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日内瓦大学:量子比特存储持续20毫秒 创下新纪录

3月22日,物理学家组织网发布最新消息,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在一次实验中,将一个量子比特存储在一个晶体内,总共持续了20毫秒,创下了量子存储的新纪录。

目前,人们对量子比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物理学家的眼中,量子比特其实就是量子态的特性。量子计算机的物理结构是纠缠态原子自身的有序排列,量子比特在系统中表示状态记忆和纠缠态。量子计算是通过对具有量子算法的量子比特系统进行初始化而实现的,这里的初始化指的是把系统制备成纠缠态的一些先进的物理过程。

在经典力学系统中,一个比特的状态是唯一的,而量子力学允许量子比特是同一时刻两个状态的叠加,这是量子计算的基本性质。在最新研究中,在欧洲量子旗舰计划框架内,米凯尔·阿夫泽利乌斯团队成功将一个量子比特存储了20毫秒。为此,他们使用了掺有铕的晶体,这种晶体能够先吸收光再发光。

团队称:“我们在晶体上施加了千分之一特斯拉的小磁场,并使用了动态解耦方法,包括向晶体发送强烈的射频,旨在让稀土离子脱离环境扰动,并将存储性能提高近40倍。”

不过,虽然目前他们创下了最新的记录,但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现有的成绩,将存储时间进一步延长,做到在确保不失真的情况下,实现量子比特存储持续时长达到100毫秒。

1.《日内瓦大学:量子比特存储持续20毫秒 创下新纪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日内瓦大学:量子比特存储持续20毫秒 创下新纪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335221.html

上一篇

2022《中国元宇宙白皮书》发布 开启全民元宇宙

由我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应用 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研发

由我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应用 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研发

鹿先生导读: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多厉害?可从本文找到相关百科知识信息,详情如下:2016年8月16日凌晨1点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

不惧回调,量子通信谁是强中强?

不惧回调,量子通信谁是强中强?

0801财务理财相关介绍,今天市场总体调整了,但量子通信概念受到市场的推崇,在所有板块都名列第一。 今日的上涨受到基本面的利好刺激。 中国制造的首颗“量子实验通信卫星”有望7月底发射。如果成功发射,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卫星...

000536股票行情专题之量子通信千亿市场待开发 九只概念股催生新机遇

000536股票行情专题之量子通信千亿市场待开发 九只概念股催生新机遇

000536股票行情相关介绍,信息安全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双边通信千亿市场。 中科大主办的2014年双边通信、测量和计算国际学术大会最近在中科大船务学院举行。 近年来,市场对量子通信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世界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在济南测试成功

世界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在济南测试成功

图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济南卫星地图。结果表明,济南市的八个主要位置已经被量子通信专网覆盖。曾杰济南7月13日电全球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已在济南完成一期测试,并将于8月底覆盖整个济南市。未来,商业量子通信专网将扩展到国防、金融、电力等多个领域。13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商用量子通信专网研发基地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参观了商...

随笔:量子通信的史诗级实验

随笔:量子通信的史诗级实验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短文:量子通信的史诗实验新华社记者杨军林肖春黄伟就像两条长腿一样,率先打破了世界上几千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布记录。中国墨子量子卫星从恒星空发射到地球的两束光束再次震动了全球科技界。因为这个史诗般的实验,墨子登上了《科学》杂志的封面。这个吸引全球目光的神奇成就是什么?可能很难相信两个纠缠的量子像是心灵感应。无论相...

海底两万米 中国海水量子通信试验成功,海底两万米微信也能找到你

  • 海底两万米 中国海水量子通信试验成功,海底两万米微信也能找到你
  • 海底两万米 中国海水量子通信试验成功,海底两万米微信也能找到你
  • 海底两万米 中国海水量子通信试验成功,海底两万米微信也能找到你
超导量子比特芯片 具体是啥情况?

超导量子比特芯片 具体是啥情况?

超导量子比特芯片 成功开发出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实现全局纠缠  新华社杭州8月9日电由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出一款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

量子通信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下一代卫星量子通信将实现全天候工作 更低成本更轻量化

量子通信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下一代卫星量子通信将实现全天候工作 更低成本更轻量化

11月7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演讲中介绍,目前卫星量子通信单颗低轨卫星无法直接覆盖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区白天工作,随着技术发展,未来有望实现低成本的微钠量子...