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熟悉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你就能准确地确定中国过去20年的社会发展史。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来说,类似的角色只能通过微博来完成:
微博自2009年8月诞生以来,经历了WEB为王的PC时代、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观点为王的传统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自媒体时代、渠道为王的新媒体时代。
微博十年,我们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记录了我们能看到的一切。
2009-2012:博客接班人
2009年11月,《时代》杂志公布了2019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评选结果。韩寒被选为中国年轻作家,以100万张选票排名第二,超过了前一年新当选的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2008年世界首富巴菲特。
那大概是韩寒个人影响力的巅峰。当时《环球人物》杂志评论说“从年轻人的偶像中,我们最能看到一个时代的气质,而韩寒就是这个时代的青春偶像”,还有媒体把韩寒提到了梦想的高度,说“韩寒有一种每个年轻人都想拥有的状态”。
严格来说,这种评价多少有些过誉。看到这些评价,韩寒不得不谦虚地说“当时没有英雄,才让我这么一竖成名”——但当时舆论的这个方向是意料之中的。原因并不复杂:
即使不喜欢韩寒,也要承认新浪博客崛起带来的影响。
即使以现在的思维回望,这种观点也是相当无懈可击的。
在没有博客的时代,韩寒在大众视野中的形象基本上是由2000年著名的“对话”节目定义的——叛逆、傲慢、严重偏见、偏向文科——其实也是如此。即使在同一年,韩寒出版了销量超过300万册的《三门》,仍有声音批评韩寒靠“擦边球”和“噱头”卖身
以2005年10月开通的新浪博客为节点,韩寒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开始被解构,并逐渐被赋予新的意义。
韩寒在博客里不再写小说,不再编颓废青年的大学生活,也不再编小和尚的武道,而是开始谈论他眼中的“公众热点事件”,比如“华南虎事件”、“三聚氰胺事件”、“汶川地震”。
当然,这肯定不是人们第一次被公众人物输出价值观。然而,以这样一种打破话语权传统分配的方式,我们可以清晰、直观、高频地看到这样一系列带有鲜明80后标签的价值观,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3000年没有发生的变化”。
而这种令人震惊的“变化”很快就转化成了现实的金钱和数据,“新浪博客”的爆炸就显示了这一点:到2009年,韩寒在《时代》杂志上发表,他的个人博客已经积累了4亿多的点击量。
新浪博客的能量在于其“大众化生产韩寒”的能力:
2006年,史岳开始以“年度月亮”的笔名在天涯连载历史小说。不久之后,他转行到新浪博客。这些小说的月平均点击率很快超过了一百万,赢得了出版业的青睐。他的博客文章被整理成一个集合,名为《明朝那些事》。
2006年,新东方外语系高级教师李笑来也开始更新自己的博客。一方面,他在博客上提炼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形成“托福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教材,成为海外考试的热门必读书目。而另一些人看到了他在英语教学之外的潜力,将论文整理成手稿,命名为《时间是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更新博客期间,他遇到了后来被称为中国第一程序员的霍菊,霍菊把他介绍给了比特币和区块链,这是如今很多故事的理论开端。
2008年,另一位新东方老师罗永浩将博客文化发挥到极致:牛博。他和黄斌共同创建的网站,通过“自我推荐或管理员邀请”的方式,迅速聚集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专栏作家和媒体人士,访问量稳定在100多万次。
总之,回顾博客时代的兴起,不难发现,这可能是199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诞生以来,普通网民以互联网名义经历的第一次狂欢:表达不再是稀缺资源,网络终于可以帮助个人积累实现价值,“互联互通”终于开始摆脱PC设备的限制,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推动了一种新模式的诞生。
而且,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比大家想象的要快。
2008年6月,搜狐获得奥运官网建设权和运营资格。当时的新闻稿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最近山里一个老人来北京,说一定要看一次奥运会,但是进不了体育馆。所以,他选择了网吧。他知道搜狐是奥运赞助商,直播比其他信息快60秒,就在纸条上写下了搜狐的地址。”
这就是张朝阳著名的“60秒”理论。他认为,搜狐获得内容资源后,互联网的快速响应时间会给人一种全新的参与奥运会的体验,重新定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最后,“更多的用户会在奥运会后留在搜狐”。
理论上,搜狐的判断没有错。未来十年,互联网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传播渠道,各主流媒体都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转型。但与此同时,网民越来越多: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接收者”定位,开始寻求更多的参与方式,以探索互联网可以提供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奥运官网给搜狐带来的效益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博客热”背后的逻辑——“博客给了每个人定义自己互联网世界的机会,但如果开放一点,简单一点就更好了”——新浪微博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
2009年8月,新浪推出beta版“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为微博提供了第一批种子用户,并在2010年1月迅速获得7500多万注册用户,成为那个时代最富社交网络色彩的现象级产品。
2013-2016:无人深空
如果说微博的诞生在2009年开始流行,是博客时代的延续,是互联网对日常生活深入解构的必然结果,那么随着微博逐渐成为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平台之一,成为人们的主要信息发布中心,甚至开始定义更多人的互联网使用模式,一些问题在微博带来的“新格局”下被无限放大。
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社交网络环境下,舆论层面对本届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产生了诡异的语境撕裂:
公众知识分子把注意力转向了开幕式,只花了2700万英镑,节省了3.77亿英镑的总预算,积极思考“伦敦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启示”,但舆论中的伦敦奥运会几乎是一场充满乌龙的“闹剧”——开幕式上日本代表团被直接领出体育场,女单网球颁奖典礼上美国国旗被吹走,孙杨和朴泰桓并列第二,但韩国国旗下挂着中国国旗。
2013年10月,杨澜在新浪微博上对郎朗的采访让人看到,这一撕带来了更现实的影响:
人们质疑杨澜“你的作品对世界上买不起钢琴甚至生活在战争饥荒中的孩子有什么意义”的质疑方法,用同样的句式讽刺“你的作品对世界上买不起电视的孩子有什么意义”——但其实这是联合国组织的一次微博采访,要求杨澜指导郎朗解释“关注全球教育的联合国和平使者”的含义。
媒体人陈果当时感慨道:“成千上万的网民根本不看问题的脉络,故意把杨澜的引导性提问曲解为反问,围攻、辱骂杨澜。这就是网络舆论的特点,就是思维浅薄甚至没有思维,集体无意识,煽动跟风,语言暴力。”
平心而论,微博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语境撕裂,都不能怪。从2013年到2016年的三年间,4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用户的激增,网民头像的快速变化,移动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诸多矛盾:比如精英与舆论的直接碰撞,比如社交网络对内容传播路径的不断打破,等等。
甚至乐观的说,这是一种新格局形成之前类似于“没人深空”的探索阶段痛苦。只有网络行业解决了这些矛盾和背后的核心,一个由社交网络定义的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但是谁让微博在精神上继承了博客文化,开启了人们对社交网络的再体验呢?所以微博全盘接受了这些矛盾的爆发,所以当人们回忆起微博那三年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句“使用体验在下降吗?”。
而且还有一系列的行业趋势在不断“印证”人们的想法。
比如2010年前后,类似的网易微博、腾讯微博等竞争产品上线,导致部分kol和用户迁移;2012年,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正式上线,开始逐步建立新的内容创业方式;2013年,开心农场正式关闭,“个人社交站”模式似乎在衰落...
到2015年,Renren.com的市值将缩水80%,这就变成了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微博的表达方式过时了吗?还是人们还需要微博?
没有人知道答案,竞争对手也不知道。即使在这前所未有的三年里,人们也在等待微博的回答,这将使一切变得更加清晰。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和2013年之交新浪微博的战略转变成为人们回顾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历史的里程碑节点:
微博一方面实施移动互联网优先战略,另一方面从聚焦时政话题转向娱乐大众,开始聚焦旅游、电影、音乐、搞笑等垂直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韩寒正是在这个阶段完成了新浪微博上的“转身”。只是在微博上,他已经不是那个批判缺点的热血青年,而是一个没事就喜欢和网友聊天晒女儿照片的“国民公公”。
新浪微博并没有过时,但网络话语权正在下沉,推动内容行业迎来下一个繁荣的前夜。
2017-2019:大工业化时代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2017年后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产业化”可能是最合适的答案:
随着社交网络对线下生活的全面解构,互联网用户的全面增长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全面拓展,互联网行业终于完成了彻底的解构——人们积累了足够的样本容量,开始准确量化驱动行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元素和每一种资源——互联网行业终于能够进入产业发展阶段,系统地界定产业分工,实现最终结果的稳定批量生产。
比如以颤音和Aauto rapper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用户可以充分履行“记录器”的身份,通过与平台合作的形式,共同支撑起一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庞大内容生态系统,这在以优酷和土豆为主导的传统视频网站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先不说什么样的视频内容会火。那时候就算“叫易小星”不想明白自己是内容创业者还是普通的视频编辑发烧友,土豆也不想明白”,
还有就是所谓的大版权时代。人们确信,这不仅仅是IP 空的增长,而是从内容诞生的那一刻起,根据一个IP模型进行的定制。这在茅璞、天涯、贴吧领导的草根创作时代也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明朝那些事》这样的现象级作品,也是被迫通过流行来“关注”出版业,从来没有人想过成长
至于2018年拼多多的快速增长和有趣的头条,更像是一个推算出来的结果:遗漏了哪些区域空哪些方面空遗漏了哪些方面,应该填补哪些方面,会遇到哪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多少个周期才能完成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从来没有明确的摆在人们面前。
当然,没有人能断定这种工业化浪潮是好是坏,工业化的成品一直被人们质疑,但不可否认,无论如何还是有一点进步的:
随着大规模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参与要素得到充分量化,参与环节得到规范透明,互联网行业完成了从野蛮成长到理性解构的过程。一个硬核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成长了10年的微博来说,更是一个契机:当中国网民把大部分可支配时间留给微博,通过微博定义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时,微博也获得了比赛道上其他竞争对手更充足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需求,更好地接近这个目标。
于是,2018年,RNG队和IG队两次获得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冠军,IG队创始人王思聪吃热狗的表情包也在微博上被“刷屏”。电子竞技以2018年亚运会和2018年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为节点,从亚文化现象正式成为大众话题。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倩大校在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国防部官员的微抽奖结果,并逐一宣读了10位幸运粉丝的微博id。也是在这一年,政务的互联网升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微博上活跃着超过17万个政府账户。
这看似只是一部产品开发和探索的历史,但从门户时代的决裂到社交网络时代的继承者,微博一直在用跨越10年的实践来论证一个问题:社交网络对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
这大概就是2009年人们告别博客,等待微博的方式吧。人是内敛的,谨慎的,充满参与感的,点击网页上呈现的每一个链接,期待网页或软件很快跳出来,给屏幕外的现实生活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如果我写一个关于#我和微博#的故事,恐怕主题离不开这段经历。
或者用新浪掌门人曹国伟给全体员工发的一封内部信:“十年后,微博在cmnet已经成为“全民”应用。每天都有上亿网友在微博上观看。分享和互动...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其中,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
本文来源于微信订阅号“hlwzhibei”,关注互联网文化、营销、产品。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和公众账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修改/替换/增加或减少,以及字幕、引文、摘要等。未经授权不得添加。本文使用的图片来自相关媒体报道的截图,非商业用途。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melodyfu
1.《韩寒微博地址 微博十年,记录目之所见的互联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韩寒微博地址 微博十年,记录目之所见的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9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