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陈佳洱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从1955年到现在,他已经在三尺讲台上教了60多年书。在此期间,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牛津大学、卢瑟福高能研究所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世界顶级科研中心。他不仅获得了加州门罗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的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还被选为英国物理学会特许会员和纽约科学院院士。1996年至1999年,陈佳洱教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他带领北大走上了更有活力、更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为北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打开了大门。
陈佳洱教授的一生,与北大有着无数不可理解的渊源。从童年的梦想到曲折,再到颜元最后的梦想,他的故事也是每一个捕梦人的故事。
梦想:年轻的中国梦
1934年,陈佳洱出生在旧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当时的上海是一个被日军包围的孤岛,民族的覆灭和灭亡的屈辱和痛苦很早就沉重地压在青年学生的心头。作为著名儿童作家陈伯吹的儿子,他从小就沉浸在父亲的作品中。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作家的父亲将他引上了科学之路。回忆起父亲,他感慨地说:“文学和科学,就像父亲的两条胳膊,是他的最爱。父亲一生为儿童文学而努力,我用一生实践父亲的科学强国理想。”文学和科学伴随着他的成长,这使他成为一名具有伟大人文素养的科学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不断接触伟人的故事和科学的传说,由此确立了他的人生观和奉献、爱国、求知的价值观。就这样,陈佳洱终于对北大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作为一所在中国社会文化进步和科学研究领域熠熠生辉的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对这位少年的吸引力非同寻常。
然而,15岁的陈佳洱终于从北京大学毕业了。在充满救国热情的革命家劝说下,他最终放弃了北大,报考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大连大学。“错过北大,选择大连和吉林,对我来说并不可惜。”他回忆说,在王大珩、朱光亚等物理学家的指导下,他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奠定了他今后严谨扎实的研究态度。“与其说是失误,不如说是大转弯。”但是这个弯,一转就是十年。
的优异成绩使他深受教授们的赏识,也使他没能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而才华横溢的于教授却留在了吉林大学。但命运注定了他与北大的纽带无法解开,北大将成为他人生和专业成就的转折点。1955年春,导师朱光亚调到北京大学后不久,年轻的陈佳洱也跟着老师的脚步来到了盐源。21岁,他终于在十年后第一次踏上了这片梦想的土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与这个花园紧密相连。
梦想:年轻的中国强大
21岁的陈佳洱第一次进入燕源,就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原子能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的建设。作为筹备人员中唯一的助教,他不仅白手起家建立了这个高水平的实验室,而且在4年后提出了发展等时回旋加速器研究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科委的支持。这也成为他的第一个加速器研究项目。“我还记得当时党委书记对我们说的话:‘人类发现和应用原子能的意义远比人类发现和利用火重要,这是划时代的。’”他回忆道,“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导师这样的希望和鼓励下,物理实验室很快培养出了第一批优秀的核物理科学家,首批毕业生中有6人将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因此被誉为“中国核科学家的摇篮”。在这里,陈佳洱翻到让他骄傲的第一章。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陈佳洱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期从事加速器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在国内开发射频超导加速器、加速器质谱仪、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束流物理等多种低能加速器及相关应用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早在1959年,他就开始了相关领域的实验,并获得了国家的全力支持。此后,他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加速器的突破性研究。他的第一个非凡成就来自他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
1963年,陈佳洱去牛津大学学习。起初在牛津大学做级联静电加速器,后来去卢瑟福高能研究所研究等时回旋加速器。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从掌握粒子束在等时回旋加速器中心区的运动规律中获益最大,在研究和实验中使其束流增加了三倍多。过去,粒子的数量在简谐加速度中通常只损失10%,而在陈佳洱这一数字增加到了40%,如果条件改善,这一数字会更大;他发现粒子数真正损失的机制不是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而是在初始阶段。如果在中心区域不采取措施,光束通量将持续衰减。由于这一研究成果,陈佳洱被一位英国同事激动地誉为“谐波加速之王”。
回国后,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放权,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又一次回到了北大。当科学的春天到来时,他和他的同事们再次投身于国家科学研究,在低能核物理加速器领域做出了更多的贡献。说起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对中国科学界和全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他当时最大的感触只有两点:“一是知识分子不再臭老九,二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在牛津的两年给陈佳洱带来的不仅是专业领域的突破,更是对科学家身份和科学精神的反思。陈佳洱感慨地说,在英国,他不仅学到了加速器,更重要的是,他在英国的学习经历使他掌握了一整套学术思维方法,这对他后来的学术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人生角色定位上,陈佳洱承认,作为一名优秀的加速器专家,他最喜欢的是学习而不是当官,讲课时可以忘掉行政工作的一切烦恼。从这个回答中,不难看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永远是真诚的,真诚的。
梦圆:不懂北缘
陈佳洱没有想到的是,他与北大的关系并没有就此结束。1984年、1996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肩负起百年大学发展的重任。从1996年到1999年的四年间,他带领北京大学度过了百年校庆,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陈佳洱院士(左)、许志宏院士(右)与工学院院长陈士毅教授(中)合影
20年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大的很多重大发展和结构优化都源于陈佳洱的创新。他不仅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提出成立一个部门,促进学科的融合和课程的交叉学习。此外,这四年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顺利合并,成立了医学部。“如果一所学校做得好,学科建设是安顿下来的基础。如果有引领世界的特色学科,学校就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过。虽然他上任时已经62岁了,但仍然给北大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中央政府正式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之后,在陈佳洱的主持下,北大和清华签订协议,共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资源共享,学分认定,聘请教授,共同建设物流。同年5月,985工程正式成立,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有了新的开始。
自始至终,他的心始终属于讲台。2003年,他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职位上退休,再次回到北京大学。他说像他这样的人做科学家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学生在一起,学生很活跃,能从他们身上吸取很多营养。“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很容易满足。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他自己的存在可以让别人活得更好,活得更有价值。”这是他坚守生命的信条,也是他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十年北大梦,一生一世。作为一个学生,他用自己的青春去梦想虚无,十年后终于回到这片热土;作为物理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学习,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知识,把新中国加速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名教师,他带领北大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始终依附于三尺讲台上和台下的学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陈佳洱教授一生践行这八个字。
他是真正的北大人。
美国编辑:蔡翔宇
改版:何玉蟾
信息来源于北大新闻中心、中国教育报、中国政协杂志等
1.《陈佳洱 吾师 | 十载北大梦,一生燕园情——记物理学院陈佳洱教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佳洱 吾师 | 十载北大梦,一生燕园情——记物理学院陈佳洱教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4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