳南,原名岳,是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的一位作家。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艺术系,文学创作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艺学院文学艺术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考古文学学会副会长,台湾省清华大学原作家。代表作:《南渡北归》三部曲。

1.《西南联大校歌 破解西南联大校歌悬案:歌词作者确系冯友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南联大校歌 破解西南联大校歌悬案:歌词作者确系冯友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68066.html

上一篇

红谷滩凶犯获死刑 红谷滩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图)

下一篇

全市无新增鼠疫 鼠疫的症状有哪些?该如何预防鼠疫?

越难越爱 讲乐|这首歌,居然在歌词里嘲讽《越难越爱》?

  • 越难越爱 讲乐|这首歌,居然在歌词里嘲讽《越难越爱》?
  • 越难越爱 讲乐|这首歌,居然在歌词里嘲讽《越难越爱》?
  • 越难越爱 讲乐|这首歌,居然在歌词里嘲讽《越难越爱》?
血疑歌词 山口百惠|血疑主题歌《谢谢你》

血疑歌词 山口百惠|血疑主题歌《谢谢你》

狙击艺术,整理灵魂 或者搜索微信号:民要手仓 关注《民歌集》,听民谣和老歌  “衷心感谢” 三百人合唱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我!!!...

王源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言?王源出席什么联合国大会?

王源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言?王源出席什么联合国大会?

罗伊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罗伊参加什么联合国大会?当地时间11月20日,罗伊错过了在厦门举行的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受邀出席联合国大会庆祝世界儿童节高级别会议。据罗伊工作室称,“罗伊将应邀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纪念《儿童权...

王源联合国大会 王源为什么去联合国大会?发表了什么?

11月20日,罗伊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说,虽然过去30年来,世界儿童的教育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许多儿童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国际社会应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会上,罗伊将教育比作儿童的指路明灯,并坦率地阐述了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他说,自《...

王源登央视朝闻天下?王源参加联合国大会?

王源登央视朝闻天下?王源参加联合国大会?

王央视天下事?罗伊出席联合国大会?11月22日,罗伊受邀参加联合国大会庆祝世界儿童节高级别会议的消息出现在央视《温超天下》栏目。罗伊就“联合国关注保护儿童权利高级别会议”发表了声明。谈论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之后点亮了帝国大厦,呼吁重视素质教育,点...

破天荒歌词 扶摇主题曲是什么 扶摇主题曲歌词

破天荒歌词 扶摇主题曲是什么 扶摇主题曲歌词

《芙雅》是一部以小说《芙雅女王》为蓝本的古装女性励志电视剧。由杨文俊、谢泽、蔡丽联合执导,杨幂、韩娟为主演,刘奕君、王劲松为特约明星。现在主题曲出来了。那么《旋风》的主题曲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主题曲的歌词! 旋风的主题曲是什么? 据悉,电视剧《...

周杰伦明明就歌词 周杰伦的一句歌词,就是一个故事!泪点直线降低

周杰伦明明就歌词 周杰伦的一句歌词,就是一个故事!泪点直线降低

最近周杰伦的歌炒了很多短视频 包括之前的《张不开嘴》 分散注意力的情节充满了回忆和杀戮 最近,周杰伦把他的许多歌曲一起拍成了电影 前几天周杰伦的《我开不了口》 16年后被唯品会翻拍成广告。 现在这首“最长的电影”, 时隔10年,又重拍了! ▼...

潇洒小姐歌词 萧亚轩,10亿家底加持的乐坛天后,靠16位男友活成了“潇洒小姐”

  • 潇洒小姐歌词 萧亚轩,10亿家底加持的乐坛天后,靠16位男友活成了“潇洒小姐”
  • 潇洒小姐歌词 萧亚轩,10亿家底加持的乐坛天后,靠16位男友活成了“潇洒小姐”
  • 潇洒小姐歌词 萧亚轩,10亿家底加持的乐坛天后,靠16位男友活成了“潇洒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